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P+R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移植资格后,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5月19日共开展肾移植术23例。因疫情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在排班上实行资历深护士(Nurse Practitioner)与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组合,即P+R护理模式。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经过P+R护理模式照护,均移植成功,无一例死亡,康复出院。结论:P+R护理模式既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管理,又能提高肾移植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P+R模式,肾移植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P+R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移植资格后,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5月19日共开展肾移植术23例。因疫情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在排班上实行资历深护士(Nurse Practitioner)与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组合,即P+R护理模式。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经过P+R护理模式照护,均移植成功,无一例死亡,康复出院。结论:P+R护理模式既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管理,又能提高肾移植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P+R模式,肾移植术,护理   
  • 简介: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蛋白入血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称为 P53抗体。 P53抗体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费用低,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指标。自从发现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几年,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综述。

  • 标签: p53基因 p53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热门诊护理应急中实施4R危机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至10月期间我院发热门诊的186例患者,将其分组,n=9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4R危机管理,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门诊护理应急中实施4R危机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广泛应用。

  • 标签: 4R危机管理 发热门诊护理应急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T)检测在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胎失败妊娠终止的有36例,记为A组,保胎成功的有58例,记为B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比三组血清β-HCG、P水平,并分析血清β-HCG、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血清β-HCG、P水平差异显著(P<0.05),A组血清β-HCG、P水平远低于B组、C组(P<0.05),B组远低于C组(P<0.05);血清β-HCG、P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高于血清β-HCG与血清P单独检测。结论血清β-HCG、P检测对于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miR-34a-5p靶向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其表型M1的极化并参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实验选择6~8周龄健康C57BL/6雄性小鼠共18只,体重15~18g,随机分为三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组即对照组、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组即急性肺损伤模型组、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miR-34a-5p基因敲除组即干预组,每组6只小鼠,各组体外培养巨噬细胞48h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巨噬细胞悬液,继续喂养12h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根据Murata法计算肺损伤评分(IQ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标志性分子集落刺激因子1(CSF-1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IQ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干预组则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发现,模型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和TGF-β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干预组TNF-α和IL-6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IL-10和TGF-β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最后,模型组肺组织CSF-1R阳性表达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干预组则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M1表型可能参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miR-34a-5p可靶向调控巨噬细胞活化功能,特异性敲除miR-34a-5p可诱导巨噬细胞M2表型促进急性肺损伤的修复。

  • 标签: miR-34a-5p 巨噬细胞 急性肺损伤 炎症 集落刺激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 4R 护理模式对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4 例妇科肿瘤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同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均等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小组,两组均实施化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4R 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汉密顿(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进行对比 。 结果: 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后得出,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6.25% ( 2/32 );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25% ( 8/32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的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7.94 ± 0.78 )分、( 96.23 ± 9.61 )分,对照组的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16.81 ± 1.62 )分、( 81.64 ± 8.17 )分,观察组的 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 4R 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且采取 4R 护理模式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到相对平稳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治疗,从而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 标签: 4R 护理模式 妇科肿瘤患者 化疗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4R危机理论在肿瘤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在2023年1月-2023年6月进行入院化疗且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102名,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则通过应用4R危机理论来改善护理管理水平。结果:经过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提升,这些变化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4R危机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肿瘤化疗留置IVAP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改善,而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标签: 4R危机理论 化疗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输液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R(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危机管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及职业暴露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与本科室护理人员22名共同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与本科室护理人员22名共同设为观察组,进行4R危机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与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总发生率为9.10%,低于对照组36.39%(p<0.05)。结论:4R危机管理能够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4R危机管理 急诊科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食管癌化疗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4R危机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躯体疲乏、心理疲乏、认知疲乏、疲乏对生活的影响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予以4R危机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4R危机管理模式 规范化营养 食管癌化疗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联合桂枝茯苓胶囊。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激素指标、治疗有效率差异大(P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胶囊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膀胱癌中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表浅性膀胱癌组织与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COL1A1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TCGAportal数据库分析高表达与低表达COL1A1患者之间的生存曲线,了解预后情况,同时分析COL1A1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分期、膀胱癌分级的相关性。数据库预测microRNA并通过OncomiR数据库分析microRNA表达水平及与膀胱癌患者临床数据相关性。结果 COL1A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随着分级及分期的增加,COL1A1的表达量递增;生存分析显示,COL1A1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不佳,生存时间缩短;通过数据库预测COL1A1上游miRNA MiR-29b-3P的证据最强;生存分析显示,MiR-29b-3P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更佳,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iR-29b-3P高表达患者预后更佳,生信分析表明膀胱癌中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表达抑制膀胱癌进展,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研究基础,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 标签: COL1A1 MiR-29b-3p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列腺癌诊断中采用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6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以细胞创次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前列腺癌有34例(前列腺癌组)、良性前列腺癌病变有3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组),选取本院33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miR-141-3p、IL-35、IL-10定量联合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病变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组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前列腺癌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单个检测的诊断效率,三者联合检测显著更优,三者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良性列腺病变。结论 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效率,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miR-141-3p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0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及对抗PLA2R抗体的影响。方法:研究截取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8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依据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1例。A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24小时尿蛋白定量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抗PLA2R 抗体表达水平。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A组(80.4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均有显著下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可降低抗PLA2R抗体,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真武汤 当归芍药散 治疗 临床观察 抗PLA2R抗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并入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组,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本上添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品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P504S/AMACR和β-连环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40例结直肠腺瘤和10个正常结直肠组织的存档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进行评估,并计算每种标记物的相对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分别为68.75%和45.00%的结直肠癌,30.00%和5.00%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并且在正常肠组织中均没有表达。 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之间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两者的p

  • 标签: P504S/AMACR β-连环蛋白 散发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