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P+R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移植资格后,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5月19日共开展肾移植术23例。因疫情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在排班上实行资历深护士(Nurse Practitioner)与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组合,即P+R护理模式。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经过P+R护理模式照护,均移植成功,无一例死亡,康复出院。结论:P+R护理模式既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管理,又能提高肾移植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P+R模式,肾移植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P+R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移植资格后,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5月19日共开展肾移植术23例。因疫情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在排班上实行资历深护士(Nurse Practitioner)与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组合,即P+R护理模式。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经过P+R护理模式照护,均移植成功,无一例死亡,康复出院。结论:P+R护理模式既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管理,又能提高肾移植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P+R模式,肾移植术,护理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就诊.T36.8℃,P92次/min,BP110/70mmHg.心肺体征(-).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特点.图为V1导联:P波直立,为异位P波.p-P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0.42s及0.35s,互差0.07s,平均0.385s,频率156次/min.R-P间期固定.为起源于交接区心动过速.QRS波呈rsr'型.PR形态一致.上述现象为交接区异位起搏点分别经快、慢2条径路同步、传导速度比例恒定(R-P间期恒定)的顺传、逆传所致(见梯形图).P-及R波形态一致,系2条径路分别到达心室及心房前,均经共同通道到达心室及心房之故.

  • 标签: 交接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诊断 P-P间期长短交替 R-R间期长短交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短P-R间期可能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620P2型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短P-R间期窦性心律,P-R间期小于或等于0.11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不伴继发性ST-T改变,排除房室交界区心律、游走性心律、典型预激综合症、窦性心动过速等一切原因引起的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2000例孕妇,年龄20-38岁(平均29岁),短P-R间期145例,发生率7.3%。其中早期(孕期8~12周)妊娠718例,有短P-R间期者33例,发生率4.6%;中期(孕期13~27周)妊娠454例,有短P-R间期者34例,发生率7.5%;晚期(孕期28~41周)妊娠828例,有短P-R间期者78例,发生率9.4%。分娩后短P-R间期多自行恢复。结论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发生率随妊娠进程有明显增多趋势,考虑与妊娠期间孕妇耗氧量增大,使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应属于良性电生理改变,无病理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应注意观察病情,必要时可予吸氧治疗。

  • 标签: 妊娠 心电图 短P-R间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与娠育龄期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短P-非妊R间期现象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妊娠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与50例非妊娠育龄妇女做对照。结果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现象明显升高。结论妊娠期妇女常规心电图出现P-R间期缩短现象属于良性生理改变,无明显病理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妊娠 P-R间期缩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晚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机制。方法对1000例早期妊娠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1000例中、晚期孕妇(对照组)的P-R间期缩短与自主神经功能调有关。

  • 标签: 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产生机制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32例妊娠中晚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0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及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对观察组进行输氧一周后复查常规心电图(ECG)、FECG、及产后3个月复查ECG。结果观察组心率变异(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5及P〈0.01);观察组输氧后短PR间期恢复正常,FECG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占优势相关.可作为中晚期妊娠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客观指标;对胎儿影响不大。

  • 标签: 妊娠 P—R间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需氧量增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孕期心电图呈短PR间期的机制。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遵循其是否怀孕分甲组、乙组,每组73例。甲组为怀孕女性,乙组为未怀孕女性。所有女性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价甲乙两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情况,总结甲组不同年龄孕妇D短PR间期发生情况、不同孕周孕妇的短PR间期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孕妇的PR间期值。结果乙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低于甲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同13~24周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13~24周孕妇PR间期发生率均小于超过24周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健康非孕期女性相比,孕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明显较高,并且同妊娠时间存在一定关系,妊娠时间越长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就越高。

  • 标签: 心电图 孕期 短PR间期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其常见心电图上PR间期的变化。方法选择妊娠早中晚期及周围年龄阶段健康非妊娠妇女的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PR间期在多个导联上发生缩短,以妊娠晚期明显。结论说明孕妇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临床上不能视为异常。

  • 标签: 孕妇 短P&mdash R间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的机理。方法选取30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出现短P-R间期孕妇的心电图为29例,占总例数的9.7%。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与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及膈肌上抬、心脏向左后上方移位等生理因素有关,可与房室传导旁道的短P-R间期相鉴别。

  • 标签: 妊娠晚期 心电图 短P-R间期
  • 简介:摘要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实现绿色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乘客可以通过站内换乘的方式,在两条地铁线交汇的站点下车,不用另外购票,直接乘坐另外一趟地铁到达目的地。地铁换乘在缩短乘客行走距离、降低站内空间复杂程度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地铁换乘方式有多种,例如节点换乘、平行换乘等。本文以平行换乘为例,首先概述了地铁平行换乘站的设计原则,随后分析了换乘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通道换乘、平行换乘两种方式,并就换乘设计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地铁换乘 平行换乘站 通道换乘 平行换乘
  • 简介:摘要心电图P-R间期由P波和P-R段组成,指的是心电图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时间段,主要反映的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情况。心电图P-R间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能够为鉴别生理或者器质性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心电图P-R间期的基础上,总结了P-R间期在临床上的各个方面的反映。

  • 标签: 心电图 P-R间期 综述
  • 简介:近年来,许多分析和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可以是变异型James束传导异常引起,也可以是一种非传导异常所致.本院从门诊、住院孕妇中随机抽取970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孕妇中P-R间期缩短的现象远较其他年龄相仿的非孕女性比例要高得多(P<0.001);同时对其在分娩6个月后进行追踪随访,绝大部分人P-R间期恢复正常.

  • 标签: 短P-R间期 妊娠妇女 综合征 孕妇 PR间期 正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默P2X4R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给予6-OHDA作用的SH-SY5Y细胞依据6-OHDA浓度的不同分为0 µmol/L 6-OHDA组、50 µmol/L 6-OHDA组、100 µmol/L 6-OHDA组和150 µmol/L 6-OHDA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P2X4R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筛选出最适宜诱导PD细胞模型的6-OHDA浓度。(2)用不同序列的P2X4R-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质粒(P2X4R-siRNA540、P2X4R-siRNA792、P2X4R-siRNA1401)及无义序列对照质粒(NC-siRNA)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P2X4R-siRNA540组、P2X4R-siRNA792组、P2X4R-siRNA1401组和NC-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P2X4R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筛选出沉默效果最好的P2X4R-siRNA序列构建P2X4R沉默细胞系。(3)将沉默效果最好的P2X4R-siRNA慢病毒质粒、NC-siRNA及P2X4R拮抗剂CORM-2分别转染最适宜浓度的6-OHDA诱导的PD细胞(PD+NC-siRNA组、PD+P2X4R-siRNA组和PD+CORM-2组),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缝隙连接蛋白-1(PANX1)、Toll样受体-2(TLR-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4)合成PANX1及TLR-2过表达质粒(pCMV3-PANX1、pCMV3-TLR2),并与阴性对照质粒(pCMV3-NCV)分别转染PD+P2X4R-siRNA组细胞(PD+P2X4R-siRNA+pCMV3-TLR2组、PD+P2X4R-siRNA+pCMV3-PANX1组和PD+P2X4R-siRNA+pCMV3-NCV组),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TLR-2、Caspase-3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0 µmol/L 6-OHDA组相比,50、100、150 µmol/L 6-OHDA组的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降低,P2X4R蛋白和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 µmol/L 6-OHDA最适宜诱导PD细胞模型。(2)与NC-siRNA组相比,P2X4R-siRNA540组、P2X4R-siRNA792组和P2X4R-siRNA1401组的P2X4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2X4R-siRNA540组的P2X4R mRNA和蛋白表达最低。(3)与PD+NC-siRNA组相比,PD+P2X4R-siRNA组和PD+CORM-2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Caspase-3、活化Caspase-3、PANX1和TLR-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PD+P2X4R-siRNA+pCMV3-NCV相比,PD+P2X4R-siRNA+pCMV3-PANX1组TLR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P2X4R-siRNA+pCMV3-TLR2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Caspase-3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P2X4R可以明显提高6-OHDA诱导的PD细胞模型的存活率,减少凋亡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活化Caspase-3)的表达,发挥出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ANX1/TLR-2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P2X4受体 缝隙连接蛋白-1 Toll样受体-2 细胞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后腹腔镜经膀胱外途径规范化直视下(P.R.E.S.S.)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5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为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30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1例,烟台毓璜顶医院20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例,东部战区总医院3例。男57例,女38例。平均年龄(67.7±10.0)岁。中位肿瘤最大径3.0 cm。95例均行单次体位全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P.R.E.S.S.技术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根据术者手术习惯和经验分别采用四孔法(36例)和五孔法(59例)套管布局完成手术。四孔法组和五孔法组的年龄[(66.3±11.2)岁与(68.6±9.1)岁]、性别(男/女:25/11例与32/27例)、体质指数[(25.0±3.0)kg/m2与(24.8±3.4)kg/m2]、肿瘤最大径[2.8(1.6,3.5)cm与3.0(2.0,4.0)cm]、肿瘤侧别(左/右:19/17例与34/25例)、临床分期(T1~2/T3~4/Tis期:25/10/4例与49/10/0例)、多灶性肿瘤(3例与2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合并肾积水(13例与39例,P=0.004)、肿瘤位置(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下段输尿管:23/9/4例与35/4/20例,P=0.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行P.R.E.S.S.技术膀胱袖套状切除时,以脐动脉索为解剖标志,扩大输尿管周围的盆底侧方腹膜外间隙,切开膀胱壁后形成气膀胱效应,进行充分的膀胱袖套状切除和确切的膀胱袖口关闭。记录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随访结果。比较四孔法组和五孔法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套管布局方式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95例中,91例(95.8%)采用P.R.E.S.S.技术完成膀胱袖套状切除;1例(1.1%)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3例(3.1%)因局部空间显露困难,仅以Hem-o-lok夹闭输尿管远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中位值180(125,23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中位值100(50,100)ml。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0.5%(10/95),其中术中并发症2例(2.1%)均为出血,1例术中输血400 ml,1例中转开放手术,未输血;术后并发症8例(8.4%),其中Clavien-DindoⅡ级7例[继发出血3例,药物过敏、急性肾功能减退(血肌酐490 μmol/L)、肺部感染及淋巴漏各1例],Ⅲa级1例(肠梗阻,局麻下置入肠梗阻导管),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四孔法组和五孔法组在手术中转率[8.3%(3/36)与1.7%(1/59)]、术中估计出血量(100 ml与60 ml)、术中淋巴结清扫率[25.0%(9/36)与20.3%(12/59)]、P.R.E.S.S.技术膀胱袖套状切除成功率[91.7%(33/36)与98.3%(58/59)]、并发症发生率[13.8%(5/36)与8.5%(5/59)]、肿瘤病理分期(pT1~2/pT3~4/pTis期:22/11/3例与37/19/3例)以及复发转移比例[8.3%(3/36)与3.4%(2/5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190 min与170 min,P=0.011)和术后住院时间(5 d与6 d,P=0.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R.E.S.S.技术通过建立扩大的盆底侧方腹膜外间隙和气膀胱效应,以脐动脉索为解剖标志,可直视下确切地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用于单次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安全、可行。五孔法布局较四孔法布局更适用于下段输尿管肿瘤患者,但可能延长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膀胱袖套状切除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后腹腔镜
  • 简介:NUK儿童安全牙膏德国品质无氟温和配方,有效保护宝宝牙龈与牙齿本品为婴幼儿专用配方,不含氟、刺激性SLS、麸质、糖和人工甜昧剂,温和无刺激。保护宝宝萌出的第一颗小乳牙,温和清洁宝宝口腔。含木糖醇和维生素E,有效营养牙龈并预防蛀牙,清新的苹果香蕉味,让宝宝不抗拒刷牙。德国制造,原装进口,符合欧盟与国标标准。经典升级非同以往植村秀全新如胶似漆眼线笔2013年.植村秀推出第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笔状眼线胶.并以其柔滑如胶、浓郁似漆的特点在眼线市场上拔得头筹。2017年。如胶似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