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于慢性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品质,我们采用了电脑随机法,从2021年11月到2023年10月,挑选出60名接受过此治疗的病人,每组30名。其中,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认知行为的护理。在评估治疗成效时,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干预满足度超过了对照组,这种差距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慢性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接受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健康行为、认知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2023.1-2024.1的时间范围内自本院初产妇中选取100例,根据1:1比例分为2组,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甲组(n/50),常规优质护理用于乙组,对比项为健康行为、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同乙组展开比较,甲组认知水平、健康行为得分更高,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初产妇健康行为,提高其认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优质护理服务 产科门诊 健康行为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表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于我院就诊及本区部分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中的3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Hachinski缺血量表、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命质量-AD(QOL-AD)评分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调查。。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89.6%,其中以行为紊乱(66.23%)、攻击行为(53.25%)、日夜节律紊乱(51.95%)、偏执和妄想(50.65%)为多见。而情感障碍(20.78%)、焦虑和恐惧(11.69%)、幻觉(12.99%)偏少;中度BPSD患者ADL评分、QOL-AD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且显著高于重度患者,呈逐层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不仅影响患者认知功能,还会导致一系列行为表现,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团队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患者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心理问题得以疏导,情绪状态更加稳定,避免了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等问题,保障患者良好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 标签: 团队认知行为干预 白血病 化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行为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行为心理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需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对其术后的心理状态、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这一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利用延续性护理则能够明确减少不良行为、心理状态的发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延续性护理 行为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神经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对门诊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5月一直到2022年5月80名早产儿。这些儿童被分为两组:40名在观察组接受神经行为评估和干预,另外40名在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筛查。观察组在纠正月龄3个月后接受评估,评分低于37分的儿童接受治疗和多种干预。三个月后,所有儿童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结果: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以及发育商等功能区域评估方面,观察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的神经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是安全且简单的,能够及时发现和干预早产儿的神经发展偏差,有效减少神经异常的发生,并提高他们的运动和智力发展水平。

  • 标签: 早产儿 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学科照护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与血压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之间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予以对照组,多学科照护模式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血压控制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血压控制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多学科照护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血压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学科照护模式 遵医行为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心肌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TnT、CK-M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 标签: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多元化护理神经行为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正念家庭治疗对4至6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儿童改善行为问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ADHD儿童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15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儿童保健科保健的健康儿童15例为正常对照组。A、B 两组均给予行为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家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ners评分、智力水平及适应行为能力、发育行为及视觉运动功能、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评分。结果:治疗后A组品行问题评分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B两组WPPSI-IV总智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A组ABAS-II一般适应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A、B两组VM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A组家庭环境量表亲密度评分及情感表达评分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针对ADHD患儿,给予正念家庭治疗可增强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改善其精神行为障碍问题,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正念家庭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前 儿童 评估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时段我院诊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将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认识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情绪状态和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值得选择。

  • 标签: 艾滋病 认知行为 自护能力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