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跨越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共招募200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样本数据干预组96人,对照组92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和认知行为技巧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动机和参与度,进而改善康复效果,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认知行为干预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着重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发生甲亢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0例为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模式,n=20例)、对照组(常规化护理模式,n=20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满意度更大(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减少甲亢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甲亢 精神障碍 个性化护理模式 不良情绪 满意度 常规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情况和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出院半年后的遵医情况比较中,研究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基础,医护人员要把健康教育延伸到出院后患者的监管和指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征 院外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及其随访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数月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包括定期血压监测、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药物调整建议及心理支持等,并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变化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等方面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管理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及其随访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这表明,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疾病管理方式,值得在临床和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需求。

  • 标签: 个体化健康管理 随访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29例患者接受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速度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速度更快(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策略能有效加快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糖尿病足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肺结核患者(2022.8~2023.8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ESCA评分、WHOQOL-100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肺结核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新发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新发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各组54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管理,未签约家庭医生,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新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加患者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新发高血压 控压 遵医行为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星调查收集并筛选有效问卷分析疫情前后网络购药行为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更加严格规范处方药、药物投送及投放方式和药物平台监督等居民所担心的问题,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药行业的变革和居民用药安全的保障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星收集数据,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年龄、教育水平、日均上网时长、隔离因素、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是影响网络购药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北京市中青年网络购药行为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低学历、患有慢性病与未接受过封闭隔离的群体是疫情后网络购药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疫情前后 中青年 网络购药 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MMSE、ADL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阿立哌唑 奥氮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早产儿1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嘱医行为及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参考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参考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为4.30%,明显优于对照组(16.13%)(P<0.05)。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提升患儿家长遵医嘱行为,减少患儿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筛查 多元化护理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早产儿1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嘱医行为及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参考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参考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为4.30%,明显优于对照组(16.13%)(P<0.05)。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提升患儿家长遵医嘱行为,减少患儿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筛查 多元化护理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