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治疗,观察组在盆底康复治疗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检测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盆底Glazer肌电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提高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肌力≥Ⅳ级)明显好于对照组;盆底肌电值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治疗后低于治疗前,5次快速收缩阶段、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实际价值。方法:本次实验任务开始后,于其中纳入120例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采用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验将其分为两组,即甲组、乙组,前者组中应用RT-PCR法,后者则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并分析其具体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验后发现,乙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通过在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加强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阳性检出率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水平能够有效反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而水质微生物检验是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监测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等各类微生物指标,是监测水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内容,反应着局部地区的卫生状况与水质环境。而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明确局部水源的微生物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用水安全、降低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关键。本文主要就水质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并提出部分质量控制举措,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部分思路。

  • 标签: 水质环境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生命学科处于十分迅猛的发展阶段,其包含两个基础学科,即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这两个学科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生物化学理论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在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除了应用生化检查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取结果外,在检验科室中生化试验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相关知识的分析进行生物化学重要性的探讨。

  • 标签: 临床检验 生物化学 重要性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采取内服蒙药阿拉坦阿如日-5、如达-6、查干乌日乐、巴特日-7、扎木萨-4汤、壮西-6结合盐热敷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64例,占58.18%;有效45例,占40.91%;无效1例,占0.91%;总有效率99.09%。对照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并且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疗效确切。

  • 标签: 慢性浅表性胃炎 蒙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控制工作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按照常规控制感染方法与微生物检验技术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住院患者采用这两种控制感染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观察组患者在轻度感染占比、中度感染占比、重度感染占比和感染率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控制感染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及准确性,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改善,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控制感染方法。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技术 感染控制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科小儿推拿门诊治疗的7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比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P<0.05);患儿的疗效总有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基础指标,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77.55%,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金双歧 思密达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中医内科当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共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我们选取的60例患者当中,其中将会把男女比例控制在1:1上,并且将平均年龄控制在(52.8±1.8)岁之间。结果: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周期之后,我们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进行数据之间的对比,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的是中药组所具有的总有治疗效率更高,并且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中药组也要显著的低于西药组,证明了中药组的治疗方法更具有治疗效率。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工作中加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工作的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中医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耳穴压豆治疗用于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耳穴压豆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两组,比例1:1。研究组50例,给予耳穴压豆治疗;参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参照组的胃肠功能评分情况低于研究组,参照组的生活功能评分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耳穴压豆治疗 胃肠功能 生活功能 常规治疗 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2例,通过回访,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搜集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后期随访,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优18例(56.25%)、良9例(28.13%)、可4例(12.50%)、差1例(3.13%)、优良率84.38%(27例)。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后,对患者复位关节面进行解剖,利用植骨进行填充,再利用支撑钢板对胫骨平台进行固定可以使患者的胫骨功能恢复更好,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