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质微生物检验及质量控制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分析水质微生物检验及质量控制举措

林桂妹

福建省永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汉 检验股 大专 362600

【摘要】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水平能够有效反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而水质微生物检验是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监测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等各类微生物指标,是监测水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内容,反应着局部地区的卫生状况与水质环境。而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明确局部水源的微生物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用水安全、降低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关键。本文主要就水质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并提出部分质量控制举措,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部分思路。

【关键词】水质环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中水质是其要素之一,近年来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水资源质量受到较大影响,而生活用水质量与居民健康水平息息相关[1]。水是各类肠道病原菌传播的主要媒介,水质微生物检验即进行水中各类微生物的检验,是一项对检验人员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等均有一定要求的工作[2-3]。现阶段水质微生物检验工作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阶段,尚存一定的问题,如参考样品的选取、检验结果标准分析等,现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水质微生物检验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部分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水质微生物检验简述

水质微生物检验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水源中微生物的种类、菌落数等,主要进行各类致病微生物的定量、定性检验。开展水质微生物检验前,需要结合既往检验结果、检验设备等进行微生物的分类,结合微生物的具体种类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再结合水质监测目标进行水样本的采集,采集时的容器须确保无菌,避免污染样本,样本采集后妥善保存并在4h内完成检验工作。检验工作的开展主要在微生物实验室完成,通过培养、分离菌落等流程,选择适宜检验方式开展检验工作,检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方式的调整,以确保检验结果实用性与可靠性。检验结果的分析时,能够结合有效检验数据明确水样本采集区域水质环境。进行菌落数统计时,可采用平板法进行计数,如每毫升水样本菌落总数超100CFU可计为不合格;进行大肠菌群统计时,可采用滤膜法,如每升水样本大肠菌群超3个月可计为不合格,但结果评定标准,还需要从实际情况考虑进行选择。


2 水质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

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2.1、检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水质微生物检验工作对经验、专业素养等的要求均较高,检验技术人员除却需要具备专业资格外,实际经验也极为重要,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日常培训、工作反思等,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4]

2.2、检验仪器:水质微生物检验仪器的工作性能也对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如天平、温度计等是否及时校准或校对,检验前后设备消毒是否合理[5],显微镜是否及时采用二甲苯拭布擦拭,水样本存储容器的消毒灭菌情况是否合格等。

2.3、样本保存环境:水样本从采集至检验时,需要妥善保存,其保存环境也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以有通风设备的环境保存最佳[6]。微生物实验室的空间布局也需要合理划分,依据检验流程等进行不同功能区间的分类与分隔。微生物实验室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检验结果,需要定期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同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也需要按规定穿戴无菌隔离衣,避免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降低交叉感染风险[7]


3 水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实验室质量控制:检验仪器与实验室环境均会对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首先须保障环境通风,尽可能采用中央空调,最大程度减少灰尘导致的杂菌污染,控制稳定实验室温度。依据实验室现有结构与布局进行空间的合理划分,严格区分配制区、无菌区等功能区,同时严格限制非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的检验设备一般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与检修,需要结合具体工作强度与内容,及时完成设备的检查、校对、维修等工作。天平不定期校对、膜滤装置及时清洗与组装、紫光灯定期保养、器皿及时清洁等。

3.2、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水样本采集后,微生物仍会发生不断增殖甚至变异,故而需要严格把控样本采集、保存等流程,首先样本采集须选择具备标志性的水域进行采集,采用无菌瓶进行水标准的采集与保存,避免水质污染。采集时也需要避免表面水的采集,可在采集前置入干净水瓶或水桶,再进行水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规范,避免无菌瓶瓶口与手部接触造成污染[8]


4 结语

水质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反应生活用水的质量,在降低以水为媒介的致病微生物传播、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样本、实验室环境、检验方法等各方面均会影响水质检验结果,故而质量控制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始终关注的内容。质量控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日常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干预,从人员、采样、仪器、环境、操作等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如提升人员素养,规范采样、检验流程,优化实验室环境等,从而提升水质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谢文忠.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 12-14.

[2]仲晓倩,倪蕾郑雯倩.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监测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7):139-141.

[3]毛漫漫.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97-298.

[4]袁中行,王荣棠,宋金卿.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24(2):213.

[5]高艳芳,王书冉,张良.某高校游泳池水质微生物指标监测与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72-73.

[6]李梅,李颖.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2018(07):129-130.

[7]胥川.水质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探讨[J].低碳技术,2019,3:74-75.

[8]武永春.水质微生物检验样品不合格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6):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