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8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4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4)在此基础上联合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连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情景演练辅助健康指导利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情景演练 健康指导 股骨颈骨折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均为36例,分别行常规干预和早期康复护理,将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床上开始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正常率和轻瘫率高于参照组,中度偏瘫率和重度偏瘫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针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备极大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患者人数共计72例,参选患者诊断为脑卒中,选取时间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选择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36例,分别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Fugl-Meyer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更高,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卒中 应用价值 神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手术后迟发性脑水肿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颅脑手术术后迟发性水肿患者10例,包含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进行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的分析。结果:8例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明显恢复,出院2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剩余两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处于昏睡状态,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通过进行头颅CT的复查,患者在术后给予全身抗生素的综合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对1例典型病例进行随访,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颅脑手术后迟发性水肿进行临床分析,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主要原因和甘露醇、炎性反应等具有明显关系,采用综合治疗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颅脑手术 迟发性水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7月共28名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入院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分,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分,以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护理干预后进行VAS评分。结果:结果显示产妇术后12h、24h、48h疼痛评分分别为6.24±0.78分、3.25±0.48分、2.20±0.35分,随着时间延长产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剖宫产术后,能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止痛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宜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对比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满足患者机体的生理需求,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声音功能,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营养支持 喉癌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36例接受卵巢癌手术并在术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化疗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全面的护理,患者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未出现明显的化疗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对卵巢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心理护理、细致的化疗护理以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癌手术患者 腹腔热灌注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肛肠科常见疾患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原因和规律;通过对病人进行手术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尽快康复。方法:选取172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肛肠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痛苦状况观察、随访,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 经临床观察,172名肛肠科手术病人,术后6小时到10小时,24小时后出现的疼痛高峰时段为80人,占46.51%。术后第一次痛主要表现为裂痛、灼痛、刺痛和胀痛。术后的痛苦会随着触碰而加剧,随着症状的消失,逐渐消失。

  • 标签: 肛肠常见疾病 术后疼痛情况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12月至2022.12月,入选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2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与研究组(湿热敷中医护理,n=43)。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在VAS评分、患肢周径、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术后淤肿 湿热敷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院内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1例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护理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方面、关节肿胀持续时间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能够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与肿胀程度,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9 月—2020年10 月在本院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该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患者84例,双盲法均分对照组(42例,常规术后治疗)和观察组(42例,中医康复治疗)。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解析。结果 结合对比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Harris评分,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后3天、7天、2周,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 =60 ) 与观察组( n =60)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直腿抬高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锻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纳入84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11月至2022.11月到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n=42)。对比两组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在下肢疼痛评分与下肢肿胀程度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下肢肿胀与疼痛程度,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疼痛护理得分与病人自我评价、静息和活动性疼痛的关系。方法:选择某一医院某一时间123位进行过外科手术的患者,并按照他们的静息阶段和活动性的疼痛状况,为他们实施了术后的疼痛护理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自我评价时,病人的自我评价得分为1.69±1.84,活动性疼痛自我评估得分为5.38±1.62,疼痛监护得分为2.13±0.89。而术后疼痛护理评价和静息疼痛自我评价的结果并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术后疼痛护理得分和活动疼痛自我评估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疼痛护理评分 静息疼痛 活动性疼痛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CTSC文吻合夹的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6例在内镜下使用CTSC吻合夹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在进行OTSC治疗时,患者的瘘口平均直径为(7.07±2.45)毫米;在36例患者中,34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4.44%;体外安装OTSC到成功释放的平均时间为(7.18±2.16)分钟。失败2例,主要是因为患者出现了食管吻合口狭窄情况,胃镜智能勉强在吻合口通过,在OTSC装置后依旧无法通过吻合口达到瘘口的位置;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和手术之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使用OTSC吻合夹对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干预时,可以得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OTSC吻合夹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应用容量移位整形术的应用效果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保乳手术联合容量移位整形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各项目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应用容量移位整形术,有效改善美容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保留乳房手术 乳房缺损 容量移位整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以100名胆总管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入院并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10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50名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同样患者数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更高,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为腹腔镜手术胆总管结石患者提供护理支持,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