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观察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干预,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电针 穴位贴敷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自拟参芪固元汤对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于术前和术后口服两周自拟处方参芪固元汤.记录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测定CD3^+T、CD4^+T、CD8^+T细胞计数.结果试验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3.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常规组,外周血CD3^+T、CD4^+T细胞计数、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处方参芪固元汤可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能力,并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处方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对腹部围手术期患者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围手术期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组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针灸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和常规护理组相比,针灸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显著较低(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灸治疗组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6例,好转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19/30),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针灸对腹部围手术期患者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腹部围手术期患者 针灸 肠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研究自拟熏洗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性期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熏洗方外洗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速及跨步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熏洗方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自拟熏洗方 肢体功能 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