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用随机分配软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多阶段的健康宣教相结合的程序化护理。1,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常规组,而且住院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常规组。另外,研究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程序化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化疗效果促进效果更明显,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程序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用随机分配软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多阶段的健康宣教相结合的程序化护理。1,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常规组,而且住院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常规组。另外,研究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程序化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化疗效果促进效果更明显,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程序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和实验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常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9.3%显著高于实验组8.1%,(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冠心病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进行脑出血诊治的患者 5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程度护理),每组各 27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各项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脑出血护理 应用效果 研究
  • 简介:康泰瑞影(ContextVision)公司发源于瑞典的大学研究机构,最初专注于磁共振的图像处理,随着公司不断发展,研发出了更多新的产品门类,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设备上。目前,涵盖2D/3D/4D超声、MRI、放射成像以及乳腺成像领域,对于常规的影像处理提供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近两年来,公司在图像可视化处理方面,比如渲染3D,人工智能,如机器深度学习等投入更多研发,并将业务从图像处理延伸至数字病理的发展方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康泰瑞影市场及产品线经理Ann-SofiHoff介绍了新的X射线图像增强产品Altumira^TM平台。

  • 标签: 数字放射成像 影像增强 AI 图像处理 研究机构 乳腺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实习的学生116人,并根据实习时间将其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仍然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来进行临床带教,试验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来完成临床带教。对教学结果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实习学生经不同教学方法后,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试以及实习学生评价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能为实习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提升实习效果和效率。

  • 标签: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骨科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 IA )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 RNTM )将本院 2013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IA 患者 200 例进行分组实验, A 、 B 组各 106 例、 94 例,其中 A 组予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B 组予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 ) A 组反复喘息、呼吸困难和胸闷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 B 组( P < 0.05 )。 2 ) A 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B 组( P < 0.05 )。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内部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期间标准操作程序应用效果。方法取2017年3月-2019年3任职于我院消毒的供应室工作者50名,随机将该50名工作者平均划分成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为25名。干预组运用标准操作程序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常规组则为运用传统手段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依从性状况、专业技术的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状况所有优势显著,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内部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工作开展期间,运用标准操作程序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能够提升消毒供应室内所有工作者参与培训的依从性,且专业技术的操作考核综合成绩较为理想化,具有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标准 操作程序 消毒 供应室 专业技术 操作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2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35例。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同时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比较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 FEV1、 FEV1/FVC,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更佳( P< 0.05)。结论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氧气驱动 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