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哮喘实施超声与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时段内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按治疗措施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氧驱动雾化吸入,对比分析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8.0%,对照组84.0%;观察组咳嗽(4.36±1.26)d,肺部哮鸣音(4.56±1.25)d,喘憋(4.75±0.88)d,住院时间(6.45±1.23)d;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PEF(5.98±2.12)L/s,FEV1(2.36±1.23)%,FEV1/FVC(75.26±22.36)%,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雾化 氧驱动雾化 吸入治疗 小儿哮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规范化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医院2016—2018年270例规范化护士分为观察组(140倒)和对照组(130倒),观察组按照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模式教学进行。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程序模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理教学的效果。

  • 标签: 护理程序 规范化 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折卧床患者舒适护理中采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收治的78例骨折卧床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每组各为39例。单一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综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程序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收集单一组和综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两组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的舒适度36例(92.31%)显著高于单一组28例(71.79%),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38例(97.44%)显著高于单一组30例(93.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卧床患者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骨折卧床患者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治疗中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抗休克、气管插管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严重多发伤患者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然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按照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实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在评分结果方面的对比具备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住院患者的相关体征,避免护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住院患者 冠心病 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