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检测的110例急诊患者纳入研究,按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均行心肌谱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心肌谱各项指标。结果CK(肌酸激酶)检查脑外伤灵敏度为100.00%,检查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0.91%;两组患者乳酸脱氢(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HBDH)、肌酸激酶同工(CK-MB)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将心肌谱检查用于临床急诊,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可将其考虑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标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腥草有效杀菌成份采用法工艺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优化法工艺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采用单一变量因素设计实验,变量分别种类、温度、PH值,测定其提取物取得率。结果在单一变量实验中,由法同PH值、同温度下不同种对法提取物得率中,纤维素联合果胶提取率最高,为19.49%;法同PH值、同不同处理温度提取率中,45oC时提取率最高;法同温度、同不同PH值处理提取率中,PH值为3.5时提取率最高。结论由纤维素+果胶、温度为45oC、PH值为4.5时,提取物取得率最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阿替普静脉溶栓的药物总量为50mg,观察组药物最大剂量为100mg,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中治疗成功38例,总再通率为76.0%。其中观察组治疗成功20例,再通率为80.0%;对照组治疗成功17例,再通率为68.0%,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高,心血管再通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解法提取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实验以正交设计进行优选,采用五味子醇甲量为衡量指标。结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解时间60min,纤维素用量为1.0%,解温度为40℃。

  • 标签: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纤维素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谱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9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谱的变化情况,并对血清心肌的变化做出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发生后磷酸肌酸激酶(CPK)、α-羟丁酸(α-HBD)、磷酸肌酸激酶同工(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LDH)水平较正常水平均有显著增高,AST、CK-MB以及CPK在发病4~10h间出现高峰值,各值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AST和CPK持续2d后数值显著降低。CK-MB有持续波动现象,24h后逐渐下降。α-HBD在4~10h内出现高峰值(P<0.05),6d后明显下降。LDH在4~6d出现高峰值,7d之后明显下降。结论血清心肌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和心肌梗死治疗的反应指标,对心肌梗死的判定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标法测定鸡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标法测定鸡骨草提取物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标法测定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最优组合为反应温度30℃、测定波长为510nm、反应时间为12min。芦丁质量浓度在0.0~0.075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且精密度良好(RSD=0.5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价廉快捷测定鸡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好方法。

  • 标签: 鸡骨草提取物 有效成分 酶标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检测的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确诊的100例脂肪肝患者与随机选取的同段时间进行体检的非脂肪肝人士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脂三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血糖升高;肝功学的三项指标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卜谷氨酰转移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预防、确诊及诊断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标准,早期的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的检测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脂 血糖 肝功酶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实施阿替普治疗,观察组在发病后6h内实施阿替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此过程中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使用阿替普实施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溶栓治疗的时间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心梗 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联免疫法在诊断风疹病毒急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孕前体检、产检的患者的血浆样本1892份,使用联免疫法进行风疹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1892份血浆样本中,发现风疹病毒IgM阳性样本10例,IgM抗体阳性率是0.53%。结论联免疫法可以同时对风疹病毒IgM抗体和风疹病毒IgG抗体进行检测,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胃粘膜活检快速尿素试验(RUT)在基层临床诊断应用中的价值,以指导基层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在门诊2016年1月21日-2016年4月21日收治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同时应用快速尿素试验法以及免疫组化法诊断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病例共计2485人。规定快速尿素试验及免疫组化法均阳性为真阳性,两者均阴性为真阴性,快速尿素试验阳性而免疫组化法阴性为假阳性,快速尿素试验阴性而免疫组化法阳性为假阴性。结果快速尿素实验阳性有效病例447人;快速尿素实验阴性有效病例2038人。其中真阳性者有431例,真阳性率为96.4%,假阳性16例,假阳性率3.6%;真阴性者1882例,真阴性率92.3%,假阴性者156例,假阴性率7.7%。结论快速尿素试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之一,具有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灵敏度以及阳性率较高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HP感染患者初筛。但单独应用快速尿素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受到患者用药史、胃镜下取材部位、实验条件等多方面影响,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如免疫组化法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 标签: 胃部 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试验 免疫组化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0例患者,乙组41例患者,甲组采用阿替普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乙组的总有效率为68.3%,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2%,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比较少,预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实验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治疗,再另选择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时,联合多潘立酮及复方消化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

  • 标签: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肌酸激酶谱活性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符合《精神卫生法》第30条第2款第2项的非自愿入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病中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且伤害他人的患者有3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没有明显冲动、伤人,但构成言语威胁或持拿危险刀械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二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及治疗1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查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活性水平,并以PANSS量表估评临床疗效。结果非自愿住院的患者中伴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的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经住院治疗后,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研究组患者CK、CK-MB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活性水平升高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激越行为有关。

  • 标签: 非自愿住院 风险评估 肌酸激酶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实施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行奥扎格雷钠疗法,试验组35例行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疗法,统计疾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好转率为94.3%(33/35),高于71.4%(35/35)的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5.7%(2/35),低于22.9%(8/35)的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血脂指标,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降栓酶 脑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谱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HIE)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长寿区人民医院产科娩出新生窒息患儿86例,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HIE组(52例),重度HIE组(34例),并选取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组,对比各组研究对象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CK-MB)、乳酸脱氢(LDH)以及羟丁酸脱氢(HBDH)等心肌含量差异,并对比两组患儿脐带血气(pH、PaO2、PaCO2、BE)的差异。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CK、CK-MB、LDH以及HBDH均较健康新生儿显著增高(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各心肌含量显著增高(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脐动脉血pH、PaO2、PaCO2以及BE均较健康新生儿降低,轻度组患儿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谱与脐动脉血气分析Ph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早期临床诊断、病情分期的指标。

  • 标签: 心肌酶谱 脐动脉血气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SOD)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OD浓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无肾病患者血清SOD值为(157.21±34.23)U/ml,健康对照组血清SOD值为(183.00±22.32)U/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组SOD值为(111.72±24.68)U/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SOD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变化对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及临床用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