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对260例新生儿生后1min内动脉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组出生动脉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62,2.47kPa和7.882kPa;对照组分别为7.282,2.407kPa和7.134kPa。血pH窒息组为7.147±0.063,对照组为7.203±0.0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脉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窒息新生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血气分析结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Apgar评分 脐动脉血 血气分析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分娩的有动脉分析结果的573例单胎、活产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的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P=0.077)。Spearman相关分析未发现胎龄与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存在相关性(r=0.003,P=0.940),Pearson相关分析未发现出生体重与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存在相关性(r=0.025,P=0.548)。阴道分娩、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与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均存在线性相关(t值分别为-5.72、-3.99和-4.52,P值均<0.001)。结论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动脉分析pH值水平相近。对于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胎盘早剥,且即将阴道分娩的早产儿,需加强监测,做好充分的复苏准备。

  • 标签: 脐动脉 血气分析 氢离子浓度 婴儿,早产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指标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11月就诊收治的12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Apgar评分为4-7分)95例、重度窒息组(Apgar评分≦3分)25例,并同期选取12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动脉PCO2、PO2、BE、pH、乳酸值等指标水平及相关动脉指标和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PCO2、乳酸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PCO2、乳酸值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PO2、BE、pH值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PO2、BE、pH值均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新生儿动脉PCO2、乳酸值均和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512、-0.509,p=0.013、0.015),新生儿动脉PO2、BE、pH值均和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751、0.486、0.586,p=0.001、0.026、0.008)。结论动脉指标辅助新生儿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脐动脉血气指标 新生儿窒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新生儿动脉分析(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UABGA)有助于发现围产儿缺氧和酸中毒,为新生儿生后早期诊疗提供参考。为规范和指导我国UABGA的实施,现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围绕UABGA的意义、采样、检测、结果判读及指导临床决策等方面的临床问题,参考国际UABGA指南和临床研究结果,制定本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脐动脉 血气分析 多数赞同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联合出生lh桡动脉血气分析对酸中毒、缺氧新生儿近期器官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把住本院新生儿科2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组1为血联合出生1小时桡动脉血气分析组103例,组2为出生1小时桡动脉血气分析组107例。对两组出生1小时桡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缺氧造成各器官损害的表现。结果表2组2pH、PO2和BE水平明显低于组1,而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近期器官损害发生率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血气分析检查能为及时纠酸、改善通气提供检验治疗依据,生后1小时桡动脉血气分析为了解患儿缺氧、酸中毒治疗后恢复情况提供治疗依据,减少窒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脐血 桡动脉血 血气分析 窒息 预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胎儿窘迫的准确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期间住院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98例,统计分析动脉血气分析、羊水情况、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生儿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动脉取样进行血气分析,两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心监测。结果羊水情况、胎心监护、pH的敏感度分别为74.07、25.92、85.17,特异度分别为54.55、63.89、91.93。结论胎儿缺氧时间及程度以及能否及时干预将极大影响新生儿预后,血气应用于临床将提高临床胎儿窘迫诊治率,便于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及病死率。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羊水形状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分析在新生儿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年至2013年10月在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的418名新生儿同时进行Apgar评分及动脉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7分作为抢救依据为对照组,218名新生儿根据动脉分析PH<7.2作为救治依据为研究组,评价两组病例诊断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救治成功率,1周内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缺血缺氧性脑病、住院时间超过1周)纳入不良结局范畴。结果对照组100名新生儿中根据Apgar评分<7分诊断新生儿窒息16例,发病率8%,救治成功14例,成功率87.5%,1例因重度窒息死亡,1例因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31.3%(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研究组根据动脉分析PH<7.2诊断新生儿窒息20例,发病率9.17%,救治成功18例,成功率90%,1例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1例因胎盘重症早剥导致严重失血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25%(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两组病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有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脉分析比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上更客观可靠,救治后导致新生儿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临床价值更大。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救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动脉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动脉低B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分娩的无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出生后行动脉分析,根据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和正常Apgar评分组。根据动脉BE分为BE<-12 mmol/L组和BE≥-12 mmol/L组。比较低Apgar评分组与正常Apgar评分组血气分析指标及pH、BE异常发生率,分析动脉低BE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351例,低Apgar评分组208例,正常Apgar评分组1 143例;动脉BE<-12 mmol/L组115例,BE≥-12 mmol/L组1 236例。低Apgar评分组pH及BE异常发生率高于正常Apgar评分组[50.0%(104/208)比13.8%(158/1 143),34.6%(72/208)比3.8%(43/1 143)]。动脉pH、BE均与1 min Apgar评分正相关(r=0.402、0.398,P<0.001)。羊水Ⅲ°污染(OR=3.155,95%CI 1.972~5.025,P<0.001)、胎盘早剥(OR=3.968,95%CI 1.992~7.874,P<0.001)是动脉BE<-12 mmol/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动脉pH及BE均与1 min Apgar评分成正相关,羊水Ⅲ°污染、胎盘早剥是引起新生儿动脉低BE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婴儿,新生 脐动脉血气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 62例组成观察组,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 62例组成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为 Apgar评分、 pH、 PaO 2 、 PaCO2、 BE,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 pH值为( 7.121±0.065), PaO2值为( 20.4±6.8) mmHg, PaCO2值为( 64.2±8.6) mmHg, BE值为 [-( 9.2±4.3) ] mmol/L,对照组 pH值为( 7.306±0.092), PaO2值为( 23.9±7.2) mmHg, PaCO2值为( 44.9±8.2) mmHg, BE值为 [-( 6.1±3.2) ] mmol/L,观察组 pH、 PaO2、 B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 PaC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新生儿 Apgar评分及动脉特点,对可能存在窒息现象的患儿及时施予各项检查进行确诊,进而提供正确的临床治疗措施以提高患儿的救治效果,保障其生命安全及将来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检测在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进行Apgar评分评估与动脉分析评估,并对两项评估结果进行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为A组新生儿采用Apgar评分作为复苏抢救依据,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为B组新生儿采用动脉分析作为复苏抢救依据,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总结并对比分析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A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诊断为3例,占比为8.82%,救治成功3例,占比为100%,围产儿结局不良共计10例,占比为29.41%;B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诊断为4例,占比为11.76%,救治成功4例,占比为100%,围产儿结局不良共计8例,占比为23.53%。从数据结果上来看,两组在新生儿窒息与围产儿结局不良的数据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救治成功率上差异不大(P>0.05)。结论:通过两组对实验案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新生儿复苏抢救采用动脉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检测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分析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50例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分娩后进行Apgar评分,并采集动脉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以及动脉分析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动脉S/D值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动脉pH值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分析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将两种评价方式联合应用从而提高新生儿窒息评价的有效性。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动脉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有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动脉分析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程度等,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较可靠的指标和依据。临床护理工作中遇休克、重症、全身衰竭等情况下,采用传统法采集动脉比较困难或成功率低,采用食指触摸固定法,进针快,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此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 标签: 动脉血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氧化能力和 pH值等方面,动脉检测是最可靠的指标。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与监测中,血气检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为救治急危重症提供依据。因此,正确地收集血液样本对于确保临床血气分析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各种动脉穿刺采血方式、采血角度、采血装置的选用、采血前的准备及采血后的处置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准确性与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采血技术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在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氧化能力和 pH值等方面,动脉检测是最可靠的指标。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与监测中,血气检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为救治急危重症提供依据。因此,正确地收集血液样本对于确保临床血气分析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各种动脉穿刺采血方式、采血角度、采血装置的选用、采血前的准备及采血后的处置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准确性与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采血技术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