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有关手术室护理缺陷及相关的防御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一些常规护理;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风险事件、患者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临床试验证明,风险护理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护理 防御措施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在心肌水平以及肝功学水平方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124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针对患者左旋甲状腺激素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心肌水平以及肝水平均得到改善。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以及肝很容易出现升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甲减治疗,改善患者心肌水平以及肝功学水平。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酶 肝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治疗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分娩产妇16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因在家反复出血,入院后仍出血较多,估计出血量>1500ml,积极缩宫、补血、静滴止血药、宫腔注射凝血并配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62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无宫腔积血,未发生继续出血,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5天,体温均<38.0℃,恶露无臭味,腹部及外阴切口均甲级愈合,无产褥感染发生,避免了切除子宫。结论纱条填塞方法、宫腔注射法操作简单易掌握,不受开腹手术或医院条件等限制,只要注意无菌操作,宫腔填塞纱布条时不留死腔,止血迅速,疗效确切,为抢救迎得了时间,为患者保留了子宫,更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凝血酶纱条 宫腔填塞 宫腔注射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我院接诊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选择非溶栓治疗,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补充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不同时间组间NIHSS评分与副反应差异均较大,且观察组各项更令人满意(P<0.05);对照组以73.33%的总疗效远远不及观察组90.32%的总疗效理想(P<0.05)。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凝血与纤溶指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微生物的检验准确性在临床和生活健康以及饮食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聚合链式反应进行介绍,针对其特点深入研究其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链DNA DNA聚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在前置胎盘剥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把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分为实验组23例,把没有运用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共23例,试验组中手术采用肾上腺素稀释液喷洒出血面后,在患者出血的部位快速的敷上放置了凝血的明胶海棉,随后加上热盐水垫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手术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出血量、出血时间、术后病率和止血效果的检查,得出实验结果。结果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小组出血时间为(28.5±8.12)S,平均出血量为(76±9.65)ml,止血效果100.0%,术后病率为31.5%。未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剥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小组,出血时间为(75.61±13.85)S,平均出血量为(165±39)ml,止血效果77.7%,术后病率28.5%。两组的出血时间、出血量、止血效果、术后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大出血的手术中,凝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治愈效果,是值得临床使用的药物,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前置胎盘剥宫产术 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87-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消化在治疗消化不良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2例消化不良临床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每次服用3片多,每天服用3次,总疗程为3周,观察组服用复方消化,(1~2)片/次,每天3次,总疗程为2周。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消化针对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消化酶 消化不良 安全性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