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名,术前X片、CT及MRI排除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内肿瘤。随机分成两组,A组18例(Cage组),B组17例(钛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术式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高。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Cage植骨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长。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短。两种术式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 标签: 颈椎间盘 Cage 植骨融合 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46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CT证实植骨融合良好、全部为骨性愈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植骨愈合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为3.5个月)。Frankel分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器并椎弓根螺钉系统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开窗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据手术前后的CT检查、X线片及Macnab评分来判定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性融合率及治疗优良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其后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内固定器 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髓炎行清创一期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彻底清创用外支架固定后一期植骨融合,治疗胫骨平台骨髓炎11例。结果11例均随访6-24个月膝关节融合良好,能下地负重行走,较高的满意度,随访期间骨髓炎无复发。结论一期行清创植骨融合治疗胫骨平台创伤性骨髓炎可缩短病程,减低治疗费用,患者能早期行走,但膝关节正常功能丧失,对于部分经济困难患者以及无条件行人工关节置换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髓炎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融合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50例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随访结果,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局部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年,术后患者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椎管狭窄程度明显缓解,Cobb角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减压效果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以及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胸椎椎骨折 脊柱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患者使用椎弓钉棒系统后路固定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的患者其胸腰椎受损伤部位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关节面积相对于手术前来说明显增加,Cobb’s角明显降低,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重塑脊柱的稳定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后路固定 胸腰椎 骨折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棘突间有限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同种异体骨有限植入术治疗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患者。对植骨融合率、JOA评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手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明显好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改善率为62.3%。术后摄片侧位片提示,18例植骨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0%。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同种异体骨有限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棘突间 植骨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35例,均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经过6~36个月随访,分别统计术前、术后3月、6月、1年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JOA评分术前(7.83±2.46)分,术后3月(21.42±4.22)分,术后6月(24.58±2.75),术后1年(26.78±1.64)分。术后3个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为(78.2±15.8)%。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单侧固定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极外侧 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手术成功率88.89%(32/36),高于前路组63.89%(23/36);并发症发生率16.67%(6/36),低于前路组44.44%(16/36),术中出血量低于前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核医学检查最佳成像技术及方法,评价消化道出血的单纯SPECT成像与SPECT成像加局部CT断层融合成像两者对临床诊断的意义,判断哪种方法更准确。进而得出结论同一病人的消化道出血者,SPECT动态采集加局部CT断层融合成像技术的诊断率高,假阳性率低,灵敏度高,对临床更有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道 出血 融合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的局部及全身反应。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后,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该校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分别作为实验组70人和对照组70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康复医学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PBL教学法 康复医学
  • 简介:摘要本文分为四部分一、情景式教学目的意义;二、情境式教学主要措施三、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最后结语部分对情景式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这种新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临床实用型的医疗人才。

  • 标签: 情景式教学 冠心病教学法 实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10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时成绩、专科成绩、操作成绩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矛盾,为护理基础教学、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经过笔者亲历及对1208名学生、其他授课教师进行座谈及调查,分析高职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矛盾。结果通过座谈及调查发现,针对教学目标,高职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矛盾突出,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学习方法欠缺,对相关知识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能动性比较缺乏;教师存在对学生认识及关注度不够,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现象。讨论与体会找到并解决好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就必须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矛盾的解决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教学 基本矛盾 教学关系 讨论 体会
  • 简介:摘要心电图检查的项目教学法是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实际工作项目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以项日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要求探讨了基于项目任务的“心电图检查”教学,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 标签: 项目教学 护理专业 健康评估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