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IL-6以及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抑制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小儿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研究表明,炎症可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 标签: 感染性炎症 疾病 病理过程 防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胆碱酯酶均升高,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加快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且可清除炎症因子,值得临床重视和关注。

  • 标签: CRRT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烧伤后24h内消痂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共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烧伤后24h内给予消痂治疗,对照组在烧伤24h后给予消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比较,包括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在烧伤后24h内即给予消痂治疗,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烧伤后24 h 老年 消痂 炎症因子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治疗,以此观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浆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按照1l比例分不同组别研究组(针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IL-6、TNF-a、血浆血栓素b2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血清IL-6、TNF-a、血浆血栓素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之后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浆血栓素b2水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清炎症因子 针灸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美托洛尔以及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曲美他嗪以及美托洛尔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HR(76.1±4.7)次/min、SBP(111.4±13.4)mmHg、DBP(74.6±7.6)mmHg、LVEDD(45.9±5.4)mm、LVESD(43.6±4.1)mm、TNF-α(5.1±1.4)mg/L、IL-6(11.4±3.5)ng/L以及hs-CRP(2.5±0.7)mg/L均比对照组(82.4±5.6)次/min、(120.5±14.6)mmHg、(85.6±8.1)mmHg、(53.3±4.5)mm、(47.5±4.4)mm、(7.3±2.3)mg/L、(15.7±4.0)ng/L以及(4.4±1.3)mg/L低,但LVEF(46.2±4.7)%以及6MWT(308.2±15.2)m则比对照组(41.5±4.4)%以及(285.7±13.6)m高(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曲美他嗪以及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炎症因子 曲美他嗪 心功能 美托洛尔 心肌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炎症患者的临床病理。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炎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此时入院的患有单纯性前列腺增生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NICKEL诊断标准对病理分型与分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所患有的前列腺腺体的炎症主要是轻度,在腺周与基质炎症上是重度,腺体炎症和腺周炎症与基质炎症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腺体和腺周与基质炎症都是轻度,腺体炎症和腺周炎症与基质炎症经之间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炎症中,具有比较严重的病理炎症,腺周与基质是炎细胞主要分布的区域,目前临床诊断非常困难,所以,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倍加注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合并慢性炎症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创伤等应激反应后重症病人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探讨分析强化胰岛素对重症病人体内的免疫状态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中心ICU收治的重症病人,分为3组,每组14人;对照组(目标血糖9.99到11.20mmol/L),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6.77到8.22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4.22到6.22mmol/L);之后的第1、5、8天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1。结果经过检查,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IL-6都明显升高,HLA-DR降低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MI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组与对照组相比,MIF的下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LA-D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血清CRP水平在一周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严格对血糖进行控制如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有利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下调危重症病人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 标签: 严格血糖控制 危重炎症 免疫状态 强化胰岛素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5.12-2017.12期间我院诊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情况,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值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出血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其应用效果探究。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纳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患者均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共有患者80人,根据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40例患者对照组的40例患者,分别采用凝集法检验和培养法检验,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50%和75.00%,其差异性不明显,统计学方法检测情况下,其表现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微生物的培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微生物的培养时间,其差异性相对显著,对应的结果显示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来说,在给予其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将凝集法进行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检验准确率和时效性的有效增强,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微炎症状态”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透析方案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5月和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透析治疗前和透析后3个月、6个月晨起空腹抽取患者上肢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蛋白(TP)、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钙(Ca)、钠(Na)、钾(K)、磷(P)、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i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CRP(F组内=77.802,P组内<0.001)、IL-6(F组内=1447.973,P组内<0.001)、TNF-α(F组内=21.833,P组内<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透析方式CRP(F组间=2.728,P组间=0.046)、IL-6(F组间=11.589,P组间=<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透析方式(P=0.020)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CRP水平具有影响,透析方式(P<0.001)、CysC(P=0.047)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IL-6水平具有影响,透析龄(P=0.005)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TNF-α水平具有影响。结论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越来越严重,透析方式、透析龄、体内CysC和β2-MG水平对患者微炎症状态具有影响,“高通透+血液滤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 微炎症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炎症在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的表现。方法从我院中选取有过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患者共74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74例患者按照其临床诊断的结果、慢性炎症患病的时长、前列腺增生的体积大小以及试验的结果进行分类,一共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定义为I度增生、II度增生和III度增生。其中I度增生有21例;II度增生有34例,III度增生有19例。三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试验方法,即在为期四周的治疗期内,根据EPS培养的结果,通过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治疗。试验期结束后,结果表明前列腺增生为I度的患者治疗成功率达32%,前列腺增生为II度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达35%,而前列腺增生为III度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仅为12%,这说明前列腺增生为III度时,这种治疗方法下治疗的成功率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为I度和前列腺增生为II度,并且P<0.05,说明结果具有指导现实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慢性炎症患病的时间越长,前列腺增生的增生体积就会越大,而前列腺增生的增生体积越大治疗效果就会越差,即慢性炎症所患的时长与前列腺增生的增生体积成正向的相关关系(P<0.01),而前列腺增生的增生体积与治疗成功率成反向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对于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来说,对慢性炎症的治疗要尽早,否则将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列腺增生的增生体积越来越大,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慢性炎症患者和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要加强对慢性炎症的临床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慢性炎症 前列腺增生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当前,对于各国急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血液透析(HD),通过对无数空心纤维让透析液与患者血液进行吸附、对流、过滤,从而清除肾脏病患者体内的新陈代谢垃圾。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透析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病患者治疗中,透析的频率对于微炎症与营养状况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对于血液透析频率的差别,对于血液透析微炎症与营养状况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以便于在以后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预防治疗研究中做出一些作用,降低并发症,减少肾脏患者出现,研究出科学的肾脏病患者医疗方案。

  • 标签: 血液透析 频率差别 血液透析微炎症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refoilfactor3,TFF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3例糖尿病肾病及4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血清及尿液TFF3水平,分析其与其他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正常蛋白尿期、微量蛋白尿期及临床蛋白尿期血清TFF3水平分别为(18.05±8.71)、(26.04±7.79)和(57.65±22.42)μg/L,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水平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各期尿液TFF3/Cr水平分别为(342.42±178.75)、(574.78±207.82)和(996.23±491.69)μg/g,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TFF3与尿Alb、A1M和Tf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3水平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OR=27.845,P=0.003)。结论血清和尿液TFF3水平为观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新指标,其中血清TFF3水平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三叶因子3 血清 尿液 微量白蛋白 Α1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68例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8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120.08±10.27)mmHg、(84.01±7.21)mmHgvs.(138.89±11.64)mmHg、(94.68±8.27)mmHg;就SAS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40.34±3.67)分vs.(50.52±4.98)分,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自然疗养因子 舒适护理 高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行普拉洛芬与氯替泼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的不同,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于术后行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术后两组炎症情况、眼压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7、15、30d的炎症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改善,并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眼压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炎症采用普拉洛芬与氯替泼诺联合治疗,抗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洛芬 氯替泼诺 白内障 术后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跌倒与坠床是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研究发现,50岁以上住院患者是发生跌倒与坠床的高危人群,伴有基础疾病者发生率较高,在上下床、行走、如厕时,容易发生。患者一旦发生跌倒与坠床,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如皮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甚至脑部损伤等,增加患者痛苦,甚者导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引起医患矛盾。患者受骨骼、肌肉病变及手术的影响,容易发生运动障碍和疼痛,而且卧床时间长,导致平衡能力差,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比较高。预防跌倒与坠床是医院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很多专家从不同方面研究跌倒与坠床的防范措施。动态风险评估是应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风险预防的管理理念,是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预见性的评估,并采取及时有效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风险评估在患者防跌倒与坠床中的作用,为改善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动态评估 跌倒/坠床 危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硝唑含漱液治疗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中牙周炎症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青少年固定矫治的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进行正规且全面的口腔卫生宣教。实验组除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外,还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替硝唑含漱液。分别于矫治前1周、矫治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患者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比较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数据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与矫治后1周,各项牙周临床检测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矫治后各6月、12月各项牙周临床检测指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含漱液能有效降低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中牙周炎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替硝唑含漱液 固定矫治 口腔卫生宣教 牙周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身炎症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早期肠内营养)与实验组(43例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炎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全身炎症状态。

  • 标签: 谷氨酰胺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全身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