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03年7月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总结我国取得防治非典型肺炎胜利的六条基本经验中,其中一条是“依靠群众,群防群控”。她在讲话中指出:“非典型肺炎疫情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动员和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危难时期展现出高尚的社会公德”。吴仪副总理的这段讲话非常精辟,她既肯定了在2003年的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所作出的贡献,又点明动员和依靠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 标签: 疾病流行期 行为取向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公民义务
  • 简介: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为疫源地,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通常把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疫点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疫区,传染病的流行即是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流行过程才能发生与发展。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和消灭也离不开这两类因素。这两类因素是通过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而影响到流行过程,本文论述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的因素等内容。

  • 标签: 疫源地 流行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风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全部隔离治后痊愈。结论加强风疹病毒疫情检测,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风疹 临床特征 疫情报告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日我院31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全部隔离治后痊愈。结论加强风疹病毒疫情检测,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风疹 临床特征 疫情报告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7—2020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地区2017-2020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一共291起,暴露人数16181人,其中发病人数2198人,住院人数551人,死亡人数14人;在发病的2198人中1-6岁有95人(4.32%);7-19岁有300人(13.65%);20-59岁有1621人(73.75%);60岁以上有182人(8.28%);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家庭84起(28.80%)、特大型餐馆70起(24.00%)、单位食堂32起(10.90%)、学校食堂19起(6.50%)、街头摊点17起(5.80%)、门店21起(7.20%)、农村宴席8起(2.70%)、社会用餐配送单位7起(2.40%)、小型餐馆8起(2.70%)、幼儿园食堂1起(0.30%)、中央厨房3起(1.00%)、不明4起(1.30%)、其他17起(5.80%%);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1-4月80起(27.49%);发生在5-8月152起(52.23%),发生在9-12月59起(20.27%)。 结论 应加强对各个环节人员的健康宣传和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流行特征 暴发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茂名口岸地区鼠形动物中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情况,评估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风险及因素,为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般的病媒生物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血清学检测样本220份,其中斑疹伤寒抗体阳性占10.00%;恙虫病抗体阳性占7.27%;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阳性占3.18%;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占0.45%;鼠疫杆菌抗体全部阴性.鼠形动物总染蚤、革螨、恙螨、硬蜱指数分别为0.2、3.5、36.3、0.1,染蚤、革螨、恙螨、硬蜱率分别为8.8%、39.2%、31.1%、4.0%.[结论]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因素,有流行风险.

  • 标签: 茂名口岸 自然疫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病学 鼠形动物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丹东卫生检疫局和水电第六工程局中心医院对丹东地区1987~1989年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共发现病人23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0万,无季节性.发病率较高年龄组为25~35岁,男女发现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职业、各地区均有发病,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差异,三年间共发现七种性瘸,其中淋病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

  • 标签: 丹东地区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卫生检疫
  • 简介:公共卫生决不是孤立的卫生问题。要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真正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必须站在“大社会”的角度分析问题,必须要有法律保障,政策支持,政府统筹,部门协调,全民配合。SARS的防控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文试图从这一思路出发,分析一起发生在深圳市南山区某居委会的爆发性水源性疾病事件。

  • 标签: 局部地区 水源性疾病 公共卫生 饮用水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了解湖北黄石地区角膜疾病致病原因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治疗角膜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湖北黄石地区角膜疾病中,病毒性角膜炎居第1位,细菌性角膜炎第2位,真菌性角膜炎第3位。结论湖北黄石地区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是感染性角膜疾病致盲的首因。

  • 标签: 黄石地区 角膜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为了探讨和田地区性传播疾病发病的趋势,掌握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该地区2005年度和田地区性病疫情上报管理系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流行分析 和田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系统分析宫颈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疾病谱,研究发现宫颈疾病的发病与患病存在一定的地区与人群差异。影响因素方面,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均对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包括宫颈癌筛查、疫苗接种以及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等。

  • 标签: 宫颈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队人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与吸烟、饮酒、辛辣刺激食物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60例GERD、360例非GERD(对照组)生活习惯、病史进行调研。结果GERD组病人较非GERD组更易发生反酸、烧心、反食,GERD组的年龄明显高于非GERD组,GERD组的伴随症状、消化道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石症、其他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外疾病、咽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GERD组。结论吸烟、年龄与GERD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没有发现性别、饮酒、浓茶、咖啡、甜食、进食过饱、高脂食物与GERD及其相关症状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阐明2011年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传播风险评估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1年全国疟疾病例个案信息,对国外输入病例的感染疟原虫种类、国内分布、输自国家、国籍、人群特征、发病诊断间隔时间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Wileoxon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2011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4402例,国外输入病例2716例;病例输自非洲国家1315例(恶性疟占79.70%),输自东南亚及其他地区1401例(间日疟占73.59%),其感染疟原虫种类不同(X^2=1057.04,P〈0.001);主要以出国务工的男性青壮年为主;自非洲输入病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自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发病集中在5~6月(X^2=120.00,P〈0.001);发病一诊断间隔时间中位数为3.67d。结论2011年我国疟疾发病以国外输入病例为主,各地均应加强对自非洲输入性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监测和管理,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应重点关注输入性间日疟的传播风险监测。

  • 标签: 疟疾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惠州市杨侨镇越南归国华侨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12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整群抽样杨侨镇5个办事处400户(其中200户为越南归国华侨,200户为非华侨)为调查对象。由具有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采用1982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逐户筛选,以CCMD-3对可疑精神障碍者进行诊断与分类。结果1420人完成筛选,≥15岁为1244人,其中华侨为674人,非华侨为570人。华侨患病为40例,患病率为59.35‰,男性21例,患病率60.90‰,女性19例,患病率为57.5‰;非华侨患病43例,患病率75.44‰,男性24例,患病率80.54‰,女性19例,患病率69.85‰。华侨和非华侨在调查的9个病种中,在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华侨和非华侨在已调查9个病种的精神疾病数据相比,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华侨 精神障碍 患病率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新疆、山东、贵州、武汉五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现状,研究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对五省(区)市的5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调查的各级疾控中心均成立了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和培训;75.00%的省级、55.56%的市级和51.35%的县级疾控中心认为储备的消毒药品不能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需求;省、市级疾控中心均具备流感病毒检测能力,但县级疾控中心仅浙江省有69.57%可以开展检测。结论五省(区)市疾控机构具备了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本专业技术能力,但仍存在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不完善、监测系统建设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基层流感病毒检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亟需加强和改进。

  • 标签: 流感大流行 疾控机构 应对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威海地区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威海市某医院2010-2013年9月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年间报告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共1003例;男性599例,女性404例;占该年传染病报告总例数的比例逐年增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生殖器疱疹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尖锐湿疣所占构成变化不大,梅毒、淋病所占构成在逐年减少;20-49岁年龄组857例(85.44%)为高发人群;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性病报告病例比例的持续增加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 标签: 性病 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对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结论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 标签: 流行病学 心理应激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县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对入选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 并分析了解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掌握疾病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分级显示Ⅰ级为20例、所占比例为25.0%;Ⅱ级为23例、所占比例为28.8%;Ⅲ级为29例、所占比例为36.3%;Ⅳ级为8例、所占比例为10.0%。不同特征的患病率为男性占总例数的66.3%(53/80)例,女性占总例数的33.8%(27/80)例;40-50岁的患病率占总例数的25.0%(20/80)例, 年龄大于50岁的患病率占75.0%(60/80)例;患者存在吸烟史占总例数的61.3%(49/80)例;职业接触占总例数的57.5%(46/80)例;居住地灰尘占总例数的43.8%(35/80)例;呼吸道疾病史占总例数的48.8%(39/80)例;肺病家族史占总例数的37.5%(30/80)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占总例数的53.8%(43/80)例。结论:最终调查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的患病率更高,且存在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呼吸系统疾病史、肺病家族史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是诱发以及影响疾病的常见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