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

李敬晶 ,高飞(通讯作者) ,张剑峰 ,闫军 ,周梦瑶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3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7—2020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地区2017-2020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一共291起,暴露人数16181人,其中发病人数2198人,住院人数551人,死亡人数14人;在发病的2198人中1-6岁有95人(4.32%);7-19岁有300人(13.65%);20-59岁有1621人(73.75%);60岁以上有182人(8.28%);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家庭84起(28.80%)、特大型餐馆70起(24.00%)、单位食堂32起(10.90%)、学校食堂19起(6.50%)、街头摊点17起(5.80%)、门店21起(7.20%)、农村宴席8起(2.70%)、社会用餐配送单位7起(2.40%)、小型餐馆8起(2.70%)、幼儿园食堂1起(0.30%)、中央厨房3起(1.00%)、不明4起(1.30%)、其他17起(5.80%%);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1-4月80起(27.49%);发生在5-8月152起(52.23%),发生在9-12月59起(20.27%)。 结论 应加强对各个环节人员的健康宣传和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暴发;预防措施

食源性疾病是一种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疾病,指的是食品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之后引起的中毒性、感染性等疾病,该类疾病是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食源性疾病的估算显示每年10人中差不多有一人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生病,大约有42万人因食源性疾病而死亡[2]。因此我国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旨在为能够对今后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意见。为此,本文对本地区2017—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地区哨点医院2017年-2020年上报的,经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3],依照流行病学调查、就餐史、病例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且经过国家级审核的,在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上报的所有食源性疾病事件。

1.2 方法

本地区所有的哨点医院,依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临床医师一旦发现与食源性疾病的定义相符,并且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可疑异常病例时,要立即填写报告卡,医院的公卫医师对报告卡进行搜集病汇总之后,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进行上报,之后本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其流行病调查,确认为食源性疾病并通过审核之后为有效病例。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地区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基本情况

本地区2017-2020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一共291起,暴露人数16181人,其中发病人数2198人,住院人数551人,死亡人数14人。

2.2 本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人群分布

在发病的2198人中<1岁有0人;1-6岁有95人(4.32%);7-19岁有300人(13.65%);20-59岁有1621人(73.75%);60岁以上有182人(8.28%)。其中20-59岁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区间(χ2=3765.821,P=0.001),P<0.05。

2.3 本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场所分布

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家庭84起(28.80%)、特大型餐馆70起(24.00%)、单位食堂32起(10.90%)、学校食堂19起(6.50%)、街头摊点17起(5.80%)、门店21起(7.20%)、农村宴席8起(2.70%)、社会用餐配送单位7起(2.40%)、小型餐馆8起(2.70%)、幼儿园食堂1起(0.30%)、中央厨房3起(1.00%)、不明4起(1.30%)、其他17起(5.80%)。可见家庭是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场所。

2.4 本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时间分布

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1-4月的有80起(27.49%);发生在5-8月的有152起(52.23%),发生在9-12月的有59起(20.27%)。其中5-8月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χ2=73.577,P=0.001),P<0.05。

3 讨论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4]

本研究得出本地区2017-2020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一共291起,暴露人数16181人,其中发病人数2198人,住院人数551人,死亡人数14人;在发病的2198人中20-59岁有1621人(73.75%),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年龄段;在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家庭84起(28.80%),为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场所;291起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发生在5-8月的有152起(52.23%),为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月份。20-59岁人群因生活节奏快,并且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好食路边小吃和外卖,因此有增加摄入有害物质的风险,因此发病人数比较多[5]。家庭是本地区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场所,主要是由于家庭主妇对于诗篇安全的知识了解不够,导致出现在制作食品过程中加工不当、加热不彻底、储存时间过长等导致。另外与春、秋、冬三个季节相比,夏季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更多,主要是由于夏季的气温比较高,湿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更适于微生物繁殖,再加上夏季时人们更喜食冰冷的食物,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6]。今后要充分利用好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家庭主妇积极参加针对食品安全的培训,提高家庭主妇的食品安全知识,减少家庭出现食源性疾病的发生[7]。扩大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力度,要涵盖到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减少食源性疾病漏报情况的发生。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有毒动植物以及其毒素、致病微生物的认识,规范食品制备、加工、储存等环节的操作步骤,为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8-9]。对于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开展良好的卫生规范培训。对于食源性疾病高发的季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集体就餐单位的监管,监管和卫生部门要加强信息的通报,及时发布预警和开展宣教,进一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10]。另外当前外卖送餐行业逐渐兴起,监管部门也要对送餐企业引起重视。政府要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以及保障机制,加大对疾控机构设备和人员的投入,提高疾控机构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人员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检测能力,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因的查明率[11]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涉及到养殖、种植、流通、加工等多个部门和多种环节,因此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保证各个环节不出差错,才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若宇,黄柏石,潘卓林,等.中国居民食源性疾病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1):168-180.

[2]梁丽绒,李轶平,赵利峰,等.2013—2019年太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654-1657.

[3]谢艺红,刘银品,钟延旭,等.2013-201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1):178-182.

[4]时晨,于良,王悦,等.秦皇岛市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检测和溯源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9):3503-3507.

[5]王吉晓,马永忠,吴忠慧,等.2015-2019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5):793-798.

[6]史一,王三桃,王丹,等.2017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5):456-460.

[7]陈夏威,蔡春生,何彬洪,等.一起粪肠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及分子溯源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32(1):99-102.

[8]高敏国,朱迅,诸芸,等.2015-2017年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9):1555-1558,1575.

[9]陈磊,牛蓓,田美娜,等.2010-2016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4):377-379,382.

[10]宋阳,张誉,周玉锦,等.2004-2020年四川省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2):2194-2199,2234.

[11]王雪娇,刘钦,王亭,等.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区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11):1025-1029.

基金项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
(2017YFC16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