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性疾病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探讨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4-01在我院眼科以泪道阻塞性疾病住院治疗的578例709眼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族别、职业、长期居住地、泪道手术史、眼睑外伤史、眼部炎症及鼻部疾病、阻塞部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者578例中,年龄6月~72岁,平均39.7±8.42岁。男女患者性别比为1颐1.66(217颐361)。族别方面汉族占64.2%,回族占22.3%,东乡族占11.3%,其他少数民族占2.2%。职业方面农民占62.5%,工人占17.0%,司机占7.1%,其他职业占14.4%。长期居住地方面乡村占61.3%,县镇占23.7%,城市占15.1%。未曾行泪道手术患者占87.5%,曾行一次手术患者占10.6%,曾行两次以上手术患者占1.9%。有眼睑外伤史患者4.0%。常见阻塞部位±次为鼻泪管、泪总管、泪小管、下泪小点。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具有性别、年龄、族别、职业、眼部炎症及鼻部疾病等因素的分布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明确族别与发病率的关系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防治。

  • 标签: 泪道阻塞性疾病 疾病谱 住院患者
  • 简介:眼外伤是一重要的、致残性的健康问题,可导致眼部重要结构和功能的持久性改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眼外伤的发生都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了解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状况,对于眼外伤的防治非常重要.在国际眼外伤登记(WorldEyeInjuryRegistry,WEIR)尚未报道标准化的国际眼外伤流行病学资料之前,现将部分国家分别进行的眼外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作一概述,同时强调预防儿童眼外伤的重要性.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资料 致残 眼部 改变 健康问题
  • 简介: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角结膜炎,目前在世界57个国家流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将2020年全球消灭致盲性沙眼(globalalliancetoeliminateblindingtrachomaby2020,GET 2020)列为其防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辨认和命名沙眼的简化分级系统及以社区干预为基础的防治沙眼的SAFE策略,此后10余年各国对此策略进行了不断推广、执行,目前世界上沙眼的流行趋势较之此前有了一定的变化,我国也启动了“计划2016年前在中国根治致盲性沙眼”的防盲工作。本文就SAFE策略推广以来沙眼诊断、治疗及流行趋势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沙眼 患病率 诊断 治疗
  • 简介:翼状胬肉为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病因及病理遗传学机制不明。国内外文献关于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由0.3%到37.46%不等。翼状胬肉发病与地理位置、阳光及紫外线的照射、年龄、性别及经济条件、干眼症等相关。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重点在其患病率与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方面。

  • 标签: 翼状胬肉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眼科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为眼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4年眼科住院病人2,165例。运用Stata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科住院病人前四位的疾病是: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在年龄、性别上有明显差异,以30-40岁(14.48-16.08%)、50-60岁(14.99-18.38%)、60-70岁(18.38-21.22%)为主要病源;性别上,男性为60.31-64.17%,女性为35.84-39.69%。结论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是眼科住院主要病种。

  • 标签: 眼科 住院病人 流行病
  • 简介:内耳深居颞骨岩部,未能被直接观察到,也甚难取得其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故内耳疾病至今仍是未被清楚查明的一类病变。虽然影像学、功能检测和生物化学检查所得的依据可用于诊断内耳畸形、遗传、药物中毒和外伤等病因可查得的内耳疾病,但发病率高的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著名的《Schuknecht’s耳病理学》(MerchantSN,NadolJBJr,2010,第3版)一书中仍被列在病因不明或多因性的一章中。其他如影像学明确可见的上半规管裂也被质疑是否负责同耳发生的症状。由于这类内耳疾病病因不明或可能是多因性的,因此目前对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仍多是推理和探索性的。

  • 标签: 内耳疾病 疾病诊治 Schuknecht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生物化学检查 病因不明
  • 简介: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主要在亚洲地区较为高发。目前发现该病与患者年龄、性别、人种、遗传等因素有关。了解PACG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发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能指导临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就其流行病学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流行病学特征 世界范围 亚洲地区 患者年龄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异物的流行病学特征,减少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在本院经硬性支气管镜手术治疗的1085例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85例患者中,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占58.17%;城乡比为1∶2.52;冬春季节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1.05%;83.59%的患儿在患病24h后获得有效诊治,其中右侧支气管异物46.57%;坚果类食物占所有吸入异物种类的79.94%;进食哭闹占所有诱发因素的78.43%。结论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城乡、季节分布特征,以坚果类食物为主,常由进食哭闹诱发。依据流行病学特征制订干预策略将有助于降低该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呼吸道异物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儿童
  • 简介:贝代单抗(bevacizumab)是近几年出现的重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在眼科中,对于角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可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BEVACIZUMAB 新生血管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幼儿耳部疾病情况,为制定幼儿人群听力损失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对句容市幼儿园在园幼儿进行耳部疾病的问卷调查及耳科检查。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调查2.5—7岁幼儿9348人,男性4819人(51.56%)、女性4528人(48.44%)。所调查幼儿的耳部疾病患病率为4.14%,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4.19%)与女性(4.08%)幼儿耳部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患中耳炎242人,占耳部疾病患者的62.50%。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分泌性中耳炎、年龄、耵聍栓塞、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遗传性家族史、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均与耳部疾病相关。结论目前幼儿人群中,耳部疾病的患病率仍较高,定期体格检查的项目中宜包括耳鼻咽喉科内容,积极制定预防幼儿耳部疾病及听力损失的策略和方案很有必要。

  • 标签: 耳疾病 耳检查 流行病学 儿童
  • 简介:<正>例1,女,9岁。发热,双侧耳下部肿大5天,右耳内堵塞感及听力减退1天,于1998年12月25日来我科就诊。检查:体温38.7℃,心肺正常。二侧以耳垂为中心腮腺肿大,边缘不清,表面皮肤发亮紧胀,不红,按之有弹性感及压痛,腮腺管口红肿。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腭弓、悬雍垂水肿,鼻咽部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鼻甲充血肿胀,总鼻道有清水样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分泌性中耳炎 腮腺肿大 悬雍垂水肿 粘液性 腮腺管
  • 简介:AIM:Toestimatetheprevalenceandriskfactorsforvitreousfloatersinthegeneralpopulation.·METHODS:Anelectronicsurveywasadministeredthroughasmartphoneappaskingvariousdemographicandhealthquestions,includingwhetherusersexperiencefloatersintheirfieldofvision.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determineriskfactors.·RESULTS:Atotalof603individualscompletedthesurvey,with76%reportingthattheyseefloaters,and33%reportingthatfloaterscausednoticeableimpairmentinvision.Myopeswere3.5timesmorelikely(P=0.0004),andhyperopes4.4timesmorelikely(P=0.0069)toreportmoderatetoseverefloaterscomparedtothosewithnormalvision.Floaterprevalencewasnotsignificantlyaffectedbyrespondentage,race,gender,andeyecolor.·CONCLUSION:Vitreousfloaterswerefoundtobeaverycommonphenomenoninthisnon-clinicalgeneralpopulationsample,andmorelikelytobeimpairinginmyopesandhyperopes.

  • 标签: VITREOUS FLOATERS MYOPIA SURVEY FLOATERS age
  •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讨鼻眼相关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和治疗等临床特点及其诊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141例鼻眼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泪囊炎16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15例、鼻窦囊肿致眶内并发症11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16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65例。结果141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和手术探查等均明确诊断。治疗后,16例慢性泪囊炎溢泪症状均消失;15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痊愈;11例鼻窦囊肿,术后视力、突眼、复视不同程度改善;18例良性肿瘤,术后突眼、复视、视力下降、溢泪不同程度改善;16例恶性肿瘤治疗后,复视、眼球运动及视力障碍、突眼、溢泪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缓解;65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获痊愈(9例伴视神经损伤中,4例视力有较明显提高,5例视力改善不明显;2例伴眶内侧壁异物在鼻内窥镜下取出)。结论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影像学在诊疗上有重要的价值,鼻内镜下鼻内径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有明显的优势,鼻眼相关疾病常首诊于眼科,应引起相关学科医生的关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40—241)

  • 标签: 鼻眼相关疾病 鼻内镜 影像学 鼻眼相关外科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北新泾社区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盲与低视力的情况。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视力损伤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询问一般状况和生活习惯;全身情况的检查:血压、血糖;眼部检查:日常生活视力、小孔镜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自动验光仪验光、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眼底照相。结果应有590人进行调查,实际调查共535人,其中盲的患病率为1.12%,低视力的患病率为9.91%。导致盲的首要病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次是白内障和其他视网膜病变,导致低视力首要病因是白内障,其次是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论北新泾地区糖尿病患者防盲工作重点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以及屈光不正的防治。

  • 标签: 低视力 糖尿病 流行性病学调查
  • 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趋于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黄斑病变的检查中非常重要。我们对其在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中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听神经瘤误诊为眼科疾病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004.5-2005.5首诊于我科的听神经瘤病例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该病情发展缓慢,早期症状为非特异性;临床眼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缺乏系统、针对性检查等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眼科医师应了解此病临床特点及眼科可能出现的体征,全面、细致检查是减少误诊有效方法。

  • 标签: 听神经瘤 眼科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良好,并于术后2周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 标签: amniotic MEMBRANE CORNEAL DISEASE NURSING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永康市常见致盲眼病情况,更好的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为政府部门制订防盲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按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议提出的WHO标准进行。对象当地城乡常住人口60岁以上不特定人群为主要对象,随机对永康市两个街道、四个乡镇、80余个行政村(自然村)、两所中学、八所小学、两个养老院共一万人次的致盲眼病,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结果第一位致盲眼病是白内障;第二位是外伤性陈旧性角膜病变;第三位是全身性基础性疾病引起的眼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性眼病变。结论以上眼病是我市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是现阶段防盲治盲的重点所在。

  • 标签: 眼病 流行病学 防盲治盲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2006-03/2013-06收治的首诊于眼科的鼻科疾病患者3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39例经眼眶、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37例治愈,2例恶性肿瘤。结论:部分鼻科疾病早期往往无鼻部症状,以眼科症状就诊,如眼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极易误诊,因此,对眼科治疗无效时需请耳鼻咽喉科会诊,并提高对鼻眼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

  • 标签: 眼眶 鼻腔 鼻窦 鼻眼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