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啶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057例采用肌注哌啶后行取卵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哌啶能有效减轻病人术中疼痛,增加其耐受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的观察,术后准确的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哌替啶 取卵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联合头孢安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2组均给予头孢安抗感染,氨溴索祛痰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喜炎平注射5-10mg/kg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如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联合头孢安能有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 标签: 喜炎平 小儿支气管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每组各为35例,甲组采用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治疗,乙组及丙组分别采用米沙坦、肾康注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尿素氮、尿酸、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甲组患者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2.9%,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甲组与乙组、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白蛋白排泄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替米沙坦 肾康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酪注射与酮芬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抗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7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抗复发组和对照组,抗复发组采用核酪注射和酮芬胶囊综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抗复发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抗复发组l23例痊愈率68.07%对照组56例痊愈7.l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酪联合酮芬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抗复发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核酪 酮替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沙坦加丹红注射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糖尿病早期肾损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米沙坦治疗,每天40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每次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治疗3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UAER、TG、TC指标分别为(69.2±21.6)μg/min、(2.2±1.0)mmol/L、(4.9±0.5)mmol/L和(86.6±19.5)μg/min、(2.8±0.8)mmol/L、(6.1±0.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Scr、BUN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米沙坦加丹红注射治疗糖尿病早期早期肾损害的效果优于单纯米沙坦。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替米沙坦 丹红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急诊依米星用量及处方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依米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统计门急诊2015年4~6月份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并对2015年7月1日~2015年7月7日间所有依米星注射处方进行全部点评。结果急诊内科存在严重药品异常使用。138张门急诊依米星注射不合理处方中,主要不合理原因遴选药品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等。讨论通过开展依米星注射使用监控及专项处方点评,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不足,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保障合理用药。

  • 标签: 依替米星 DDDs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吉非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10.6±3.6月)优于对照组患者(8.4±1.5月)(P<0.05);实验组患者中远期生存人数为15人、远期生存率为37.5%,优于对照组患者(8人、20%)(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卡氏评分,实验组60分的有17例优于对照(9例)(P<0.05)。结论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非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中应用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用阿卡因肾上腺素行宫颈局部麻醉,观察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进行试验的患者中,有95例在进行本次治疗后基本痊愈,阿卡因肾上腺素在本次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后期的护理中,也基本防止了其可能的副作用。结论阿卡因肾上腺素应用于LEEP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出血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阿替卡因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联合盐酸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40ml,1d1次静点;盐酸西利嗪片10mg,1d1次口服。对照组盐酸西利嗪片10mg,1d1次口服,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第21天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联合盐酸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纯使用盐酸西利嗪治疗。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盐酸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1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盐酸西利嗪10mg,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60ml,每日静脉滴注1次,两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治疗组每疗程间隔3~5日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停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期间,继续使用盐酸西利嗪片。全部病例均于用药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盐酸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 标签: 复方甘草甜素 盐酸西替利嗪 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沙星注射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40例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加沙星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平均值、咳嗽消失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加沙星注射治疗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加替沙星注射液 肺癌 呼吸道感染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沙星注射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加沙星注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沙星注射对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加替沙星注射液 肺癌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加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奥硝唑氯化钠与加沙星注射进行配伍,分析配伍外观、pH值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h的含量、pH值、紫外线光谱较配伍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加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可配伍使用,稳定性能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沙星注射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将所有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沙星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44/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37/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位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10/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合并呼吸道患者给予加沙星注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加替沙星注射液 肺癌 呼吸道感染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格瑞洛用药时机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80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药,研究组在术前给药,分析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替格瑞洛 用药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联合阿普酶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选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72例;病例选取时间:选录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样本均分为两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联合阿普酶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之对照组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病情治疗中,基于患者的病理表现,联合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联合阿普酶药物,可进一步促进病情干预效果的提升,优化患者病理改善情况,使得患者预后质量进一步提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阿替普酶 治疗效果
  • 作者: 杨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六安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安徽六安 237005)  【摘 要】目的:对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6例晚期胃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帕替尼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60.6 %,对照组为21.2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4 %,对照组患者为30.3 %,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西咪丁注射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8月时间段内,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为参选对象,依据盲选法均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采用西咪丁注射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后者采用单一的西咪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76.67%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更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各有6例、4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前者总发生率20.00%与后者总发生率13.32%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中应用西咪丁注射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的疗效较佳。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西咪替丁 双嘧达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