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窗技术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实验组患者采用多窗技术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阳性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阳性率是93.33%,比对照组检查阳性率高13.33%,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多窗技术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可以提高检查阳性率,但是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肺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单窗 多窗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给予MW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给予MWA治疗,有效控制了患者病情,延长了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T引导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肺癌 生存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院医疗技术有了普遍的提升,不仅加强了对新兴设备的应用,也实现了一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整体的医疗效果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在临床医疗应用当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并且有利于改善临床医疗效用,为病人的治疗形成基础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方法,以提高临床实践的合理有效性。

  • 标签: B超 通道建立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部外周边缘病变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而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3例肺部外周性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扫查后,直接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穿刺活检针进行组织穿刺活检,并对所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53例活检患者中1例未成功,因出血呼吸衰竭不治死亡。其中,36例证实为肺癌,13例为炎症,3例结核。术后47例患者均安返病房,3例伴有轻度咳血,用少量止血药后症状消失,2例轻度气胸未经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超声引导穿刺肺活检可明确其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其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是肺部外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穿刺活检 肺部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乳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局部微创等。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的年轻化及女性的保乳需求,微创消融治疗受到重视。本文就影像引导消融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消融治疗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04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单用神经刺激仪操作)、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操作),两组各25例。结果研究组阻滞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大大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n=42)与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实验组(n=42),对比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微波消融 子宫肌瘤
  • 简介: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日常接诊的大部分为重症患者,都需要争分夺秒实施抢救.经常会进行常规的心、脑、肺等器官复苏工作,在这些操作中均需要静脉通道等操作,才能极大提升抢救的成功率.传统的深静脉穿刺方法是根据体表解剖标注定位后进行盲探操作,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深静脉解剖变异,操作时,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在置管过程中出现失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随着现代超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超声可视化技术的辅导下,深静脉置管操作的成功率和精准率显著提升,为患者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急诊科室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急诊科室 超声引导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患者在入组之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闭合穿刺法注射药物(对照组)与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实验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消失率86.9%与对照组患者疼消失率6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其疗效得到患者及临床的认可,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引导 皮质类固醇 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0例,依据检查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常规经直肠超声检查的25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比对检查结果。结果:比对游离PSA/PSA比值≤0.15患者的检出率,研究组(60.0%)较比参照组(20.0%)更高,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直肠超声造影可将穿刺检出率提升,尤其是游离PSA/PSA比值≤0.15的患者

  • 标签: 经直肠超声造影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13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喉镜下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则给予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水平、血清皮质醇浓度、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更高,而插管时间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MAP、HR、血糖水平及血清Cor浓度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能有效减小患者应激性反应,降低插管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麻醉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管芯引导法 经口盲探 气管插管术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CBCT研究胸腹部肿瘤患者VMAT时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情况。方法此文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医院收入及接受VMAT的66例胸腹部肿瘤患者纳入分析资料,分组依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一组入组33例,体部固定底板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用于对照组,体部固定底板及发泡垫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试验组,统计两组线性误差绝对值大于5毫米次数、旋转角度绝对值大于3°次数、线性误差、旋转误差。结果试验组x轴、y轴、z轴的线性误差绝对值大于5毫米次数、θx的旋转角度绝对值大于3°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展示计算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y轴、z轴线性误差比对照组低,P<0.05,展示计算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腹部肿瘤患者VMAT时采取体部固定底板及发泡垫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可以减少摆位误差。

  • 标签: CBCT 胸腹部肿瘤 VMAT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以斑马导丝为引导,在尿道狭窄治疗中使用筋膜扩张器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尿道狭窄患者在输尿管镜下置入斑马导丝,通过导丝引导使用适宜筋膜扩张器进行尿道狭窄扩张,置入F16-18导尿管3~4周。结果20例中除1例明显尿道闭锁改为开放手术外,其余19病例均获成功,随访1年,患者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基本正常。结论筋膜扩张器在斑马导丝引导下行尿道扩张效果理想,该方法实用可行。

  • 标签: 斑马导丝 筋膜扩张器 尿道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临床护理措施,并探究临床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32例行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围手术过程中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临床护理操作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明显低于临床护理操作前,32例患者共有37例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给予临床护理操作可降低个体心理应激反应,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临床护理措施 并发症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之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癌诊断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用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B超引导进行皮肺穿刺活检,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进行匹配穿刺活检,这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这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之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癌活检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其诊断的效率较高,而且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对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值得推广使用值。

  • 标签: CT引导 你可以穿刺活检 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国内医疗体系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有了普遍的提升,不仅建立了明确的医疗系统,也根据不同病症的需求优化了相应的技术设施。B超属于经常会运用到的医疗技术之一,在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时候,能够发挥良好的效用。后期的护理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措施。

  • 标签: B超 引导 碎石术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MST置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显著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士穿刺操作时的心理压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 超声引导 MST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麻醉科使用超声引导来进行左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选50例2015-2017年A医院接诊的右侧颈内静脉血管不可以进行穿刺置管的患者,针对他们的情况使用超声引导在左侧颈内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结果成功进行穿刺置管的有50例,其中只有2例穿刺两次成功,其余均为一次,根据计算,一次成功率高达96%。没有患者因为进行穿刺置管而引发对动脉、神经等的损伤,也没有出现胸膜炎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的方式来对患者左侧颈内进行静脉穿刺与置管效率比较高,安全性也很好,应该在临床医学当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麻醉科 左侧静脉 穿刺置管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分数;中转开腹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分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疗效肯定,可有效切除病变,减少中转开腹,改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B超引导下清宫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