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
  • 简介:近日,社会学家孙立平在"人民网"发表文章,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稳定的形势,并就如何化解社会矛盾表达了看法。孙立平指出,稳定问题之所以成为国人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与

  • 标签: 利益表达 建立利益 维稳误区
  • 简介:现代物流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具有极高价值和创造潜力的新领域之一.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体现了这一趋势.目前他已成为面临世界、辐射京津和中西部地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的绿色通道.

  • 标签: 国际物流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FNP是消防消防报警系统通用网络站点间通信协议,使用通信通道表进行站点间通信。本文介绍了FNP网络中通信通道表的建立维护,以及各站点的副本同步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站点间通信的程序伪码,用此方式能够实现FNP网络中的网络通信。

  • 标签: FNP 通信通道表 数据同步
  • 简介:目的机械取栓时代,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建立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让更多急性卒中患者能在时间窗内及时到达有条件的医院,从而提高区域性急性卒中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方法从2014年开始,在院内及医院所在的区域,由单位行政部门及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制定卒中救治的相关政策、规定,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作为技术主导,开展卒中诊治的培训及帮助各级部门、医院建立相应的卒中救治流程、规范。观察我院卒中救治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协作单位救治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1)院内急诊通道建立:由院长亲自参与,院医疗科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协调,院内参与卒中救治的急救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室及护理保障中心积极参与,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door-to-needletime,DNT)时间由绿色通道建立前的71min缩短至53min,入院-动脉穿刺(door-to-puncturetime,DPT)时间由104min缩短至82min,入院-血运重建(door-to-revascularizationtime,DRT)时间由144min缩短至117min。(2)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的建立:极大提高我院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能力,2014年本科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总病例数为7例,2016年提高到112例,区域内初级卒中中心的卒中防治关键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及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的建立,能提高卒中救治水平及救治率,改善区域性卒中救治水平。应进一步改进卒中救治通道及网络并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诊救治系统 入院-静脉溶栓时间 入院-动脉穿刺时间 入院-血运重建时间
  • 简介:摘要阐述在院前急救中静脉通道的重要性,分析可能导致院前急救静脉通道建立和(或)静脉通道维持失败的成因。总结并推广在应对院前急救复杂环境及特殊情况时,增大静脉通道建立成功率及保护静脉通道有效性的方法。

  • 标签: 院前急救 极端环境 静脉通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急症患儿建立静脉通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临床173例住院小儿急症患儿病例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论采取快速巧妙建立静脉的各种有效应对护理策略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巧妙 小儿急症 静脉通道 护理对策
  • 简介: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31)摘要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果。方法建立控制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的理想流程管理模式,评价流程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果。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微生物细菌学各项监测指标与应用流程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的建立与应用,提高了急诊绿色通道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及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 标签:
  • 简介: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及《青岛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近年来,青岛市工商局坚持把建立企业登记注册快速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力争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工商管理 企业 登记注册 地方经济 经济发展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院医疗技术有了普遍的提升,不仅加强了对新兴设备的应用,也实现了一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整体的医疗效果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在临床医疗应用当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并且有利于改善临床医疗效用,为病人的治疗形成基础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方法,以提高临床实践的合理有效性。

  • 标签: B超 通道建立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初高中的物理教学难度跨度是非常大的,这也就导致了在高一的学习阶段,物理便成为了学生们在高中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非常难的起点,并且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一定要提高初高中生的物理衔接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更好的学会物理.研究和讨论并且建立起好高中的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的先天优势.

  • 标签: 初高中 物理 衔接教学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普遍存在着较难的印象,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是具有较大跨度的课程安排,使学生们一时难以接受和消化,这种情况势必会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造成影响。因此,提高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如何有效促进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衔接,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希望能够为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影响因素措施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14年3月成立胸痛中心后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建立了绿色通道,从3月-9月半年期间共收治急诊患者25例,从人员安排,门球扩张时间的控制,急救处理流程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临床路径,制定相关的急救方案,保证通道的畅通,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患者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急诊PCI 绿色通道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臂CT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建立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在C臂CT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的258例患者的资料,男168例,女90例,年龄19~88(60±11)岁。单发结石84例,多发结石174例,铸型结石18例。结石大小9~42(22±6)mm。其中建立通道18例,即建立取石通道276个。利用C臂CT的三维导向功能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结果单次成功258个,成功率93.5%;第二次成功15个,成功率98.9%;失败3个,失败率1.1%。操作时间7.9~32.5(16±5)min。碎石时间25~115(43±8)min,术中出血45~420(75±11)ml,术后结石残留23例(8.3%),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86例(33.3%),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28例(49.6%)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2个通道(0.72%)因出血过多,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余患者对症处理后血尿消失。结论C臂CT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的方法操作简单,尤其对于无肾积水的患者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 标签: 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 C臂CT 三维导向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绿色通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90例急诊科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建立急诊科绿色通道及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从就诊到开始溶栓药物用药时间(DNT)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绿色通道 护理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的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4例经CT、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12cm×15cm大骨瓣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20例存活,4例死亡。7例早期手术者均存活。结论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血管通道的建立
  • 简介:目的探讨穿刺架辅助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通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成功实施经皮肾镜手术的肾结石患者106例,均在单纯超声下引导,并由穿刺架辅助穿刺建立通道,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平均穿刺时间(35±18)s,平均穿刺数(1.3±0.9)次,一次性穿刺成功73例,手术时间为(67±39)min,手术失血量约(48±22)ml。结石位于左侧50例,右侧56例,经肾上、中、下盏通道数分别为78例、20例、8例,穿刺点位于第12肋上、下分别为81例、25例,术中及术后输血4例,胸膜损伤2例,液气胸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单次手术清石率87.7%(93/106)。结论穿刺架辅助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穿刺架 超声 经皮肾镜 精准穿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比较不同穿刺路径、通道大小及扩张方法的肾实质损伤。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分别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1例人肾标本和42例猪肾标本建立经皮肾通道扩张损伤模型。采用形态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通道大小及扩张方法的肾实质损伤,设置8F、12F、16F-a、16F-b、20F-a、20F-b、24F-a、24F-b、30F-a及30F-b共10个实验组,其中a、b分别表示一步扩张和逐步扩张。采用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研究经正常肾锥体正中(A)、融合肾锥体一侧(B)、融合肾锥体正中(C)及肾柱(D)4种不同穿刺路径的肾实质损伤。总体比较采用双向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猪肾及人肾标本肾实质裂口平均表面积分别为3.42~51.63 mm2和2.68~43.53 mm2,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2.84~13.27 mm和2.47~12.74 mm。猪肾及人肾标本24F-a、30F-a及30F-b组裂口表面积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8、11.125、8.096,t2=4.613、5.659、5.999,P<0.05)。一步扩张与逐步扩张比较,猪肾及人肾标本裂口表面积在16F、20F及24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11、0.328、0.343,t2=0.156、0.552、0.482,P>0.05)。路径A、B、C、D肾实质内动脉损伤程度的秩均值分别为35.5、48.2、59.5、65.8,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0,P<0.01),两两比较路径A、C及路径A、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7、13.874,P<0.05),路径A、B及路径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0.383,P>0.05)。结论通道扩张超过24F可能会增加肾实质损伤的风险,一步扩张与逐步扩张比较肾实质损伤在16~24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肾柱及融合肾锥体正中穿刺会增加肾实质内血管损伤的风险。

  • 标签: 肾实质损伤 穿刺路径 通道大小 扩张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