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前列体积最大尿相关性,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937例社区男性前列体积最大尿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按年龄、前列体积尿分层后,再对各层入选者前列体积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体积最大尿之间无线性相关(r=-0.088,P=0.007)。按年龄、前列体积最大尿分层后,前列体积最大尿亦无线性相关。结论中老年社区男性前列体积最大尿之间没有显著线性相关。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症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逼尿肌功能观察观察应用效果,前列增生症患者临床有效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前列增生症患者70例,这70例患者都接受了逼尿肌功能诊断观察,主要观察时间在患者解除梗阻之前和解除梗阻之后,在掌握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基础上,结合逼尿肌功能观察结果,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对于不同种类前列增生症患者来说,其尿曲线显示相关情况都是不同,患者排尿压力以及反射亢进情况也不同,且在排尿情况改善情况上,不同患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对于前列增生症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逼尿肌功能诊断观察是比较重要,通过为患者进行尿力学相关情况诊断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患者尿肌功能实际情况损害情况,从而为确定后期手术治疗时间方案奠定坚实基础,在患者没出现相关功能障碍之前采取有效梗阻改善措施,减轻患者神经性损害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早日痊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功能 诊断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单纯尿检测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830例患者行单纯尿检测。结果影响单纯尿检测因素有尿量、心理环境、体位姿势、排尿方法及其他因素,采取护理对策后检测全部合格。结论针对影响单纯尿检测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检测合格

  • 标签: 尿流率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动力学在良性前列增生患者诊断治疗中作用。方法对126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实施尿动力学检测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26例BPH患者中有膀胱出口梗阻者(BOO)92例,无BOO者34例。有BOO92例患者中合并不稳定膀胱者56例(60.9%),低顺应性膀胱25例(27.3%),低顺应性伴不稳定膀胱18例(19.6%),逼尿肌收缩乏力26例(28.3%)。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具有直观、准确、量化、可比性高优点,对手术适应症判定、术后疗效评估及并发症原因分析,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膀胱出口部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术前术后尿联合残余尿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Snodgrass术治疗患儿90例观察对象,术前后测定尿残余尿量,观察前后差异。结果 90例患儿术前术后尿路超声检查均无上尿路扩张、积水、膀胱形态异常表现。正常参考值对比,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Qmax均相对较低;术后3个月有狭窄患儿Qmax低于无狭窄患儿,TqmaxPVR均高于无狭窄患儿。结论 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联合测定尿残余尿可早期识别尿道狭窄,建议加强术后3个月复查,对尿道狭窄及时干预。

  • 标签: [] Snodgrass术 尿道下裂 尿流率 残余尿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增加及老年化,良性前列增生(BPH)发病不断地上升,由此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LUTS病因多样化及复杂化,彩超、直肠指检(DRE)等检查方法尚不能表达LUTS机制。导致外科治疗BPH术前评估可信度低、术后疗效不理想、并发症多等一系列问题。尿动力学(UDS)是诊断LUTS功能障碍唯一方法,在解释LUTS机制中逐渐显示其优越性,在BPH患者诊断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该文对BPH患者应用UDS进行术前检查、术后评价及并发症分析予以综述。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膀胱出口梗阻 综述
  • 简介:摘要前列疾病是男性成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而以慢性前列炎及前列增生症(又称前列肥大)最为多见。慢性前列炎在青壮年(30-45岁)中居多,月40%的人患有本症,以尿中白浊,尿频或尿道灼痛,会阴,少腹及睾丸胀痛不适为主症,部分患者因此而并发不育症。而前列肥大则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约占60-70%,60岁以上者可达70-80%,以小便困难,甚至尿闭,尿失禁为主症。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测定在良性前列增生(BPH)术前检查中意义。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查107例BPH患者自由尿,压力-率同步测定,尿动功能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障碍原因。结果107例BPH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92.57%(99/107),逼尿肌不稳定收缩34.58%(37/107);逼尿肌减弱2.80(3/107);低顺应性膀胱28.97%(31/107)。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梗阻判断,膀胱功能评估,手术疗效分析以及治疗方法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增生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年龄50-88岁的人员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结果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四组分别为39.5%;62.1%、78.9%、88.6%。全部表现前列移行区增大,部分合并增生结节及结石或囊肿。结论超声检查前列增生症便捷,有很大优势;前列增生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年龄增加是前列增生决定因素。

  • 标签: 超声 前列腺增生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PH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动力学变化。方法对45例BPH伴糖尿病患者96例单纯性BPH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对照组比较,最大尿、膀胱感觉功能、膀胱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排尿后残余尿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膀胱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伴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更严重,应尽早联合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 标签: 糖尿病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男性到50岁以后几乎都会出现前列增生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呢?目前世界上公认原因,是老龄有功能睾丸两者缺一不可,激素改变及失去了平衡,导致了前列增生前列良性增生带给男性最大问题就是排尿不畅,由于肥大前列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长期下去,膀胱中尿不能排空,会出现尿残余,膀胱高

  • 标签: 前列腺 尿道狭窄 前列腺增生 尿道支架 男性 增生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电切术后三腔尿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前列电切术后采用三腔尿管进行导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三腔尿更为细致全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三腔尿管进行导尿前列电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并可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护理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前列腺 经尿道电切术 三腔尿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炎(CP)治疗方法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87例前列增生合并前列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前列气化电切(TURP)、物理治疗及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治疗方法应用,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仅15例通过手术治疗,且手术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结论临床中绝大多数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炎患者通过药物、物理疗法及手术综合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延缓病情发展,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热敷贴治疗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疾病术后疼痛护理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150例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75)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75)实施前列热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白细胞计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前列炎及前列术后患者通过前列热敷贴治疗,可降低疼痛,改善前列功能,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热敷贴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治疗中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86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均给予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观察组术前给予尿流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测结果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量(Q-max)21.6±3.2ml/s,24h平均尿量189.3±8.4ml,对照组术后Q-max15.3±2.6ml/s,24h平均尿量147.5±7.6ml,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为5.75±1.42,IPQOL评分为9.48±0.32,不良反应发生11.6%,对照组IPSS评分为9.35±1.28,IPQOL评分为6.05±0.47,不良反应发生27.9%,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应用于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治疗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前列腺增生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