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次数Rh系统抗体检出之间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抗体检出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抗体检出随妊娠次数增长而增长。

  • 标签: Rh系统的抗体 妊娠次数 抗体筛选 检出率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5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评估血液筛查后经输血传播HIV风险并探讨现有筛查策略效果。方法:收集2010-01-2015-06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结果,分别计算首次献血者重复献血者HIV流行,并用流行/窗口期数学模型法计算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度评估。结果:2010-01-2015-06共检测血液标本545761份,确认阳性标本73份,流行0.0134%。首次无偿献血者HIV流行0.0099%(39/395352),重复无偿献血者HIV流行0.0226%(34/150409)。计算经血液筛查后,阴性血液传播HIV危险度1∶251889。结论: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较低,但仍存在经血液筛查残余风险,故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血液安全,降低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无偿献血者 残余风险度
  • 简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该病源于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引起糖肌醇磷脂(GPI)合成障碍,继而引起通过GPI锚连在细胞表面的多种膜蛋白缺失,导致血管内溶血发作,全血细胞减少血栓形成〔1〕。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可发生相互转化,PNH发生GPI阴性细胞免疫选择克隆扩增有关啦[2]。现就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红蛋白尿症 细胞免疫 克隆 糖肌醇磷脂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肝恶性肿瘤术后远期复发及近期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有无输血分为2组,每组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访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显示35例患者复发,其中输血组有25例(71.4%)患者复发,无输血组有10例(28.6%)复发,输血组患者术后复发显著高于无输血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围手术期输血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2输血组患者肿瘤大小、侵袭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输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围术期输血存在着密切关系,围手术期输血可作为判断肝恶性肿瘤远期复发危险因素。

  • 标签: 肝恶性肿瘤 输血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目的:研究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PCR-LDR方法,对7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100例对照人群进行NQO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AML病例组NQO1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43%)TC/TT基因型频率(63%)均高于对照组(28%43%)。携带TC/TT基因型个体发生AML相对风险度其野生型(CC)1.67倍(95%CI=1.212~2.727)。结论:NQO1基因多态性AML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C对AML易感性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醌氧化还原酶(NQO1)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 简介:血型是一种十分稳定遗传性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各民族血型分布各有其特点,血型可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对研究人类起源、进化种族间差异有一定意义。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群体调查,不仅为人类群体遗传学、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提供基本资料,而且有助于研究各民族遗传

  • 标签: ABO、Rh血型 乌鲁木齐 基因频率 民族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缺铁性贫血(IDA)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意义。方法:ABXMICROS6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23例MDS患者31例IDA患者MCV、RDW值。结果:MDSIDA患者MCV分别为(103.1±10.8)fl(73.7±9.6)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DSIDA患者RDW分别为(18.7±4.4)(17.6±2.8)均高于正常参考值,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患者MCV、RDW增高,IDA患者MCV减低、RDW增高。结论:MCV、RDW变化在MDSIDA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以感染肠道71(EV71)及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婴幼儿发病最高。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一些重症患儿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为主。感染EV71患儿淋巴细胞对EV71抗原刺激,呈显著

  • 标签: 手足口病 异型淋巴细胞 肠道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应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关联性,浅析HHcy可能致病机制。方法:于2014-10-2015-05连续收集67例HHcy患者,另筛选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并进一步分析SOD、T-AOC、MDAHcy之间相关性。结果:HHcy患者血清MDA、T-AO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U=471.5,P〈0.01;U=186,P〈0.01),而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U=194,P〈0.01)。HHcy病情中度组相比轻度组间,仅MDA水平升高(U=245,P=0.006),其他指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结果表明Hcy水平MDA、TAOC呈正相关性,SOD呈负相关性。结论:HHcy患者体内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降低,致使自由基在体内大量蓄积,进一步促进细胞或组织损伤,通过对SOD、T-AOC、MDA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可为HHcy患者致病机制、预防及抗氧化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氧化应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之间关系。方法:对2741例妻O型Rh阳性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对其中286例有HDN危险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鉴定、Coomb’s试验、游离释放试验),以了解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高低ABO-HDN发病之间关系。结果:2741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512各组分别占61.9%、17.0%、12.6%、6.1%2.4%。28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71例HDN阳性,占24.8%;孕妇IgG抗-A(B)效价64、128、256≥512各组HDN阳性分别为10.7%、28.3%、44.9%64.3%(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ABO-HDN发生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 标签: 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抗-A(B)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DNA含量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反应测定血清HBVDNA载量。采用全自动快速微粒子酶免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不同HBVDNA载量血清其病毒含量,HBVDNA载量越高,免疫清除HBVDNA载量相对较低,病毒残留HBVDNA载量较低或无HBVDNA复制。结论:研究显示HBsAgHbeAg乙肝病毒含量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复制状态。另外还表明肝功酶学2个指标ASTALT乙型肝炎病毒含量关,可以将其比值作为评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程度高低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随着医学诊断技术提高,MDS诊断标准已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许多新MDS亚型不被诊断标准所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对MDS进行了修正,新增添了难治性血细胞减少有多系病态(refractorycytopen-inawithmultilineagedysplasia,RCMD)、5q-、MDS不能分类(MDS-U)。

  • 标签: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学 血细胞形态学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血比重异常献血人群影响。方法: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对102名低血比重献血者进行3~6个月健康指导,测定干预后血比重。结果:干预3个月后63名献血者测定合格,3~6个月间18名献血者测定合格,共有21名献血者检测不合格。81名合格献血者中72名参加了献血。结论: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低血比重人群对不良生活方式认知并且对扩大无偿献血人群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健康指导 血比重测定 不良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通过对韶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分布结构情况调查分析,安全输血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中心无偿献血者135732人份血液标本,标本先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阳性标本再用TPPA试剂确认,同时比较不同年份、年龄、性别、婚姻、血型、献血次数、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上感染。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135732人次,经确证梅毒阳性1050人份,阳性0.77%。阳性逐年增高,从1998年占0.29%增加到2005年占1.15%,增加了将近4倍,高于其他城市〔2,3〕。女性梅毒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例1:1.52,与其他城市相反〔1〕。阳性在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献血次数、职业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梅毒阳性阴性在ABO血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梅毒阳性梅毒阴性者ALT、抗-HCV检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韶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明显逐年增长趋势,在实行全部无偿献血时应建立一支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血站体检医生应加强献血者问诊、体检、减少高危人群献血,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试剂,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筛查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献血者 梅毒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程中ABO血型检定及抗体变化。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ABO血型抗原强度变化。结果:血型抗原减弱或丢失者占17例(37.0%),A抗原最容易减弱或丢失,ABO抗体也可以减弱。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检测及家系调查可以防止误定ABO血型。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ABO血型
  • 简介:Miltenberger是MNS血型系统有关相对稀有的一系列血型,是极具多样性及复杂性血型系统之一。Mur抗原属于Miltenberger血型系统。该血型在欧美属于极低频率抗原,临床意义极低,一直未受到重视。但研究表明,该血型在我国有一定分布频率,近些年来不断有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HDN)报道,因此我们对本地区献血人群中Mur抗原频率进行调查,临床输血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型 Mur抗原
  • 简介:目的Ax是一种罕见ABO亚型,其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以一个Ax亚型家系一个无关Ax亚型献血者个体对象,研究中国人群Ax亚型分子基础。方法ABO血清学定型、血浆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A酶)活性测定、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扩增、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结果DNA克隆测序分析显示,家系先证者无关献血者个体ABO基因分别为A/O01A/O02基因型,在第7外显子均存在426G〉C杂合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氨基酸发生M142I改变。在120个正常样本中未检出此突变。结论ABO基因426G〉C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第142位氨基酸置换改变了酶保守区域,从而降低了酶催化活性,导致Ax表现型。本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

  • 标签: Ax等位基因 ABO基因 血型 亚型
  • 简介:目的:研究河北汉族人群Rh表型多态性,建立固定无偿献血员Rh表型资料库。方法:用盐水试管法确定Rh(D)血型及其表型,结果阴性者再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定其阴性表型。结果:在河北汉族Rh(D)阳性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频率分别为41.64%、34.31%、9.38%、9.24%、4.18%、0.44%、0.44%0.37%,未发现CCDEE表型;在Rh(D)阴性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分布频率分别为55.25%、31.88%、5.5%、3.25%、3.00%、0.88%0.25%,未发现CcdEECCdEE表型。结论:了解本地区Rh表型多态性并建立固定无偿献血员Rh表型资料库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紧急用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Rh表型 多态性 频率
  • 简介:输血治疗是现代临床医学不可缺少重要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在实施输血治疗同时,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斑疹,呼吸困难等。为了解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特点,有效防范减少其发生,笔者对我市2011-2015年临床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输血品种 输血次数 非传染性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检测不规则抗体在受血者中表达水平,并分析有无输血史、有无妊娠史关系,分析筛查不规则抗体在输血安全中意义。方法:对6439例受血者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阳性筛查,对阳性表达者进行特异性鉴定,分析其表达输血、妊娠关系。结果:6439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呈阳性21例(0.33%);其中1983例无妊娠、无输血史者中阳性1例(0.05%);94例有妊娠及输血史者阳性1例(1.06%);2471例无妊娠有输血史者中阳性8例(0.32%);1891例有妊娠无输血史者阳性11例(0.58%)。无妊娠及输血史者明显低于有输血史者或有妊娠史者,也低于有妊娠及输血史者,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妊娠及输血史者明显高于有输血史者或有妊娠史者,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非特异性抗体1例(4.8%),特异性抗体20例(95.2%),其中主要为抗-D、抗-M、抗-E抗-C等。结论: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寻找相容血液争取时间,检出有针对性抗体,以减少输血风险,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受血者 不规则抗体 表达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