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研究体成分骨密度(BMD)之间关系,因体重BMD显著相关,体成分各个组成相加等于体重,而体成分为BMD关系仍不清楚。方法随机选取206名16-52岁健康男女性汉族人,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BMD体成分,进行BMD体重,体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体重,瘦组织(LTM)男女性BMD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FTM)仅对女性全身,腰椎BMD起显著性作用。结论影响男妇女性BMD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FTM)仅对女性全身,腰椎BMD起显著性作用。结论影响男女性BMD体成分中,LTM是主要因素,FTM仅对女性BMD有影响。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体成分BMD关系

  • 标签: BMD 女性 体成分 骨密度 体重 全身
  • 简介: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分析其变化规律。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位)骨密度(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1个年龄段。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39岁组,且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渐降低,进入50~69岁组,女性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尤以Wards区明显,50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男性12.1%,女性46.7%。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

  • 标签: 兰州地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仪
  • 简介:目的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62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按年龄分两组(A组:〈60岁;B组:≥60岁),同一年龄段按体重指数各分为两组(L-BMI组:BMI〈25kg/m^2;H.BMI组:BMI〉125kg/m^2)进行分析。结果H.BMI组多部位骨密度明显高于L-BMI组(P〈0.05或P〈0.01)。年龄骨密度呈负相关,体重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体重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相关,其中体重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重要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绝经 骨密度 体重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前列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发病在迅速上升。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采取雄激素剥夺治疗,化疗相比,雄激素剥夺治疗毒副作用较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仍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前列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骨质丢失情况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治疗 雄激素 骨质丢失
  • 简介:目的调查吉林省长春地区4613例25~79岁女性腰椎正位L1-L4TOTAL骨密度(BMD),分析长春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研究女性腰椎BMD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WA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正位L1-L4TOTAL骨密度。将4613例受试者腰椎BMD检测结果按5岁一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腰椎BMD骨质疏松患病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腰椎BMD值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患病升高,年龄腰椎BMD呈负相关,OP患病呈正相关;随绝经年限延长,BMD值降低,OP患病升高,绝经年限腰椎BMD呈负相关,OP患病呈正相关。低体重指数组,腰椎BMD值最低,OP患病最高;随体重指数增加,腰椎BMD增加,骨质疏松患病降低,体重指数腰椎BMD呈正相关,骨质疏松患病呈负相关。结论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是骨密度重要影响因素,增龄、绝经年限延长体重指数是骨质疏松发生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患病率 年龄 绝经年限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Singh指数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60例绝经后妇女前后位骨盆X线片,根据有无椎体压缩变形分成两组:非椎体压缩组(209例,46~80岁)椎体压缩组(51例)按Singh指数分度标准,将股骨近段骨质丢失情况由低到高分成连续性Ⅶ度.结果非椎体压缩组有96.6%对象Singh指数异常,Ⅴ度至Ⅵ度84.1%,Ⅳ度及Ⅳ度以下12.5%;椎体压缩组,所有病例Singh指数均显示异常,Ⅴ度3.9%,Ⅳ度9.8%,Ⅲ度及Ⅲ度以下86.3%.两组病例Singh指数年龄呈负相关(非椎体压缩组r=-0.637,椎体压缩组r=-0.654,P<0.01);两组病例在SinghⅣ度显示最大交汇,并以Ⅳ度界,非椎体压缩组Singh指数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上区域,而椎体压缩组则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下区域.结论Singh指数法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骨密度测定方法,结合临床有关生化检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骨折风险预测,应作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基本手段之一.

  • 标签: 股骨颈 X线摄影术 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症 Singh指数法
  • 简介:目的比较普通骨质疏松专长放射科医师X线胸部侧位像椎体骨折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16例50~95岁住院女患者胸部侧位像椎体X线表现,将获得ISCD证书放射科医师评阅结果与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报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椎体骨折情况。结果(1)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报告椎体脆性骨折98例,椎体骨折3.0%,报告中均未进行椎体骨折分度诊断。获得ISCD证书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数374例576椎,椎体骨折11.6%,其中1个椎体骨折252例,2个椎体骨折81例,≥3个以上椎体骨折41例;576骨折椎中,轻度132椎(23.0%)、中度226椎(39.2%)、重度218椎(37.8%);获得ISCD证书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显著高于普通放射科医师(P〈0.01)。(2)50~59岁椎体骨折4.3%,60~69岁椎体骨折11.1%,70岁以上椎体骨折25.8%,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0岁女性中,椎体骨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普通放射科医师诊断形态学椎体骨折漏诊高,经过骨质疏松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椎体骨折诊断

  • 标签: 椎体骨折 胸部侧位片 骨质疏松 放射科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体重指数(BMI)血糖、甘油三酯及腰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来医院就诊1300余例维吾尔族妇女中,排除有严重疾病患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甲亢、甲减等其它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入选维吾尔族女性423例,测量其甘油三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腰椎(L1~L4))BMD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体重指数(BMI)增高,维吾尔族女性止常组肥胖组甘油三酯、血糖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甘油三酯、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2)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女性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发生均有较高水平。(3)维吾尔族妇女肥胖发生高于国内其它省市。(4)在相同年龄段,BMI正常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与其它民族一致,其骨景丢失年龄也与其它民族一致,而肥胖组腰椎(L1-14)BMD则大于正常组。

  • 标签: 肥胖 甘油三酯 血糖 BMI BMD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病。方法按多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采用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516名调查对象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本组POP患病21.5%,其中男性14.2%,女性26%,不同性别组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69岁组患病最高,年龄POP患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P=0.00);绝经时间POP发病有关(P=0.00);民族间POP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本地区女性POP患病比男性高;随着年龄增长患POP危险性增高;绝经时间则是POP危险因素;不同民族间POP患病有差异。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患病率
  • 简介:PyeSR等征选英国Aberdeen地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赘形成、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这些影像学特点在腰椎间盘退变人群联系程度。使用一个分级(从0级到3级)半定量方法评估椎间隙(L1/L2到L4/L5)中这些影像学特点情况。使用线性模型来分析这几个特点患者表现出来结果关系,分析beta系数95%可信区间。结果:共有286男性(平均年龄65.3岁)299女性(平均年龄65.2岁)参与这项研究,行椎管造影,包含了2340个腰椎节段。一共有73%腰椎节段具有骨赘,26%具有终板硬化,以及37%具有椎间隙狭窄。随着骨赘严重程度增加,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终板硬化严重程度增加,椎间隙狭窄程度也随之增加。各个椎间水平均符合这种情况。联系最大是骨赘终板硬化关系(beta系数=2.7;95%CI2.4.3.1)。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之间beta系数是1.9(95%CI1.7,2.1),而骨赘椎间隙狭窄beta系数较弱,1.2(95%CI1.1,1.3)。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椎间隙狭窄 硬化 终板 骨刺形成 骨赘形成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广州地区成人年龄、性别骨密度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了188名女性122名男性,年龄17~88岁广州地区居民。采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IN-terminal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个亚组:严重缺乏(〈10ng/mL),缺少(10~20ng/mL),不足(20~30ng/mL),充分(≥30ng/mL)。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47.39±19.32)岁。女性血清25(OH)D水平(25.35±6.59)ng/mL明显低于男性(27.25±7.94)ng/mL,P〈0.05。男性25(OH)D严重缺乏(10ng/mL)比例1.6%,女性0;男性25(OH)D缺少(10~20ng/mL)比例22.9%,女性20.5%;男性25(OH)D不足(20~30ng/mL)比例65.6%,女性73.4%。男性血清25(OH)D水平年龄呈负相关(r=0.249,P〈0.01),而在女性中二者没有相关性(r=0.130,P〉0.05)。血清25(OH)D水平老年妇女(分别为r=0.382,P〈0.01;r=0.384,P〈0.01)、青年男性(分别为r=0.332,P〈0.05;r=0.260,P〈0.05)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当校正年龄因素后,血清25(OH)D水平老年妇女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之间仍存在相关性(分别为r=0.325,P〈0.05;r=0.323,P〈0.05)。但年龄校正后血清25(OH)D水平年轻男性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78,P〈0.05),股骨颈骨密度没有相关性(r=0.165,P〉0.05)。校正年龄后血清25(OH)D水平中青年妇女中老年男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性。无论是否校正年龄,血清PTH水平和其他骨代谢指标均与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有超过2/3广州居民存在维生素D不足。血清25(OH�

  • 标签: 25(OH)D 年龄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癌症骨转移患者血浆钙调节激素含量变化骨转移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生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癌症骨转移患者46例、非骨转移患者31例、正常健康人38例血浆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肿瘤非骨转移患者组对照组比较:血浆总Ca、P、ALP、PTHBGP无差异,CT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增高(P〈0.01);肿瘤骨转移患者对照组比较:血浆总Ca、ALP、PTH、CTBGP显著性增高(P〈0.01),血P显著性降低(P〈0.01);肿瘤骨转移患者非骨转移患者组比较血浆总Ca、ALP、PTH、CTBGP均显著性增高(P〈0.01);血P显著性降低(P〈0.01)。骨转移组随着转移病灶数量增加,血Ca、ALP、CT、BGPPTH含量有上升趋势。结论血浆钙调节激素骨生化标志物对癌症骨转移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钙调节激素 骨生化标志物 癌症 骨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例,共193个节段,男76例,女77例;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例,腰椎管狭窄症50例。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疗效;椎体间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Simmons法并结合CT检查。结果1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TLIF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例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ODI及JOA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81.6%,植骨融合98.7%。结论微创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 标签: 改良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融合率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颈面积骨密度(aBMD)体积骨密度(vBMD)骨面积(BA)之间关系及其对诊断骨质疏松(OP)影响。方法采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5585例年龄5~96岁女性髋部(股骨近端)股骨颈BA、骨矿含量(BMC)、aBMDvBMD。结果股骨颈aBMDvBMD峰值BMD(x±s)分别为0.8098±0.1017g/cm^20.1747±0.0244g/cm^3,BMCBA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00),aBMDBA相关无显著性(r=-0.022,P=0.104),vBMDBA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00)。年龄≥40岁(平均52.7±9.58岁)受试者(n=4012)股骨颈BA按四分位数分成Q1、Q2、Q3Q4组,各组之间BMC呈显著性梯次增加,vBMD呈显著性梯次减少,各组之间aBMD无显著性差异。采用aBMD诊断时,四个组OP检出分别为Q1=8.59%、Q2=7.67%、Q3=8.86%Q4=9.07%,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采用vBMD诊断OP时,四个组OP检出分别为Q1=1.90%、Q2=4.88%、Q3=6.87%Q4=13.4%,呈显著性梯次增加。在年龄≥40岁全体受试者,aBMDOP检出(8.55%)显著高于vBMD(6.80%),两者诊断齐同67.1%。结论该研究揭示股骨颈aBMD骨骼大小不相关,vBMD骨骼大小呈负相关。aBMDOP检出显著高于vBMD。

  • 标签: 股骨颈 骨面积 面积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情况骨质疏松关系,控制患者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494例纳入研究,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V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typeIcollagenamino-lengthening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ross),骨钙素(osteocalcin,OC)。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HbA1c<7.0%)、B组(7.0%≤HbA1c<9.0%)、C组(HbA1c≥9.0%),同期非糖尿病体检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分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10、-0.10、-0.19.对照组4项骨代谢标志物均高于A、B、C3个糖尿病患者组(P<0.05),糖尿病患者A组骨钙素水平高于B组C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影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钙素在骨转换标志物中是更为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可能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诊断治疗监测中更值得关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骨转换标志物 骨钙素 骨质疏松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声波速度值出生后年龄间关系。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QUS)仪对167例出生3月内婴儿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其中包括53例早产儿(胎龄:32.6±2.7周)114例足月儿(胎龄:39.1±1.2周);同时在部分婴儿中测量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①早产儿足月儿血钙、磷、ALPBALP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②婴儿骨SOS值ALP呈显著负相关(n=167,r=-0.139,P=0.036)、BALP也显著负相关(n=32,r=-0.410,P=0.010);SOS值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无显著性相关。在早产儿中,ALPBALP与日龄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6(n=53,P=0.019)0.946(n=7,P=0.001);在足月儿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血磷与日龄呈显著负相关(n=24,r=-0.509,P=0.005)。③ALPBALP高度相关(n=32,r=0.958,P=0.001),BALP占ALP活力47.3%。早产儿在出生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显著正相关(n=36,r=0.768,P=0.001)。结论定量超声技术测量SOS有助于我们评估婴儿早期骨状况;在此横向研究中我们发现骨SOS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二者间纵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声波速度 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在紫外线总暴露剂量相同情况下,多次小剂量暴露集中大剂量暴露对生长期大鼠血清25-(OH)D皮肤效应影响。方法选用90只21d断乳雄性wistar大鼠,分为1MED组(27只)、1/3MED组(27只)、1/5MED组(27只)及避光组(9只)4组。饲以维生素D缺乏饲料。1/5MED组大鼠连续照射15d,每日照射剂量1/5MED;1/3MED组实验期内间断照射9d,每天照射剂量1/3MED;1MED组实验期内间断照射3d,每天照射量1MED;实验期内累计暴露剂量均为3MED。避光组接受白炽灯照射,实验期内累计暴露剂量0mj/cm~2。实验期15d,测定各组血清25-(OH)D水平,观察皮肤改变情况。结果4组大鼠血清25-(OH)D浓度差异明显(F=20.695,P〈0.001)。其中1/5MED组血清25-(OH)D浓度(151.97±73.52)nmol/L,高于1/3MED组(136.21±71.39)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6);1/5MED、1/3MED组均显著高于1MED组(54.50±20.52)nmol/L避光组(15.63±0.8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MED组高于避光组(P〈0.001)。1/5MED组在照射5次后背部皮肤开始出现轻度红斑、无水肿;1/3MED组在照射3次后开始出现中度红斑,轻度水肿;1MED组大鼠在照射1次后开始出现重度红斑,中度水肿;而对照组在实验期间未出现红斑,水肿。结论紫外线暴露能够促进大鼠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多次小剂量暴露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清25-(OH)D水平,且皮肤损伤明显减轻。

  • 标签: 紫外线 暴露频率 25羟基维生素D 皮肤损伤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umeralcorticalringallograft,HCA)及异体松质骨(cancellousallogenicbone,CAB)复合椎体材料重建颈椎能力,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9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切除C4制成椎体缺损模型并分为3组:A组植入HCA—CAB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髂骨、C组植入HCA一丙烯酸树脂骨水泥(acrylicbonecement,ABC)。在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phatase,ALP)活性、钙浓度、磷浓度,比较三者修复骨缺损能力。结果术后各组血清ALP均开始升高,在2、4周时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血清中ALP及磷浓度均高于C组(P〈0.01),A组B组血清中ALP及钙、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示A组B组植骨材料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未完全融合,只有少量骨痂生长。组织学观察术后1个月A组B组可见有散在骨岛及骨小梁形成;2个月A组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组有大量新骨形成。2个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A组B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CAB复合物具有较强成骨能力,可作为有效体重建材料。

  • 标签: 颈椎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移植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腰椎2-4(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粗隆间(InterTro)骨密度(BMD),探讨老年男性肥胖骨密度关系。方法以我院273名年龄60~75岁老年男性研究对象,计算体重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骨密度,分析老年男性肥胖骨密度关系。结果老年男性各部位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男性70~75岁组股骨颈粗隆间骨密度均低于60~64岁组(P〈0.01)。老年男性按不同年龄分组发现,肥胖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均高于对照者(P〈0.05或P〈0.01)。结论年龄体重指数是影响骨密度重要因素,老年男性肥胖者骨密度较正常体型者高,提示肥胖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老年男性 肥胖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骨密度骨桥蛋白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MP-3、TIMP-1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区大粗隆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MMP-3数值(154±111)ng/ml高于正常组(124±103)ng/ml,而TIMP-1数值(134±116)μg/L低于正常组(146±130)μg/L,血清OPN数值(57±19)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0)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MMP-3MMP-3/TIMP-1比值血清OPN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MMP-3/TIMP-1比值骨密度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TIMP.1Ward’s区骨密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血清OPN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性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MMP-3/TIMP-1比值骨密度OPN具有关联性,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表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骨桥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