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空盐水袋制作足跟垫的过程,从而避免出现手术压疮。方法根据患者足跟部选择脚踝的适当部位垫置,支撑患者的足跟部位,使足跟部与床面之间保留有一定的空隙。结论采用材料来源简单的空盐水袋制作的足跟垫可完全解决皮肤的压迫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空盐水袋 足跟垫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口腔涂擦与传统生理盐水对鼻饲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从降低肺部感染、口腔黏膜细菌定植数量及口咽部局部并发症几个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行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中药涂擦进行口腔护理为实验组,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为对照组,于晨起及睡前,每日2次,均采用擦试法。采用计数计量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做口腔护理连续5天,第6天做口腔黏膜的致病菌培养,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涂擦在口腔护理中作用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 标签: 中药涂擦 鼻饲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5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试,把5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方法,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后患者生命体征与术后精神情况及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生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靶控静脉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短时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以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患者分别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及咳嗽患者几率低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好,安全性更高,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病人行会阴尿道口清洁与消毒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把99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天)的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0.1%新洁尔灭擦洗消毒;实验组采用温生理盐水擦洗清洁会阴尿道口,两组均2次/d。观察对比2组患者舒适度和尿路感染情况。结果使用温生理盐水及0.1%新洁尔灭清洁,对预防尿路感染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舒适度方面(会阴瘙痒干燥、分泌物、异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温生理盐水行会阴护理能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且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患者感觉舒适。

  • 标签: 留置尿管尿 道口清洁与消毒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胃镜下复合染色黏膜活检法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镜黏膜活检组织检查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人数各400例,观察组在常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黏膜染色,并多点取材活检;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的过程中,仅在肉眼镜下所见情况下进行取材活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胃癌178例,早期胃癌36例,检出率为20.22%,对照组胃癌127例,早期胃癌15例,检出率为11.81%,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复合染色黏膜活检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检出率比较高,利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胃镜 染色 活检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瑞芬太尼与芬太尼两者都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复合应用具有协同相加作用。芬太尼主要通过肝、肾代谢,而瑞芬太尼是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酯酶代谢降解,故两药代谢、消除互不影响,不会出现由于两药相互竞争代谢出现消除延迟。由于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术毕体内会有一定的残留,而瑞芬太尼由于其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不变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不影响术后苏醒,术毕患者清醒快,但立即会感到疼痛。两者合用,一方面会减少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各自用量,同时减少芬太尼的体内蓄积,加快苏醒,对肝肾功能较差者尤为有利;另一方面由于芬太尼的少量体内蓄积,术毕患者苏醒时疼痛减轻甚至无痛,可减少因疼痛引起的躁动、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并发症。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符合应用 全身麻醉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从而为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择期手术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之睁眼时间、麻醉清醒后患者对术中疼痛的回忆、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为(75±9)次/min,低于本组诱导前心率(83±9)次/min及对照组术中心率(80±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烦躁2例(2.04%)、恶心2例(2.04%),低于对照组7例(7.14%)、9例(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其可控性、麻醉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效应室靶控输注 丙泊酚 芬太尼 哌库溴铵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随着靶控输注技术的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作为起效快,时效短的静脉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短小、有创检查操作与各种手术刺激的镇静镇痛,现就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综述。

  • 标签: 异丙酚 阿片类 瑞芬太尼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手法按摩乳房及相关穴位对于缩短泌乳时间,增加血清泌乳素,使泌乳量增加的效果,实现产妇早泌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2例剖宫产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复合手法按摩乳房及相关穴位,对照组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结果观察组四次成功率占70%,而对照组四次成功率仅为34.72%,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手法按摩对产后早泌乳效果好,为母乳喂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早泌乳 复合手法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情况及术后呼吸、意识、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切皮时、术中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而出现疼痛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好。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血液动力学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中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共500例,其中采用静脉全麻240例,采用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2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CSE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麻醉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护理有效率为95.0%,静脉麻醉组护理有效率为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麻醉效果优于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可提高麻醉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妇产科 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氯胺酮复合乙托米脂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效果进行详细探究,结果显示,乙托米脂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 标签: 乙托米脂复合氯胺酮 小儿骶管麻醉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对照组为自然分娩,镇痛组于宫口开至3.5cm时,常规L2~3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持续硬膜外注入。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儿心率、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良好,疼痛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罗哌卡因 镇痛 产科 麻醉 硬膜外 镇痛 病人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本院实行椎管内麻醉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两组,每组45例,Ⅰ组为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Ⅱ组为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结束时Ⅰ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对心率与用药前相比的影响比Ⅱ组大,腹腔进行冲洗和探查时,Ⅰ组有体动反应的出现,且心血管波动幅度不如Ⅱ组明显。SpO2Ⅰ组的相关参数略高于Ⅱ组,且诱导中出现SpO2<93%的患者例数Ⅱ组多于Ⅰ组。结论作为椎管内麻醉的辅助用药,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和顺行性遗忘作用效果好,起效快,安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 标签: 舒芬太尼 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部位烧伤,采用复合皮移植方法治疗和整形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6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为功能部位烧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并分别采用自体刃厚薄皮片方法与复合皮移植方法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3%,79.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0.9%。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对于功能部位的烧伤,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宜于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烧伤整形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5例,视力不变5例,视力下降2例,视力提高率78.13%;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15例,视力不变11例,视力下降6例,视力提高率46.88%。术后远期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患者视力、眼压恢复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在青光眼手术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治疗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