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民俗钱又称“压胜钱”或“厌胜钱”,它不是流通钱币,但又是具有外圆内方钱币形状的特殊“钱币”。我国古代种类繁多的民俗钱是研究当时民间风俗、民间文艺、民间信仰等民间习俗的宝贵实物资料。民俗钱中有不少反映春节风俗的内容,值得玩味。

  • 标签: 民间风俗 民俗 外圆内方 民间文艺 实物资料 民间习俗
  • 简介:“房屋捐弃”是古时人们专为死者废弃居住建筑的一种特别行为,一种尚待进一步研究的比较独特的风俗,其研究将会对新石器时代的田野考古提出新的课题。

  • 标签: 史前 “房屋捐弃” 风俗习惯 考古学
  • 简介:在我国史前时期曾存在着捐弃房屋的风俗.捐弃房屋的方式有烧毁、捣毁、废弃等几种方式.这种风俗存在的原因,主要应是与死者有关,是与安葬死者相关的一种仪式.它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灵魂观念、禁忌习俗、尊卑观念和财产意识.

  • 标签: 风俗 尊卑观念 禁忌习俗 史前时期 国史 远古
  • 简介:氐族是中国西北古代丝绸之路上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早在西周时期,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就有大量的氐人活动。魏晋时,氐族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曾建立了仇池、前秦、后凉等国,一度统治西北。两晋时,氐族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后来,在西部各民族连年的征战中,氐族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标签: 甘肃 白马藏族 池哥昼 调查
  • 简介: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为赣、浙、闽三省要冲,素有"八省通衢,两江锁钥"之称。渎口窑位于玉山县东面约11公里的下镇渎口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 标签: 江西省 玉山县 风俗 饮茶 唐宋 茶具
  • 简介:从汉画中的水旱神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崔华牛耕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丰歉与雨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自原始社会有了种植农业之后,勤劳朴实的历代先民们先后创造出了诸多与水旱灾害有关的雨水神话。而这些神话不仅有许多文字记载,而且在汉代画像...

  • 标签: 祈雨风俗 汉画像石 河伯 雷神 女娲 河南南阳
  • 简介:《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钱币的专著。王贵忱、艾俊川、屠燕治等学者对其版本进行过研究,或混淆版本,或只言及刻本,或单独研究抄本,或只研究国内的版本,不免有憾。笔者蒐集存世《泉》诸本,以时间为主线,以文献著录、书籍版本为主要分析对象,希冀全面地展示《泉》版本,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材料。缺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 标签: 《泉志》 《津逮秘书》
  • 简介:西晋王氏砖梁永照1979年河南省孟县南在镇河大队农民在南家洼地取土时发现一块墓志,为灰色砖,长48、宽24、厚10厘米,现藏于孟县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该墓志的出土情况已无从得知,出土地点也没留存任何迹象。砖表的正反两面共铭刻106字,为隶书。现录...

  • 标签: 王氏 西晋太康 墓志 博物馆 晋武帝 河南省
  • 简介:1992年7月,繁峙县工人在县城南1公里处的杏园村西施工时,掘到一座砖室券顶墓,内有已朽的木棺一具和几截骨骸。随葬品有常州制造的方形铜镜一面,瓷碗数件,铜钱数枚,均已下落不明。唯剩冯氏砖一方,长宽各33厘米,厚5厘米,内有志铭10行,满行11字,楷书(见图)。铭文为:维大宋政和六年岁次丙申四月甲子朔初十日癸酉,曾祖圮,赠太师,秦国公。祖祁,赠司徒,守太尉。父惠国,故任朝□大夫、知岳州。男宋伟,今扶□母太君冯氏□灵,权攒河东路代州繁峙县武周乡故城村西南平原,地去县二里。墓之铭记。

  • 标签: 守太尉 河东路 大宋 座砖 券顶 杏园村
  • 简介:<正>王梵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白话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财富。只是因为这些作品分散在篇幅浩繁的敦煌写卷里,被人们发现并逐渐引起重视,才是近几年来的事。张锡厚先生辑集出版了《王梵诗校辑》,创集腋成裘之功,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校释工作。但因为是初创,其间校勘、诠释方面的疏误在所难免。笔者就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读书所得罗列于此。以尽些许补充之意。(1)《王梵诗校辑》卷一3页《身如圈里羊》:“脱衣赤体立,则役不如羊。”校

  • 标签: 王梵志诗 敦煌变文 我国古代 广韵 文意 入声字
  • 简介:金霸州大城县重修庙学记刘光国撰正书天会二年十二月大城学宫沙门惠心造陀罗尼经幢八面刻先经后记正书天会三年三月癸卯朔房山赵鉴为亡父造陀罗尼经幢八面刻先呪后题名正书天会五年十一月三十日房山城内大寺沙门行章造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八面刻正书天会六年五月二日东安城内观音寺

  • 标签: 天会 梵书 陀罗尼 惠心 大悲心陀罗尼经 续志
  • 简介:在石刻目录综集类中,所见著录属河北地区的历代石刻存目,有明代周弘祖撰《古今书刻》二卷,光绪丙午(1906)长沙叶氏观古堂仿明刊本,下卷专载碑目,著有北直隶(今河北省)所属各府境内现存石刻碑目。再者是清同治十年(1871)黄彭年等纂修的《畿辅通志》,内载有《金石略》十五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河北省博物馆印行的天津樊文卿先生辑的《畿辅碑目》。以上所见仅此三种。1991年初夏,余在书库整理旧籍时,偶发现《畿辅续金石目》稿本一册,虽署名金石目,但无金类钟鼎彝器之目,只有碑铭墓志经幢诸目,未署撰者姓氏,著录详备,并无印本行世,书衣正面题写乙卯五月十日,茫父记,此稿本末页亦题乙卯五月十日石驸马街校舍校毕,茫父。(今按姚华字重光,号茫父,

  • 标签: 续志 北直隶 周弘祖 彝器 古今书刻 明刊本
  • 简介:《汉书》断代史的体载是史学的创新。在十部分采用了通史形式,是“断”和“通”完美的结合。通古今的十扩大了记事范围,保存了丰富的内容。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使十体现了作者宣扬汉德、针砭时弊、匡正汉主的思想。

  • 标签: 《汉书》 断代史 十志部分 通史形式 《五行志》
  • 简介:<正>《洪武杭州府》是明代杭州的第一部府,也是继宋临安三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杭州方志。作者是当时颇负文名的徐一夔。惜不久这部府就散佚了。明嘉靖间,田汝成撰《西湖游览》,谈及是书,但称“今不传”;明王圻纂《续文献通考》、清官修《明史》,均未著录此。明夏时正作《成化杭州府序》,虽提到“郡有旧,洪武中郡学教授徐一夔所修,”但于该书的卷数、体例均无考。至于该纂人徐一夔的事迹,《明史》本

  • 标签: 永乐大典 州府 洪武 方志理论 考证 咸淳临安志
  • 简介:契,晚明山水画家、理论家,其画用笔清远,有元人风韵。他的山水画被视为摹古一派,风格并不特出。他在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来自所著《绘事微言》一书。此书分为四卷,第一卷为唐氏自撰,内容涉及画理、画法、评赏等,见解独到:他重新阐释山水画语境中的“气韵生动”;提出继承传统应“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画山水要“看真山水”,“传神者必以形”;强调以“写”来获得“山林逸趣”,山水的趣致在“写草书行书”之间,具有“留影”、“写意”等特点;在用笔上,指出“写画亦不必写到”;首次提出绘画中的“意境”一说,在中国画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尽管强调山水应写其性情,仍然注重“明理”的重要性,并对其时流派之弊作理性分析。本文拟通过以上内容来探讨唐契在山水画史上的贡献。

  • 标签: 唐志契 绘事微言 山林逸趣 意境 明理
  • 简介:洪遵(1120-1174),字景岩,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父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建炎三年(1129年),任大金通问使赴金国。金天会八年(1130年)即宋建炎四年,太宗逼他仕刘豫,不从,流放冷山。以后金又屡委官职而不从。其间洪皓多次派人向宋密奏金国政情。

  • 标签: 洪遵 《泉志》 中国 钱币研究 资料价值
  • 简介:19世纪中期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的著作《海国图》东传日本,对促进日本了解世界以及之后的明治维新都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对近代日本的政治和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海国图》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当时日本的情况,对该书带给近代日本在思想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几点影响进行阐述,以期对近代中日在思想文化上的交流有一个更生动的认识。

  • 标签: 《海国图志》 日本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