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丛春雨先生主编的《敦煌中医全书》(1)对敦煌中医卷子做了全面而系统的校注,是敦煌中医研究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研究唐五代汉语西北方言的重要文献。此书虽经陈增岳和彭馨两位先生纠误五十余条(2),但笔者在研读时仍遇到一些时贤所未发现的校注问题。兹将其胪列讨论如下(3),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中医药全书 全书校注 敦煌中医药
  • 简介:春节前夕,喜闻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在疾病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新医改这项关乎13亿国人切身利益的浩大工程,必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历届全国“两会”上,许多委员倾心关注中医工作,积极为中医发展建言献策。为此,记者再次关注广东中医强省建设情况。立在改革开放潮头的广东,以“发展中医”为抓手,形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链”,再次在全国走在前头,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成为全国中医工作的宝贵财富,为全国所借鉴。

  • 标签: 中医药 构建和谐社会 广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务实
  • 简介:四川省人民政府6月13日公布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由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申报的“何天佐传统中医正骨疗法”正式入选传统中医项目名录。这是何氏骨科第五代嫡系传人何天佐(文职将军、大军区级)在古稀之年荣获的又一项殊荣。

  • 标签: 四川省人民政府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中医药 名录 疗法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简介:唐廷枢是中国晚清著名的买办、洋务派企业家。他是轮船招商局,河北开平矿务局等著名企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都和英语、洋人、洋行和洋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培养英语实用人才方面也作出重要的贡献。

  • 标签: 唐廷枢 生平 教育事业 英语教学
  • 简介:毗昙学在早期佛教中的影响历来很少被学者重视。通过对早期土毗昙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毗昙学对整个早期国佛教史的重要影响,毗昙学中的一些思想观念通过慧远和道生,对早期土的涅巢学转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毗昙学 慧远 道生
  • 简介:“加州学派”将中国西北与江南之间巨大的地理差异,作为江南未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原因,并将英国煤炭偶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做是导致中西分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不但忽略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情况,更试图从纯粹地理环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重大命题,简化了近代早期江南与英国在燃料利用方面的深层差别。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业的比较,可发现两地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燃料利用结构、矿业政策、开采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煤炭业在两地趋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为批判地回应“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加州学派 大分流偶然论近代早期 江南 煤炭
  • 简介:伊沛霞《早期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一书的出版与1970年代以来美国汉学社会史研究兴起的风气密切相关,作者一方面发展了日本学者士族个案研究的传统,另一方面化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并较为充分地利用了考古报告、墓志等出土资料,试图通过家族的个案研究,突破王朝史的框架,展现秦汉至隋唐中国社会的变迁。尽管该书在理论预设、史料运用等方面尚有商榷的余地,但在当时无疑是一部“预流”之作,并在中、日两国学界都引起了反响。本文借助对该书的讨论,回顾了三十余年来中文世界士族研究的演进脉络,分析得失,进而展望士族研究重新出发的前景与可能。

  • 标签: 伊沛霞 贵族 博陵崔氏 学术史
  • 简介:<正>从罗马灭亡到欧洲人地理发现之航行1000余年间,世界历史上没有比伊斯兰教的兴起更为重大的事件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应用它的统一力量把分裂的阿拉伯民族团结了起来。后来阿拉伯军队在穆斯林精神鼓舞下,征服了阿拉伯半岛,麦加成为南北贸易的通道,同时又是阿拉伯世界政治、宗教中心。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与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为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形成自己的传统医药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香药 阿拉伯 中国回族 医药文化 药方 医学
  • 简介:本文在概述藏医学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曾经在藏医药发展史上出现的南北两大派别之一的南派藏医药,对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传承、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具有地域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人才辈出的康区特色的甘孜南派藏医药的历史概况,并对以康巴文化发祥地德格为中心的各个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藏医学家作了逐一介绍。

  • 标签: 藏医学 南派藏医药 康区 甘孜
  • 简介:彝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与疾病作斗争,积累了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这种经验,有的蕴舍于神话传说中,有的融汇于包括毕摩经书在内的彝文古籍中,有的则作为“专著”形式独立存在。它们均属于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大体系。

  • 标签: 彝族 传统医药 文献
  • 简介: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安排,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牵头组织完成了对西藏、青海、甘肃三省区申报的2001年度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的评标任务,向国家中医管理局推荐了10个课题,其中西藏5个。同时,自治区卫生厅还继续加强了对藏医药的继承人工作,经过认真推荐、筛选和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审定,通过了14名指导老师和21名继承人,开始进行带教学习。目前,组织编写的《西藏藏医药发展史》已完成初稿。

  • 标签: 继承人 根据 人事部 国家 推荐 卫生厅
  • 简介:<正>二次大战中,中日两国经济均遭巨大破坏。战后初期,两国均谋求经济发展,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以恢复国力,因此,中日贸易开放在当时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敏感性问题。中国希望能遏制日本的对外贸易,防止其军国主义复活和经济重新振兴,而日本则希望扩大对外贸易,以解燃眉之急。美国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其控制下,中日贸易于1947年8月15日实行部分开放,这对日本的经济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于中国,尽管国内反对意见甚众,但南京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同意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 标签: 中日贸易 日本政府 对日贸易 战后初期 进出口贸易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一、回医药历史研究国内对回医药的研究始于民国年间的回族史领域,以穆斯林对中国医药的贡献为切人点,研究回医药的发展史。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回族史的奠基者陈垣于1923年在《国学季刊》第1卷第4号上发表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和1927年在《东方杂志》第25卷第1号上发表的《回回教传人中国史略》两文中考证了穆斯林在医药领域的成就,指出李殉、李弦世业香药,并知医术,与丁鹤年兼擅医术同,为回回风俗,并指出东师图书馆善本室有《回回药方》三十六卷,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有《萨德弥实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

  • 标签: 中国医药 《元西域人华化考》 《回回药方》 述评 《东方杂志》 1927年
  • 简介:自明末耶稣会士来华后,西方医药就零星介绍引进。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熊三拔(SabatinodeUrsis)神父所著《药露说》中就介绍了“西洋炼制药露法”,以图文解说药物蒸馏和制造药炉的器皿,这大概是最早传人中国的西药制造方法。

  • 标签: 雍正时期 乾隆时期 宫廷医药 康熙时期 西方医药 金鸡纳霜
  •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广阔,南起海南岛、广西和云南,西迄西藏、新疆,北达宁夏、内蒙古和黑龙江,东至鸭绿江畔、福建和台湾,都有少数民族分布。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各民族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就医疗保健而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保健方法,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各有特色。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理论体系,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壮族、瑶族、彝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我认为卫生专业志应该从以下方面记述民族医药

  • 标签: 卫生专业 维吾尔医 鸭绿江畔 傣医 医疗经验 保健方法
  •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 标签: 清代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朝贡体制 东亚
  • 简介:维吾尔医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借鉴和融合了中医、藏医、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医学,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有独特理论体系和特色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民族医药文化,2011年,维吾尔医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由于保护机制还不完善,保护意识还不强烈,人文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维吾尔医药的保护与传承仍困难重重。文章主要以分析维吾尔族医药文化传承的内涵和重要性为基础,研究维吾尔医药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维吾尔医药 保护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