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评《中国史》[香港]王煜如写欧美的老子诠释史,华裔已是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不必提到外国人,除非是汉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熊铁基、刘韶军及历史系马良怀合作撰写的这本书,是中国哲学史及道家道教哲学诸科师生...

  • 标签: 老学史 《黄帝四经》 《老子》 《淮南子》 黄帝阴符经 熊铁基
  • 简介:<正>自从1900年5月26日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和千佛洞遗迹被再发现以来,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敦煌发现的各种历史资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一门“因地名学”的新学科——敦煌。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从敦煌发现的数万卷用古汉文、古藏文、梵文、古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古突厥文等各种文字书写的经卷文献,广泛涉及到古代中国、中亚,乃至世界的人文、社会、自然和应用各个学科。研究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中国史,而且对世界文化史的研究,都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批优秀学者和著作不断涌现,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所谓“敦煌热”。敦煌也就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

  • 标签: 敦煌学 敦煌藏经洞 敦煌学研究 粟特文 突厥文 地名学
  • 简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汪怡先生十分了解,并多次称赞先生创造的“豆芽菜”即速记“对我们很有用处”。时值今日,汪怡速记仍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记录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速记学 速记术 速记员 资政院 简式 延安时期
  • 简介: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文章”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概念,作为书面文字的专称之后,成为所有文体的总称;当它专指诗之外的骈、散文体,在发展的长途上又是复杂多变。本书既定名为《中国历代文章论著选》,有必要对于那复杂多变的态势尽可能地清理一下。

  • 标签: 文章学 散文体 论著 定名 中国古代 清理
  • 简介:从留美学生到安医教授万昕(1896-1994年),河南罗山人,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从事生化及营养教学与研究长达60年之久;是安徽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及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其父亲万云衢是布行的管账先生,母亲徐氏,为家庭妇女。万昕在家最小,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 标签: 营养学家 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 生物化学家 教学与研究
  • 简介:文章评述了生态人类的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生态人类中国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 标签: 生态人类学 发展
  • 简介:<正>在我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诗和词的创作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诗和词是姐妹艺术,同样产生过伟大的作家和光辉的作品.建国三十多年来,总(?)说我们对古代诗词的研究都比过去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和我国古代诗词所具有的价值相比,应该说,研究工作还是很不够的,而对词的研究,还比不上对古诗的研究.

  • 标签: 别集 词学 要籍 乐府 词籍 总集
  • 简介:人类传人中国虽然已超过整整一个世纪,但人类学学科建设的真正发展则是近年的事,而学科建设中最具有显示度的是博士点的建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从1981年复办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大陆人类唯一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也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直到1998年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建立起人类的博士点,才改变这种局面。几乎是同时,台湾的清华大学(1997年)、台湾大学(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也开始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学术关怀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
  • 简介:芜菁,又称蔓菁、诸葛菜、扁萝卜等,拉丁名BrassicarapaL.,在生物学上,属於十字花科萎薹属草本植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它只是一种并不经常食用的蔬菜,也许偶尔会买几个摆到餐桌上,对於日常生活而言,可有可无,谈不上有什麽显要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追迹蔓菁的“前世今生”,就会发现,

  • 标签: 博物学 古代 中国 草本植物 日常生活 生物学
  • 简介:中国人类学学者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人类的定位与规范,部分学者表达了对人类学学科与自己的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宣示了他们对学术伦理和学科规范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学科规范 学术伦理 中国人类学 世界人类学
  • 简介:弗里德曼范式是中国宗族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在反思、批判这一理论范式的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质疑了其所关注的祀产要素的核心作用,也尝试从地方化聚居、文化族谱等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宗族。本文梳理人类中国宗族研究的理论流变,反思已有的研究局限,认为各类仪式性互动对宗族的构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理解中国宗族的关键要素。并从仪式入手探讨中国宗族组织的学术路径,旨在对当代中国宗族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贡献。

  • 标签: 弗里德曼范式 中国宗族 仪式
  • 简介:伍献文,男,1900年3月生,浙江瑞安县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动物学系。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解放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巴黎博物馆客籍研究员,中央大学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

  • 标签: 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中华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淡水鱼类 奠基人
  • 简介:本文认为,学派是一门科学中由于学说与师承的不同而形成的派别。中国人类是近百年来由国外引进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已有相当发展并形成一些学派,如“南派”和“北派”。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派别,值得研究。作者论述了中国人类的华西学派,即以20世纪初到50年代在成都建立的华西协合大学为中心的学派及该学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点等。

  • 标签: 人类学 华西学派 兼收并蓄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举办的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展,点燃了他胸中追求敦煌艺术的圣火。到敦煌的前数十年里,他被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折服,他秉烛面壁,寒暑孤灯,临摹敦煌壁画达到380幅,被称作'敦煌痴人'。80年代,在他的领跑下,中国敦煌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保护新时代,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外国.'外国学者主宰敦煌讲坛的局

  • 标签: 中国敦煌 学莫高 敦煌学
  • 简介:传统中国以农业为主,乡土气息浓重,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使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愈加淡化村落社区的乡土气息,村落社区却依然遍布中国大地,占据着辽阔国土,与城市社区遥望,其地位仍不可轻视。村落是“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时空坐落,

  • 标签: 村落社区 传统中国 社区研究 人类学 乡土气息 全球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