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因此,全党必须从战略上认识和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而农村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就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时代性课题。如何审视我国农村力资源的现状?农村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及主要障碍是什么?针对这些难点和主要障碍,应当采取哪些对策,选择哪些主要途径来强化对农村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认识和思考。

  • 标签: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及利用 开发与利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农村劳动力
  • 简介:于城市之静处,买地一亩,构高爽平屋三间,南向。中以为书室,颜曰黄花馆。掘井一口,正门之外,东向再出小门,门外旷地,铺以石子煤屑,编矮篱使曲径通幽,名之黄叶村。篱边栽梅种菊,道旁梧村可垂杨,鸟雀声喧。夏日,蝉鸣聒耳。旁边小池种荷,池水通于港而不洞。

  • 标签: 书法艺术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书法作品
  • 简介:2012年,广东省政府、省住建厅公布了第二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和宜居示范村庄名单,桃源村榜上有名。桃源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的东北部,距梅州市区70多公里,村东北部与福建永定峰市乡洪山乡毗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呈金龟形,一条小溪自西向东从村中潺潺流过。村里四面环山,中央为狭长的盆地,公路X975线是进出闽粤两省交通要道贯通全村,有良田2200多亩,早地近180亩,山地面积达到25000多亩。村中户籍人口有2800多人,600多户。④“桃花源里可耕田,一村张姓六百年”道出了千年古村落桃源的概况。

  • 标签: 桃源 县区 广东省政府 人文 山地面积
  • 简介:个人收入差距的效用,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对劳动力的激励效应,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应,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以及对经济增长空间的伸缩效应。研究个人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中的效应,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发展计划,因此极具现实意义。

  • 标签: 个人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效应
  • 简介:农牧业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其核心就是大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本文对海西州农牧民收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海西州 农牧民收入
  • 简介:现阶段,农民增收呈恢复性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农民农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非农业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为此,单纯地围绕农业这个圈子找寻农民增收的途径已是非常有限,唯有跳出农业抓增收才是出路所在。笔者通过对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 标签: 农民增收 乡镇企业 农业
  • 简介:西藏农牧民收入相对较低,是新时期西藏发展进程中最受决策者和学者关注的民生问题,更是西藏实现既定小康目标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依据统计数据并结合第一手资料和长期的调查积累,围绕现阶段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构成以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等问题,就增加农牧民收入需要追赶的速度、追赶方向和追赶方式开展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伴随着西藏农牧民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只要有国家各种投入,尤其是政策和资金投入的保障,2020年西藏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前景乐观。与此同时,文中也提出了两个担忧:一是如何统筹西藏不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共同提升,二是如何保持西藏社会的持续稳定。

  • 标签: 西藏 全面小康建设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增收的机遇与挑战
  • 简介: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3—2012年西藏旅游总收入对农牧民人均收入、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西藏每增加1万元的旅游收入,就会给每个农牧民带来0.003944元的纯收入,贡献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旅游业发展并没有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原因在于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城镇人口中以依赖财政工资的公职人员为主。未来应确立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 标签: 西藏 旅游业 居民收入
  • 简介:据1998年10月26日《西安日报》报道:在西安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书市,汇集了全国500余家出版社的14万种图书,然而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只看到30多种,仅占展售书的万分之二。难怪有的渴望买书的农民懊恼地抱怨:“农民兄弟买本书咋就这么难啊!”据我们分析,...

  • 标签: 农村读者 图书 地方出版社 三大革命运动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正>1975年3月,我结束了为时21个月的知青生活,作为所在区随县环潭区首批两个(另一个是刘春发)"亦工亦农"2人员之一,被任命为随县环潭区河武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按每月37.50元给我们发工资,其中20元交生产队记工分,年底参加生产队分配,17.50元作为生活费。由于我所在的生产队分值不高,年底分配时,扣除粮、棉、油实物折款后,基本上没有什么现金分配。也就是说,当时的"亦工亦农"干部,月工资也就是17.50元,仅够住村下队吃派饭时付给农户的饭钱。这种农不农、干不干的身份一直维持到1977年底才正式转为国家干部,吃上了财政饭,定行政25级,月工资37.50元,其中粮贴2.50元。

  • 标签: 现金分配 国家干部 亦工亦农 知青生活 刘春发 阶级敌人
  • 简介:【案例】作文课上,我发现平时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李明,今天一反常态,人好像蔫了,没有了往日的活跃。下课后,找他谈心,得知原来身为留守儿童的他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唯一照顾他的爷爷这几天生病了……望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忧心忡忡,心中忽然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感动:多么懂事的孩子!随着新农村改革进程的推进,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悄然变化正影响着农村每一个家庭,牵动着农村每一个孩子的心,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第二节作文课我决定临时辟为“生活空间”作文课,让孩子们都来念念家里的那本“经”。

  • 标签: 新农村 作文课 “新” 留守儿童 改革进程 思想观念
  • 简介:2015年11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解决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班小校"面临的考验重重,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对小规模学校现状与改善策略进行了十几年的潜心调查与研究的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孙冬梅教授。

  • 标签: 城乡义务教育 小校 办学机制 教学效果 经费保障 大学教育学院
  • 简介:大通农村的青苗会渊源无史料可考。据传,自清初就有星星点点的青苗会,至清朝中叶,开始微增,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由先前单纯的"求雨保平安"逐渐演化成"保青苗"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最初,大通地区只有清水沟(今清平乡)、长宁堡(今长宁镇)、衙门庄(今东峡镇)3处青苗会。都是在每年农历3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一般3至5日。

  • 标签: 青苗会 民国时期 大通 农村经济 民间传统 清水沟
  • 简介: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属湖北省行政管辖区,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4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恩施调研,将恩施州的州情概括为:“老、少、边、山、穷”。改革开放40年,恩施从农村改革开始起步,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全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标签: 恩施地区 农村改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共中央总书记 纪实 鄂西土家族
  • 简介:郭沫若在青年时期,由创造社成员周全平陪同,从上海启程赴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一带,进行平生第一次江南农村社会调查。这是他在日本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后所付诸的接触生活水平线下民众的行动。调查中,军阀混战的恶果、江浙农村的悲凉、百姓遭殃的苦难使他对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郭沫若生前对此次调查的记录仅留下《到宜兴去》、《尚儒村》两篇散文,且其中一篇《到宜兴去》没有写完也未发表,故这一历史鲜为人知。这次调查,对他能在大革命失败后,不少知识青年彷徨歧途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革命征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行动上的落实

  • 标签: 郭沫若 浙江长兴 江南 中国共产党 创造社 江苏宜兴
  • 简介:当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讲,一是保持农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力争2000年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二是保证农牧民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到小康,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 标签: 农牧民 小康 农畜产品 脱贫致富 农牧业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