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剩余”与农村劳动“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途径。

  • 标签: 农村劳动力“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 错位
  • 简介:江苏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工作以新增劳动培训为重点,部分地区试行“订单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扩大了转移和输出的规模,提高了输出层次,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定向培养 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
  • 简介:农村劳动转移,就是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劳动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政治结构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的技术技能比较差等原因,再加上农村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无力全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就业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介不够发达和政府职能的不适应等问题,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需要多管齐下:政府增强服务职能,建立各种协会组织,培育、统一劳动市场,解决信息化问题,加快农村劳动转移.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劳动转移各项配套制度,为农村劳动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农村 劳动力转移 现状 机制 构建
  • 简介:日本是一个山地多、耕地少、土地贫瘠、资源缺乏,而劳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1947年,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2%,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国家。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955年为奶.2%,1975年为13.9%,1998年为5.2%。日本农业劳动的转移,大致上有以下几条途径。

  • 标签: 日本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 农村城市化 农村教育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大量地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农民进城后却是长期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其生存状态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进城农村劳动的工作岗位分布与待遇、文化生活状态、权益维护状况等方面出发,对进城劳动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途径。

  • 标签: 生存状态 进城农村劳动力 改革开放 中国 城市化 就业机会
  • 简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多余劳动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了对这种剩余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我们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和秭归县计划生育办公室组成联合调查组,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对秭归县多余农业劳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 标签: 农村经济工作 联合调查 动力问题 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业劳动力 定量分析
  • 作者: 迟景鑫张守和王锐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第3期
  • 机构: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是对你有劳动者进行培训、考核、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义十分重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全面做好创建充分就业县和创业型县基础调查工作,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今年4月,淳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县425个行政村农村劳动资源情况进行逐户调查,并在乡镇、村召开多个层面座谈会,至2010年7月底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在对相关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并与十五末比照分析,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查 就业情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统筹城乡 2010年
  • 简介:当前在一些城市中仍然有许多对农村劳动的歧视现象,本文就是基于上述想象分析了歧视产生的原因和歧视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一些消除歧视的建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歧视 建议
  • 简介: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农村劳动转移的性质认识前后出现理论上的强烈反差的现象,把农村劳动转移分为生产性、分配性,消费性三种性质不同的类型,认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转移从总体上说是分配性转移,并着重分析了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及其引发的矛盾,还提出了走出分配性转移的对策。

  • 标签: 劳动力转移 生产性转移 分配性 消费性 剪刀差收益分配
  • 简介:本文人实际观察出发,讨论了农地配置对农村劳动外出的影响作用,本文所讨论的农地配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农户土地禀赋的多少;2)农地分配的均等程度。本文的两个理论假说义为:农户外出劳动的数量同其土地禀赋之间存在一个U型的关系;一个村庄农地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就会有越多的劳动外出。这两个假说由对湖南,贵州两省719个农户1993年住户调查资料的计量检验中得到了证实。

  • 标签: 农地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禀赋 农地分配 托宾模型
  • 简介:农村劳动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综述 非农产业 宏观经济环境 工业化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与城乡体制持续改革,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作为‘能动的主体’嵌入中国式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半工半耕”劳动模式”,加之农村女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农村女性劳动重构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出台多项利于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政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强调,“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有利于推动妇女更加广泛深入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女性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女性对家庭照料、子女教育、家庭开支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从农村女性劳动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农村女性劳动重构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提升路径,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女性的自身发展,而且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社会和谐发展也产生了积极意义。

  • 标签: 农村 女性 劳动力
  • 简介:摘要当代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已经完成了农村劳动转移的任务,尽管各国实现农村劳动转移的方式和道路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转移的基本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转移规律对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借鉴启示,提出了促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持续有效转移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本规律 现状特征 借鉴启示 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