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史前舞蹈文明之我见──1993赴台湾讲学的讲题之彭松中国的文明史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文明史与文化史分不开,文化史以有了文字为分野,要问我国什么时候有了文字?中国的舞蹈文明,应从什么时候算起?舞蹈文化也应以有了文字或有关舞蹈的图象记录为分野,要问中...

  • 标签: 彭松 氏族社会 人面鱼纹 万舞 标帜 编织纹
  • 简介:60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文化艺术进入了个新的历史时期,它是我国近百来文艺理论所能达到的个最高峰,至今仍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讲话》全面地涵盖了有关文化艺术工作的方向性和原则性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学习和消化。这里只从音乐舞蹈领域中的个侧面,就源与流的关系问题,结合我们过去所走过的路,提出点个人的体会。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中国 文化艺术
  • 简介:较之电影和小说,芭蕾版“大红灯笼”在内容上作了很大调整,原作中的4位太太简化成了3位,电影中的三姨太颂莲成了主角,她与新加入的京剧小生的爱情成为全剧主线。在电影中没有露面的“老爷”也出现在台上舞动起来。

  • 标签: 电影 芭蕾 大调 京剧 观众 原作
  • 简介:1、※巴扎罗娃、梅伊:《古典舞蹈初阶》**,艺术出版社,列宁格勒,1964。2、※瓦西里耶娃、罗兹杰斯特文斯卡娅:《历史生活舞蹈》,艺术出版社,莫斯科,1964初版,1987二版。

  • 标签: 杰斯特 罗兹 专业教学大纲 多夫 瓦西 文斯
  • 简介:大野雄作为日本现代舞的代表人物,对中国舞蹈界还是陌生的,他六十年代曾与暗黑舞蹈派土方巽合作过,他们以追求个性解放,宣泄对现实的不满著称,目前这位九旬艺术家与其子大野庆人正活跃在日本舞台上。

  • 标签: 大野一雄 日本 舞蹈家 现代舞 《石之花》
  • 简介:然而,归根结底,艺术就象摆满镜子的迷宫,无论现出的是怎样的景象,或直接间接折射的便是观者自身。20世纪出现的现代艺术,是那个时代人与环境关系剧变的产物,而20世纪末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现代舞团和它背后整个中国现代舞、以至现代艺术的发展,同样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经济变化、思想落差最为剧烈的时代自身所萌发的需要,尽管也许开始时,连这时代本身都并未意识到。正是这个舞团的创立、成长,不同时期作品的上演,代代舞者、艺术家的尝试、失败、再尝试,点地使现代舞的形象逐渐清晰,无声地催醒了人们对于现代艺术,自己的艺术发自内心的渴望。也正是许许多多从这个团里磨练出来的舞者,如蒲公英般飘落在大江南北,以至海外,形成

  • 标签: 现代艺术 现代舞团 十年 艺术家 作品 景象
  • 简介:我和妻子陈韫仪有幸随中国青年文工团出团演出,至今已是49了。想起近半世纪前那段艺术生活十分充实,很值得怀念。中国青年文工团在苏联、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巡回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标签: 中国青年文工团 艺术事业 艺术演出 艺术创作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多彩的舞蹈生态场维族舞蹈所诞生的古代新疆,是希腊、波斯、印度、中国四大文明的交汇处,又是亚洲北方游牧民族影响世界的大迁徙的舞台。天山山脉楔形的尖角,插入大戈壁,连接了黄河流域,使横贯欧亚的“丝调之路”有了可靠的依托。东西大交流给古代塔里木绿洲带来了从经济到文化的空间的良性整合;中国四千的历史——特别是唐代西域文明史,则用时间把空间拉成了现今维族舞蹈高重心的昂首挺胸的体态。

  • 标签: 佛教舞蹈 维族 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 胡旋舞 摩尼教
  • 简介: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时代,我们的舞蹈艺术必须立足于改革创新和发展,追求时代性、民族性、舞蹈性、科学性的原则,寻找事物之根本。遵循“独”、“统”、“始”、“整”的始基过程和生长源点。细心的人从老辈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科学方法不是今天才有的。从那时他们就注重发展。我们要长期立足于世界,就必须依靠科学武装自己。

  • 标签: 舞蹈艺术 新韵 科学方法 创新和发展 信息化 依靠科学
  • 简介:著名编导张继钢创作的大型舞剧《把酸枣》经问世就引起轰动,从揭幕的晋中榆次(晋商发祥地)到首都北京再到本土的山西太原,短短的个月,连演十八场,票难求。直到新年元旦加场,太原可容纳2400人的湖滨会堂门前依然挤满了急切求购入场票的观众。为什么?我感悟:她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牵手,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舞剧创作的新收获。

  • 标签: 舞剧 《一把酸枣》 创新 张继钢
  • 简介: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本刊曾在2002第2期刊发了本文作者《追寻源与流的完美统》的文章,文中只是从音乐舞蹈领域中的个侧面作论述。现就这命题,特约请叶林同志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和评论。特别是当前,舞蹈艺术中值得反思的问题,更应引起舞蹈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

  • 标签: 舞蹈 生活 艺术 文艺理论 中国
  • 简介:乌兰诺娃(19101月8日~19983月21日)生中曾三次访问中国,其中两次莅临广东,最后次是在:’89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并特意为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出版的刊物《舞蹈研究》亲笔签名作纪念。在她逝世五周的今天,为缅怀这位芭蕾舞的艺术大师,我们刊发“生命有限,艺术永恒”文以表敬意!

  • 标签: 舞蹈家 乌兰诺娃 芭蕾舞蹈 艺术创作 表演技艺 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