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体育舞蹈的内容形式是构成体育舞蹈美的基本要素。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舞蹈的内容形式的关系上把握运动技术的审美规律。即:体育舞蹈的形式只有在表现适当的内容时,才能充分地显示出形式的积极能动作用,形式内容服务得越充分,它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彻底。其意义在于,树立人们对体育舞蹈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 标签: 体育舞蹈 审美内容 表现形式 辩证关系
  • 简介:体育改革已经成为体育界备受瞩目的观点,随着田径课被冷落和趋于边缘化,高校田径课程的改革趋势是必然的。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学还是以竞技性田径运动项目为主的技术教学,其改革方向将会更趋向于健身、娱乐、体能等为主的教学。本文结合田径课与国家学生体质检测的关系,阐述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 标签: 体育改革 改革方向 体质检测 实践
  • 简介:课题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操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实践验证了在新体系指导下的体操教学内容的可行性,重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体操教学内容新体系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整体效应。

  • 标签: 体操普修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检查女曲棍球运动员的受伤形式并加大区分不同位置上的受伤率,首先假设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其次为前锋。方法:对中学,大学和国家队(共158人)统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年龄、身高、体重、)曲棍球运动有关的信息(训练水平、训练年限和所用场地地面),受伤史(受伤类型、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的严重程度)和背痛的信息。受伤率为每一训练年统计一次。结果:受伤率最高的部位为下肢(占57%),下面依次是头或脸部(占34%)、上肢(占14%)和躯干(占1%)。从受伤形式上看,最多为脚踝扭伤,依次为手部骨折和头或脸部受伤。从场上位置看,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每一训练年为58%);其次受伤率最高者为中锋(每一训练年为36%)。在本研究的所有样本中有50%的队员曾有背痛,其中最普通的部位为腰部。结论:在曲棍球比赛中,不同位置上的队员的受伤率是不同的。在每一个位置上的急性受伤的形式也不同。头和脸部受伤者很高也应引起注意。尽管这些伤大多是较轻的,但是一但发生重伤将很严酷的。既然这些受伤形式不同,那么应当对练习位置导致受伤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女性 曲棍球队员 受伤形式 流行病学 创伤
  • 简介:从以往单纯的体育课教学模式着手进行改革,把德育、常识教育以一定的教学组织内容,并占有相应的课时比重,融入到体育课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使德育常识教育,能够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具体体现,来指导体育课教学。

  • 标签: 体育课 教学方案
  • 简介:1985年1月24日至27日,我们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参加了国际技联的技术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保加利亚、波兰、美国、英国、西德、葡萄牙及中国的代表。会议内容如下:1.会上讨论了技术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向代表大会汇报四年来的工作总结提纲。2.会上决定86年以后,凡世界锦标赛将进行团体赛,记分方法为:以得分较高的6项全能(三套)成绩总和计算。3.会上决定由于条件不具备暂不举行世界大学生技巧比赛和少年技巧比赛。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工作总结 世界锦标赛 世界大学生 日至 三一
  • 简介:通过探讨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系从理论、技术、能力三方面进行总体构建。理论方面主要是对形体训练概述,技术方面探讨如何以基本姿态形态进行练习,能力方面注重形体表演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形体训练教学能力。

  • 标签: 形体训练 内容 技术 能力
  • 简介: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有规律的组合。艺术体操是以追求美、创造美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形式美法则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在编排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则.使艺术体操更具有鲜明的审美牲,自利于提高编排的艺术效果。本文根据美学原理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编排实践对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体操编排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形式美法则 应用 艺术 效果
  • 简介:采用某一种负荷手段既要考虑到它产生的训练效用也要考虑采用之后的恢复情况,有些手段并非天天使用就最为有效。有关力量训练的研究已证明,隔天练一次比天天都练效果好。我们通过等量负荷的不同分配形式(每天、隔天、三天)来观察对速度、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素质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这也就是比较负荷集中安排和分散安排之间的优劣。方案1.对象:12名平均年龄为11岁的变试者,健康无伤病,发育程度相近,均有一定的业余训练基础。2.训练安排:1983年7月13日至9月10日,计8周,每周6个早晨,周负荷量均为斜坡快跑30米×48,全力跨步跳60米×24,90%强度反复跑400米×6,具体安排

  • 标签: 分配形式 速度耐力 力量训练 负荷量 立定跳远 次比
  • 简介:根据高校瑜伽选修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遵循目标的表述方法,构建了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高校瑜伽选修课程目标为通过体位练习结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活化机体,激发潜能,表现出精力充沛平静内敛的良性状态,从而为高校开展瑜伽选修课程的计划实施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 标签: 高校 瑜伽 选修 课程设计
  • 简介:从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灵活性、娱乐性、基础性、时代性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从更新学校体育教材、适应学校体育主体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内容、体现地区和学校特色4个方面的改革设想.

  • 标签: 教学内容 体育教材 学校特色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1994-1999年的18种体育专业期刊(其中核心期间12种)中的有关高校科研的内容,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科研论文逐年上升,教学内容所占的比例最高,核心期刊中比例不高,尚有提高的余地,科研方法运用最多的是理性法、调查法、实验法,高校公体教师是科研的主力军,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高校体育 体育科研 现状 体育期刊
  • 简介:大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已经引起全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对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概述和分析后,从军事体育的视角出发,构想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增设军事体能训练内容,从而不仅能有效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体机能,更能培养和增进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大学生 大学体育课程 体能 军事体能训练
  • 简介:对90名中学生进行为时5个月系统的健美操作为课间操锻炼内容的实验,运用观察统计等方法证明健美操作为课间操的内容比广播操更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学习效率.为今后健美操代替广播操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学 课间操 健美操 广播操 体育锻炼 锻炼内容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逐步提高,消费动机明确,消费形式多样;消费内容以“购买服装鞋帽”为主体,其次为“到收费场馆参加体育锻炼”和“购买运动器械”;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者特征,消费需求,消费环境,产品满意度;其中消费者特征的经济收入是制约消费者选择体育消费内容最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长三角 城市居民 体育消费内容 影响因素
  • 简介:体育新课程中最大的亮点是给教师学生一起开发教材的权力。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项目“目瑙纵歌”在新课标实施下作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及其作用的论述,试图使其成为能体现出本地区、本学校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更具适用性。

  • 标签: 目瑙纵歌 体育新课标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校本教材
  • 简介:文章以螺旋式课程结构体系为基础,由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得到启发,提出"渐变双螺旋"课程结构体系,并以篮球教学为例,阐述在"渐变双螺旋"式课程结构体系观点下的中小学体育术科课课程内容排列结构的特点,以此试图为中小学体育术科课课程内容排列结构的优化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小学 体育 课程内容 结构
  • 简介:一、体育美育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美学家都主张体育美育相结合,体、美德、智相联系,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养成健美的体格而不是野蛮的兽性体格,达到身心既美且善。十七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不仅注意了儿童的体育,而且设想培养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爱好。十八世纪德国

  • 标签: 《爱弥儿》 瑞典体操 智相 十七世纪 和谐发展 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