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谷氨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 标签: 谷氨酸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 Fe(CN)6^2 阻滞行为
  • 简介: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50KD和200KD的超滤膜过滤谷氨发酵液,对过滤效果以及膜清洗后的通量恢复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50KD和200KD的超滤膜对谷氨发酵液中菌体的去除率分别为98.96%和97.93%,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8.72%和42.31%,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21.42%和18.57%,所得滤液的OD分别为0.005和0.010。在超滤除菌试验中,两种膜的通量衰减速率在浓缩周期的不同时段是不同的;在再生后的水流测试中,150KD膜的通量恢复率为93%~99%,200KD膜的通量恢复率为90%~98%。因此,截留分子量为150KD的超滤膜更适合应用于谷氨发酵液除菌工艺。

  • 标签: 超滤 谷氨酸 流量 清洗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陕西无烟煤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溶液及氧气中碱氧氧化得到水溶酸,再将水溶酸在硫酸氢钾和浓硫酸混合介质中进行选择性脱羧,进而采用溶剂重结晶法制取均苯四甲酸。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水溶酸脱羧产品粗均苯四甲酸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脱羧条件是:反应温度330℃,水溶酸:浓硫酸:硫酸氢钾=1:2:5,反应时间1.5h。在用溶剂重结晶法制取纯均苯四甲酸的步骤中,最佳溶剂是2-戊酮。

  • 标签: 无烟煤 水溶酸 选择性脱羧 均苯四甲酸
  • 简介:谷氨酰胺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不仅有营养作用,而且药理作用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核酸、核苷酸和蛋白质的重要前驱物、有促进免疫、维持肠道机能等功效,具有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药理作用。谷氨酰胺的合成可以由L-谷氨制得,但现在多采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得。

  • 标签: 广泛 维持 促进 核酸
  • 简介:应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在微弱荧光信号情况下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不同建模光谱区间对色氨酸和酪氨酸溶液浓度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发现预处理方式采用平滑、减黑暗响应和减直线操作,然后建模光谱区间采用300—500nm范围内取极值点并对300—400nm进行间隔10nm取值时得到最佳的建模效果.实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酪氨酸浓度的平均预测误差为5.9%.色氨酸浓度的平均误差为8.1%.

  • 标签: 偏最小二乘法 荧光光谱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Hcy、Cys-C、U-mALB水平可用于早期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三者联合也可用于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肾损伤  高血压  Hcy  Cys-C  U—mALB
  • 简介: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技术(Monoclonalantibody,简称McAb)指在一株B淋巴细胞系中的每个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它所专有的、针对一种它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制备技术 红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 克隆技术 小鼠
  • 简介:从毛发水解提取胱氨酸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盐酸浓度、不同水解温度对毛发解制取胱氨酸产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增大胱氨酸产率的最佳水解实验条件:盐酸浓度为28~29%,温度控制在112~114℃.

  • 标签: 毛发 胱氨酸 水解实验 影响 条件 水解
  • 简介:摘 要: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一种氨基酸,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促进脂肪氧化、缓解焦虑情绪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营养学意义。

  • 标签: 赖氨酸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 简介:人工合成AalT的成熟基因,连接到pET32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纯化重组AalT蛋白并免疫小鼠,经蛋白质一G柱对抗血清进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得到了AalT蛋白经免疫小鼠和纯化抗血清得到了特异性强的AalT抗体蛋白.

  • 标签: 昆虫神经毒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亲合纯化 抗体
  • 简介:采用L﹣丙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壳聚糖,并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Sr2+的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80min,吸附温度50℃,吸附剂用量0.1g,PH值为10时,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吸附的的吸附率可达31.800%,吸附量为11.925mg/g;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高浓度Sr2+的吸附量最大可以达到30.650mg·g﹣1,吸附率最高可达83.3%;等温吸附结果表明,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Sr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 标签: 改性壳聚糖 吸附 锶离子
  • 简介:氨酸在植物和微生物修正环境胁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证实它能防止细胞质酸化,维持NADP+/NADPH的比值平衡,还可以作为渗透保护剂、蛋白稳定剂、金属鳌合剂、脂类过氧化抑制剂、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和单线态氧清除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重金属离子胁迫下,植物体内会大量累积脯氨酸,以提高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和适应性。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积累脯氨酸的机制及生理意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重金属 诱导 脯氨酸 脯氨酸累积
  • 简介: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机制,也是植物抗旱生理研究最活跃的领域。脯氨酸作为植物渗透调节的重要物质,在植物渗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特别是茶树脯氨酸的代谢变化、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及干旱胁迫下植物脯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研究进展。

  • 标签: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脯氨酸代谢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肌酐(Sc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40例和益生菌组40例,分别行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群菌落数和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高于单纯组(P<0.05);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均低于单纯组(P<0.05);益生菌组患者Scr、24hUP、BUN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药物可有效调节慢性肾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降低Scr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 标签: 慢性肾炎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血肌酐 肾功能
  • 简介: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10nm的纳米银。纳米银在NaCl作用下会发生聚集,在469nm产生一个较强共振散射峰,在pH值为6.8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半胱氨酸(Cys)吸附在纳米银表面,使纳米银聚集程度减弱,导致体系在469nm的共振散射峰减弱。在选定条件下,Cys浓度在5-300nmol/L范围内与469nm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减弱值△I469nm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469=11.55C+387.92,相关系数和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998、0.5nM。该法可用于草莓汁添加剂半胱氨酸的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半胱氨酸 纳米银 共振散射光谱
  • 简介:卵黄抗体(IgY)是指用特定的抗原免疫产蛋鸡后,从免疫鸡蛋中获得的针对免疫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其制作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卵黄抗体在病毒性疾病预防、治疗与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卵黄抗体 病毒性疾病 应用
  • 简介:本文采用电势法,首次对L-亮氨酸BrO3--Mn2+-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参照FKN机理,提出了本体系可能的反应过程,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并得到了振荡反应诱导期(tin)及振荡周期(tp)与各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这种以亮氨酸和丙酮为混合底物的B-Z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 标签: 亮氨酸 振荡反应 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