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洁净煤利用领域的发展中标志着一次飞跃,其主要是将煤炭转换成合成气,从而达到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目的。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煤粉与水混合,形成水煤浆,进而注入至高温高压的气化反应器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针对多喷嘴水煤浆气化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 标签: 多喷嘴 水煤浆气化 反应机理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RHF/4-31G基组对氢氰酸的硼氢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IRC分析表明:氢氰酸与甲硼烷通过“类四中心”过渡态,直接加成生成产物.排除了另两种反应机理的可能性:(1)甲硼烷直接进攻碳-氮π键,经三中心过渡态生成产物;(2)首先形成直线型分子复合物,然后靠分子内氢迁移重排生成产物

  • 标签: 硼氢化反应 反应机理 内禀反应坐标法 氢氰酸 甲硼烷
  • 简介:“闪光菊花炮”产品是江西省萍乡市焰花鞭炮科研所早在一九八七年根据手持类产品“彩明珠”和“闪光雷”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分别存在效果太单一和燃放时易炸筒伤人的缺陷而研制出的一种既具有“彩明珠”的鲜艳色彩,又具有“闪光雷”的爆炸音响和闪光效果的吐珠类连发产品,十几年来该产品经久不衰,且应用越来越广,其产品生命力如此之强,魅力何在?

  • 标签: 反应机理 生产工艺 菊花 反应速度 工艺流程 着火温度
  • 简介: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对HS和HOO反应中的所有物种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采用QCISD(T)/6-311+G(3df,2p)方法获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构建了HS和HOO反应在单、三重态势能剖面.结果表明,HS与HOO反应体系中存在2种不同的抽氢通道,在单、三重态势能面上生成的产物分别为[1P1(H2O2+1S),1P2(H2S+1O2)]和[3P1(H2O2+3S),3P2(H2S+3O2)].标题反应主要发生在三重态势能面上,优势通道[R→3TS2→3P2(H2S+3O2)]的活化能为9.99kJ·mol-1.此结果对认识大气硫迁移转变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HOO HS 抽氢反应机理 势能面
  • 简介:采用QCISD(T)/6-311+G(3df,p)//B3LYP/6—31G(2dr,p)方法研究了HOS和0H的反应机理,获得了生成产物P1(SO+H2O)和P2(SO2+H2)的6条不同路径且构建了其单重态势能面.结果表明,P1(SO+H2O)为主产物,优势路径R(HOS+OH)→1M1→TS→iso→IM4→TS3→P1(St)+H20)和R(HOS+OH)→IM1→TS4→P1(SO+H2O)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5.90和-95.92kJ·mol-1.根据经典过渡态理论结合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总的表观速率常数ktot,拟合得到其三参数表达式k(T)=1.13×10^-21T2.69exp(-12842.30/T).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预测了标题反应中所有稳定物种的生成焓(ΔfH298)、熵(S298S)和热容(Cp,200K~1000K).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接近.

  • 标签: OH HOS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热力学性质
  • 简介:分析了不同品牌酱类产品的理化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rrhenius和ASLT理论,采用保温加速试验,将目标酱在50℃保温,模拟正常储存条件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在货架期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酱在保温过程中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总酸明显升高,氨基态氮下降,产生CO2气体等现象,而酱中的还原糖并没有显著降低,经验证证实,是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了酱的pH缓慢降低,在低pH条件下,酱中的白糖逐步分解为还原糖,反而使体系中的还原糖水平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进一步促进美拉德反应的进行,虽然少量的Na2SO3和CaCl2,可以明显的抑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但为了保证酱的食品安全,最好采用纯天然的含有抑制剂的原料来控制酱的美拉德反应

  • 标签: 美拉德反应 氨基酸 还原糖
  • 简介:摘要针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出现的石膏脱水异常问题,结合实例,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反应机理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指出了某厂脱硫石膏含水率超标主要是因为石灰石品质差、脱硫系统入口SO2浓度超标、吸收塔浆液pH波动大、液位偏低、旋流器沉沙嘴尺寸大小,并提出保证石膏品质的措施。

  • 标签: 脱硫 石膏 含水率
  • 简介:摘要: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杂草、病害等的化学药剂。农药的合成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是农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就农药的合成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进行探讨,包括农药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旨在深入了解农药的化学本质,为研制更安全、高效的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农药 合成反应机理 动力学研究 化学结构 合成方法
  • 简介:摘要:氢氧燃料电池是高中化学中需要学习的最基础燃料电池,通过学习书写氢氧燃料电池中酸性环境(稀 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碱性环境( 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熔融金属氧化物(可以传导 O2-)、熔融的碳酸盐四种环境中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以建立起一种基础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型,以致能够快速、准确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

  • 标签: 高中化学 思维建模 基元反应 燃料电池
  • 简介:摘要:氢氧燃料电池是高中化学中需要学习的最基础燃料电池,通过学习书写氢氧燃料电池中酸性环境(稀 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碱性环境( 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熔融金属氧化物(可以传导 O2-)、熔融的碳酸盐四种环境中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以建立起一种基础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型,以致能够快速、准确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

  • 标签: 高中化学 思维建模 基元反应 燃料电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液体化学反应动力学与机理,涉及反应速率、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等方面。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方法,探索了液相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以及相关机理,揭示了反应物转化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优化液体化学反应过程,为相关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 标签: 液体化学反应 动力学 机理 反应速率
  • 简介:摘要NOx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O3¬的一个重要因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低温 SCR催化剂 脱硝性能
  • 简介:本文介绍了目前氰酸酯(CE)树脂的几种改性途径及其反应机理.包括热同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弹性体、晶须及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等改性方法.其中主要阐述了环氧(EP)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改性CE的机理及共聚体系的性能。

  • 标签: 氰酸酯树脂 热同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改性 反应机理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稠油分子键断裂的难易程度,将稠油分子键分成杂原子键和C-C键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分子键断裂之后的后续反应。关键词:稠油水热裂解层内降粘引言高粘度的稠油能够在催化裂解的作用下将粘度降下来,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大分子的沥青质、胶质分子裂解成2个或多个小分子,并减少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分子长链之间的缠绕交叉作用、使得沥青质、胶质分子不缠绕成团,而是相对于以前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原油之中,从而使得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在沥青质、胶质大分子的裂解过程中,键的断裂主要为2种:(1)杂原子键的断裂,包括C-S、C-N、C-O等C-R键的断裂。(2)C-C键的断裂。下面从这俩个方面对大分子键的断裂进行阐述。一、杂原子键的断裂在稠油催化裂解过程中的杂原子断裂由于C原子与S、N、O等杂原子极性不相同,所以属于极性反应。跟据大量的催化裂解实验结果分析,杂原子键中C-S键最易断裂,根据分析有以下3个原因:(1)从S、N、O的原子结构上分析。C、N、O原子属于第二周期,S原子属于第三周期。S原子电子层比N、O原子多一层,使得S-C键健长在3种杂原子中最长,相对原子核对成键电子的束缚力小……

  • 标签: 催化降 反应机理探索 水热
  • 简介:摘要:丙烯腈装置反应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却常受到腐蚀的威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材料特性与腐蚀性能相关性、反应条件对设备腐蚀的影响以及化学物质与设备腐蚀机理的关系,揭示了丙烯腈装置反应系统设备腐蚀的原因。针对这些分析结果,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护和治理措施,以期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

  • 标签: 丙烯腈装置反应系统 设备腐蚀机理 分析
  • 简介:部分高中教师由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过程,经过简单枚举得到所有有机酸和醇反应都经历相同过程的错误结论,为此,文章以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有机酸和醇反应机理,并根据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目标、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 标签: 酯化反应 高中化学 复杂性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和催化剂设计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准确理解有机反应机理有助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控制和优化。同时,催化剂的设计对于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若干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研究和催化剂设计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其在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有机合成 反应机理 催化剂设计 选择性 有效性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从头算的MP2方法和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在6-311++G(2d,2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N,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在气相和溶液中发生S→N烷基重排反应机理、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该反应通过四元环机理和双位迁移机理生成产物,在气相和溶剂水中,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均比四元环途径低,反应主要通过双位迁移途径生成产物.在气相,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没有取代时分别低4.18,7.61,4.96kJ/mol,反应的取代基效应不明显.而在溶剂水中,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PCM-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气相时分别低37.73,39.96和37.17kJ/mol,反应的溶剂化效应非常明显.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 标签: N 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 S→N烷基重排 溶剂化效应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