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一种尚未见报道的配体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简写(H4Sapma),并合成了它的Cu(Ⅱ)、Ni(Ⅱ)两种新配合,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丙二酸二酰胺与Cu(Ⅱ)、Ni(Ⅱ)均形成1:1型的配合。测定了它们的表观生成常数。

  • 标签: 合成与表征 镍(Ⅱ)配合物 水杨醛 铜(Ⅱ) Cu(Ⅱ) Ni(Ⅱ)
  • 简介:配合是如何形成的”是高中化学新增内容,属于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配合的概念、结构、组成和形成条件;理解配合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及配合的应用;了解简单配合的成键情况。”而对配合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则不作要求。

  • 标签: 配合物 物质性质 空间结构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 选修模块
  • 简介:及其化合知识因在必修模块、有机模块、结构模块的分散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性,涉及性质的多样性,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本文从结构、性质、应用三个考查角度对此考点进行系统研究整理,提升应试备考能力。

  • 标签: 化合物 考点 结构模块 聚焦 生产生活
  • 简介:及其化合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完整系统地去研究、讨论,而是分散在从初中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如初中学过CuO是黑色物质、具有氧化性;高中学过新制的Cu(OH)2与含醛基的化合反应可得到砖红色的Cu20;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等等.虽然在全国现行的3套新课标教材(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中,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其相关内容,但仍不够全面、系统,这与《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及其重要化合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的明确规定不相符,而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中却多次涉及到及其化合的知识,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针对于此,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高考试题的考点、对现行教材中及其化合的知识进行了总结整理,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 标签: 化合物 铜盐 考点 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 简介: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及其化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识体系内容变化不大,似乎许多问题已有定论。然而,通过对几个热点实验的探究,我们觉得在有关及其化合中,存在一些很有意义、启发人们科学思维的实验尚未完全被大家认识和挖掘,

  • 标签: 实验探究 化合物 化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教学大纲
  • 简介:四氮杂大环配合催化的振荡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这是因为此振荡反应更接近于生物振荡体系。选择了一种四氮杂大环配合催化的化学振荡体系:NaBrO3-苹果酸-H2SO4[CuL](ClO4)2,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环杂十四-4,11-二烯,研究了左旋多巴对该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左旋多巴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浓度与振幅的改变值△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9.90×10^-6-2.44×10^-4,相关系数为0.9933。同时对加入左旋多巴后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左旋多巴 B—Z振荡体系 四氮杂大环铜配合物
  • 简介:将2-乙酰吡啶与L-蛋氨酸在乙醇作为溶剂的情况下混合,并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二者通过缩合反应,得到2-乙酰吡啶缩L-蛋氨酸配体。在此基础上,将配体与三水合硝酸进行反应,合成了配合,使用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此外,选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对配合与DN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和DNA作用的模式是插入模式。

  • 标签: 2-乙酰吡啶 L-蛋氨酸 结构表征 DNA作用
  • 简介: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依托课程标准、考纲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学生在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轮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联想、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地构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训练使知识运用自如、娴熟和灵活。高三一轮复习“及其化合”时,笔者尝试了构建及其化合与其他版块知识之间的网络。

  • 标签: 复习课 化合物 教学设计 知识结构 高三化学
  • 简介: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不仅与简单客体分子包合,也与过渡金属配合发生包合作用,其中环糊精衍生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的包合作用,可通过环糊精修饰形成金属离子加冠环糊精主体分子,再与有机配体分子包合以及发生相互作用来实现.

  • 标签: 环糊精 过渡金属配合物 包合物 包合作用 修饰
  • 简介:以C60为代表的球烯与球烯配合是近年来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本文介绍了富勒烯金属包合、简单外接式金属富勒烯配合、η2-金属富勒烯配合和金属富勒烯基配合四种不同类型的金属球烯配合的合成,着重介绍了金属富勒烯基配合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金属配合物 富勒烯 研究进展
  • 简介:报道了对称六齿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EDTB)的含镍(Ⅱ)双核配合[Ni2(EDTB)·2H2O·(CH3COO)2][C6H4(OH)COO]2·CH3CH2OH(Ⅰ)的合成.对(Ⅰ)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的研究.推测配合中每个镍(Ⅱ)离子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 标签: 合成与表征 镍(Ⅱ)配合物 双核配合物 NI2 配位 O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探索氢键对配合的影响,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简称DSD酸),邻菲啰啉(简称phen)和Cd(II)离子进行混配,合成了一个新型配合,即[Cd(phen)2(DSD).1.5H2O]n,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X-ray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此配合的基本结构是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之间又通过分子间强氢键N-H…O形成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氢键对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DSD酸 金属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以Cu(NO3)2与1,3-二(N-咪唑基甲基)苯(mb)JJ原料,用挥发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维(Ⅱ)配位聚合1,其结构经x一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心./c空间群,晶胞参数倪=19.432(6)A,6=8.433(3)A,c=21.612(7),β=115.018(5)°,V=3209.3(18)A°3,z=4,Dc=1.478g·cm-3,μ=0.747mm-1,F(000)=1484,R1=0.0644,wR2=0.1491。1中Cu(Ⅱ)与四个mb配体的四个氮原子,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几何构型。Cu(II)与mb配体形成二重贯穿的二维金属一有机网络结构。用HF/6—31C(d)方法对1的结构参数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 标签: 配位聚合物 合成 理论计算
  • 简介:硝酸钴、邻菲罗啉(Phen)和4,4′-联吡啶在碱性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晶体配合[Co(NO3)(Phen)2]NO3.4H20,本文探讨了该化合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9584(16)nm,b=1.0349(2)nm,C=1.6579(3)nm,α=105.96(3)°,β=103.32(3),°γ=90.14(3),°V=1.2744(4)nm3,Z=2,R1=0.0546,w2R=0.1429.

  • 标签: 配合物 晶体结构 Π-Π堆积作用 超分子
  • 简介:高分子量冠状结构杂多阴离子由于对金属离子的捕捉性,生成了各种金属离子配合配合所具有的抗病毒、抗癌和抗艾滋病活性以及可能的催化活性,已受到多酸化学家和医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这类配合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应用背景,旨在引起国内相关领域同仁的重视。

  • 标签: 无机冠状物 合成 结构与性能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朝廷设唯一官于安徽古铜陵地区.文章通过地名的界定分析和铜陵出土大量青铜器与古矿遗址等物证,以及汉设官与铜陵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结合铜陵三千年冶史的发展脉络,阐述官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意义.

  • 标签: 铜官 唯一 铜陵
  • 简介:本文运用化学热力学循环和数据,系统地阐述了(Ⅰ)与(Ⅱ)的稳定性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 标签: 稳定性 转化 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