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在这一篇内我要根据引得编纂处十几位同事两年多为数十种书编引得的经验,来谈谈中国书引得编纂的方法。未谈之先,我要声明:我明知,我所根据的乃如是浅薄的经验,而犹敢大胆来谈方法,欧美老前辈引得家要笑得牙齿掉落了。所以我决不敢说这一篇的用意是教人如何编引得。中国文字与西洋文字。结构大不相同;中国学术与西洋学术,途径亦尚未一律。关于引得的原理,我们可感谢有西洋的典型可遵。关于编纂的手续,我们却要自行试验摸索。这一篇所述的就是我们两年多试验摸索的感触,写出来求同志们讨论指教。

  • 标签: 编纂法 引得 第三篇 中国文字 中国学术 选书
  • 简介:本文统计了《中国图书馆分类》第5版和《杜威十进分类》第22版中医学类中的相关数据,从类目结构、类目数量、类目质量几个方面,利用类号长度、类目包容度、参照度、清晰度等多个性能指标,对两进行定性定量测评;并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中图法》今后借鉴《杜威》修订医学类的一些建议。

  • 标签: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医学分类表分类法评价定量测评
  • 简介:《中图法》第四版(简称四版)较三版的类目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特殊编号方法,也可称广义借号的增加。由于它们具有不同于层累制类号的诸多特点,尤其是类号的位数与类级不呈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使不少专业人员辨识困难。近年来,一些专业文章中屡屡出现的将广义借号误认作层累制,或

  • 标签: 《中图法》 第四版 世界地区表 广义借号法 上借法 同借法
  • 简介:《知识组织文献分类》系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创始人IngetrautDahlberg博士为1974年创刊的《国际分类》杂志“分类法文献”栏目编纂的。1993年在该刊发表时,Dahlberg职博士在前面增加了一个导言。本的许多类目可以根据学科或专业进行复分(以*标示),复分的依据是Dahlberg博士编纂的另一部分类——《信息编码分类》(ICC)。在多数情况下,ICC代码与《知识组织文献分类》代码结合时需加“一”,只有5—6大类直接按ICC复分。例:“048—51/4医学叙词表”,而“651/4有关医学叙词表的文献”。本根据《知识组织》杂志1999年第4期刊登的修订版译出。该刊编辑根据知识组织领域研究的进展,对类目作了少许更动,并将《信息编码分类大纲》附在后,以便对照、使用。

  • 标签: 《知识组织文献分类表》 类目复分 复分标准 信息编码
  • 简介:时代复分对于准确著录、标引、检索文献资料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设置时代复分各条目划分标准,有按事件划分与不按事件划分,纯粹以整数为单位的时间段划分这两种。《杜威十进分类》(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DDC)是典型的依后者来划分的。而《中国图书馆分类》(三版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

  • 标签: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复分表 《杜威十进分类法》 时代表
  • 简介:作为图书馆员,面对大量的图书,众多的读者,如何注意读者兴趣的激励,使广大教职员工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现状,产生强烈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求知,乐意到图书馆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以求知为乐,提高读者来馆看书的主动性,进一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以及如何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是任何图书馆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几点想法,但求能抛砖引玉。

  • 标签: 图书馆人 读者兴趣 图书馆员 吸引读者 学习兴趣 学生
  • 简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出第一版以来,经过两次修订,已于1990年出版了第三版。它的问世是在十多年的图书馆文献分类实践的基础,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中图法》第三版受到了图书馆等文献工作部门的欢迎,它必将促使文献分类工作更趋于科学、准确和统一。

  • 标签: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文献分类 体系结构 文献检索
  • 简介:报纸内容包罗万象,是我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当前订阅报纸的家庭已相当普遍。许多人常常把报纸上看到的对自己有用的消息和文章剪下来,放在一个抽屉里或贴在专门的本子,以备日后需要时查阅。

  • 标签: 家庭 剪报管理 索引法 数据库
  • 简介:手机(电脑)三笔输入是将组成所有汉字的基本单位归纳为:,每一个笔形配置一个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作代码,用代码编程汉字输入软件,把这几个笔形标示在手机(电脑)键位或触摸屏,打字时按标示的笔形,打所需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形就能完全搞定汉字的输入。例如打[福]字,在键盘或触模屏打[福]字的笔形[、]、[フ]、[□]就能准确无误的没有丝毫障碍的快捷的打出[福]字来。

  • 标签: 手机电脑 三笔输入 笔形键位 触摸屏 打字软件
  • 简介:文章介绍了我国制定的背景,回顾了我国图书馆界为制定所做出的努力和走过的路程,分析了当前制定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的对策.

  • 标签: 图书馆法 中国 路程 克服 文章 困难
  • 简介:文献索引和数据库作为调查检索参考文献和分析研究文献内容的工具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着,而且,其原理(即索引)也可作为科学研究的辅助方法。

  • 标签: 索引法 研究方法 教材研究 课题研究
  • 简介:雕版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一千多年前,它就取代了前此数百年间写本的一统天下而成为书籍生产的主要方法。据文献记载,从五代起,官衙、私家、书坊竟相雕版印行书籍,风行海内。而购置刻本稿本、雕刻版片,印刷售买和保护所有权等一系列属于出版范畴的活动也随之产生。流传至今的十余万种线装古籍,不仅留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有不少我国版权制度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人们通常认为,版权制度属于西欧文艺复兴(公元13至16世纪)后的产物,直到近代才

  • 标签: 中国 古代书籍 版权标记 版权制度
  • 简介:不管是莘莘法律学子,还是法学名家,在撰写法学论文或论著时,难免不引用古今中外的法学资料(主要指法令、判例和法学论著等)。在检索、收集法学资料时,即使是母语类的古今法学资料,若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对于外文类的法学资料的收集和引用,那就更不用说了。

  • 标签: 收集方法 法律类文献 检索 法学论文 日本 法律学
  • 简介:[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是党的十九大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立法,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后的又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这一法律颁布后,图书馆界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解读,本文对《公共图书馆》专家解读的现状予以综述。[方法/过程]梳理出在《公共图书馆》立法和解读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分主题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综述。[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专家解读可划分为以下主题:《公共图书馆》产生的过程和意义、《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关系、《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宣传、贯彻实施《公共图书馆》。

  • 标签: 《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图书馆事业
  •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成立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作为一个新诞生的国家仍把公共图书馆建设当成文化事业头等重要任务之一。公共图书馆的发布时间恰是新政府成立的第二年,即1919年。从此,捷克斯

  • 标签: 捷克斯洛伐克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法 信息资源共享 呈缴本制度
  • 简介: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激增,人们对信息质和量需求的提高也促进了信息获取方法的空前发展。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分类——Folksonomy应运而生。本文将对其产生、发展以及具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指出它对现有的网络信息分类带来的影响,并对自由分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网络信息分类法 大众分类法 FOLKSONOMY 自由分类法
  • 简介:(四)抄片。抄片由抄写员办理,其问题甚简单。只要懂得钩标符号,抄得错误少,更于每片加板心中所注明之卷叶,这一步的工作就算完了。我们用普通纵三英寸横五英寸的片子。再以《说苑》各录为喻,举抄成的片子四张如下:

  • 标签: 编纂法 引得 《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