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民间收藏的档案种类繁多,许多极具保存和利用价值。契约文书作为民间档案的一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极具开发价值。本文简要介绍契约文书基本概况、蕴藏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及档案部门应做的一些工作。

  • 标签: 利用价值 民间收藏 开发利用 文书 档案部门 信息资源
  • 简介:贺江流域各民族各族群的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的契约文书,其内容具有的丰富性、民族性、族群性、方言性的特点,对我们研究贺江流域的族群、家庭、村落、族群关系、妇女、婚姻以及区域经济史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贺江流域 契约文书 发现 特点 价值
  • 简介:1995年,龙泉驿区档案馆接收了区公安局移交的501件清朝、民国契约档案。2011年9月,从事龙泉驿历史文化研究多年的胡开令老师被借调到区档案局(馆)作档案编研工作,在梳理馆藏历史档案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这501件自1754至1949年,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时期近二百年的契约文书,这些文书保存完好、时阃连贯、脉络清晰、种类丰富且彼此关联,史料价值巨大。

  • 标签: 契约文书 编辑出版 龙泉 成都 档案编研工作 历史文化研究
  • 简介:2004年11月18日。锦屏县档案馆下到边远苗寨,征集到4.4份珍贵契约,其中1份是该馆目前馆藏的13666份契约原件中,保存最完好的旷世珍品,堪称“契约之王”。这份契约形成于清代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七月十三日。且盖有黎平府开泰县县印(县印为边长68毫米的正方形);整张契约长2.08米、宽0.52米。共101列2888字,

  • 标签: 契约 珍品 2004年11月 1888年 县档案馆 正方形
  • 简介:契约是指两方以上的人就某事所达成的合意。在纠纷和诉讼中,契约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早在《周礼?天官?小宰》中就有说到古代官府治理政务的八种成规,其中有:“听称责以傅别”、“听取予以书契”、“听卖买以质剂”。“傅别”、“书契”和“质剂”就是不同形式的契约[1]。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官府在处理债务、买卖等纠纷时,就以契约为证据。但是《周礼》的记载是否反映的是先秦时代的事实,现在并无定论,所以我们对先秦时期契约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清楚。郑玄注《周礼》“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时说:“若今时市卖,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2],则说明了秦汉时期在诉讼中运用契约为证的实际状况。之后历代户婚田土的诉讼中,契约都是最重要的书面证据。

  • 标签: 契约文书 诉讼 土地交易 龙泉 近代 《周礼》
  • 简介: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历史变革时期,如何使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更好的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服务,这无疑是档案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部门立卷是指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负责将组织或个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和立卷的工作方法。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熟悉文件材料形成与处理来龙去脉的优越性,有利于防止文件散失,有利于提高归档的质量与效率,同时由于实行了部门预立卷,也有利于文件材料的随时查阅和保管。195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暂行条僦》首先对部门立卷制度予以确定。195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再次重申了这个方法。1957年部门立卷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1990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在有关文件中对文书或业务部门负责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并向档案部门移交作了明确规定,

  • 标签: 文书档案质量 业务部门 文书立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文件材料收集 部门立卷制度
  • 简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档案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立卷方法在组卷过程中人为因素多、劳动量大、效率低,已不适应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档案部门的应用。2001年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新的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机关档案部门实行多年的传统立卷工作进行了改革。《规则》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推出的文件级整理,大幅度简化了整理中的手工操作,它的优势在实施中已经得到体现。

  • 标签: 档案立卷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办公自动化设备 电子计算机 文书 档案部门
  • 简介:立足新时期医院领域,电子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得以推广,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双轨制管理状态。要明确双轨制的涵义,重视分析医院文书档案双轨制管理对医疗文书的管理价值,正视应用的必要性,掌握管理模式与方法,强化对双轨制文书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构建科学完善的策略,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在根本上为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优质的条件。

  • 标签: 医院文书档案 双轨制管理 价值
  • 简介:乐山市档案馆保存有百余件历代民间契约档案,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在外观上来看,这些民间契约实在算不上精致,它们多书写在本地所产土纸上,用词用语颇多俚语、别字,从字迹中也看不到多少受过书法训练的痕迹,即便是契约的书写者,也大多谈不上有高深的文化修养,而只是依照当时通行的书写格式来依样画葫芦。然而,

  • 标签: 契约精神 市档案馆 乡土社会 书写者 八年 同治四年
  • 简介:2011年10月25日,保山市档案馆征集到一份弘洽贰年(公元1489年)土地买卖契约(宽58厘米、长76厘米),该契约原由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思腊村杨品相保存。2011年10初,保山市档案馆了解到有这份土地买卖契约后,派人到杨品相实地核查,确定这份契约距今已有525年,是保山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份纸类文字档案,十分珍贵,它反映了明代中期民间的土地买卖情况,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民族、土地制度、纸质档案保存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市档案馆的同志当即把契约的重要价值和收集来意向杨品相说明,杨品相说这是他家的祖传遗物,他不同意捐赠,并表示会把契约保存好,确保安全。

  • 标签: 土地契约 买卖契约 明代中期 市档案馆 档案保存 保山市
  • 简介:为了确保案卷标题的质量,除了掌握上述七点要求外,还必须掌握标题结构中的各部分的具体标法。(一)标卷内文书材料的作者任何一个案卷,不论是按什么特征组成的,必然包括一个或几个作者。文书材料的作者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不同,反映其工作活动和表达其意图的文书材料的价值也不同。高级领导机关、重要单位和著名个人形成的文书材料,比基层机关、一般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文书材料,往往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标明卷内文书材料的作者,揭示卷内

  • 标签: 案卷标题 特征组成 工作活动 浑源县 领导机关 下级机关
  • 简介:峨边县档案馆在进行重要历史档案的抢救整理工作中,发现一件距今500多年的明代“契约”档案。“契约”长87.5cm,宽45cm,材质为宣纸,该契约详细地记载了明朝成化捌年(公元1472年)归化(原峨边县二区永乐、永胜公社,1978年成立金口河工农区时划出,现永和镇、永胜乡)夷民自(即自莫,称土司)官保,因无粮草马匹,请中人说合,甘愿以本业荒山壹股签当王绍文(王大老爷)大南(蓝)布叁件、红布伍件、母猪四只、花沙牛捌条、白银伍拾。

  • 标签: 契约 荒山 归化 历史档案 整理工作 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