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儿女,7岁5个月,头皮、双耳、双手、骶尾部多发皮肤缺损,伴四肢多关节曲屈挛缩7年余。皮肤科检查:头皮、双耳廓、双手及骶尾部皮肤缺损,牙龈肿大,四肢关节曲屈畸形并挛缩。外周血基因检测:患儿ANTXR2基因存在c.1073delC(A359Lfs*51)和c.1073dupC(A359Cfs*13)复合杂合突变,患儿母亲、父亲该基因分别为c.1073delC、c.1073dupC杂合突变。诊断:透明纤维瘤病综合征。拒绝手术治疗,予消炎、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半年后患儿偶有轻度腹泻,其他症状无明显进展。

  • 标签: 透明变性,系统性 基因检测 突变 ANTXR2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角纤维复合体(TFCC)是下尺桡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TFCC损伤是导致腕尺侧疼痛常见的原因。TFCC损伤可导致腕部乏力、疼痛、活动受限等,影响日常生活、工作。随着对TFCC解剖和生物力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TFCC损伤分型也在不断变化,其修复方式也在不断改善,但仍没有"金标准"。笔者就TFCC解剖、损伤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分型及治疗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TFCC损伤提供参考。

  • 标签: 腕关节 三角纤维软骨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快速增长儿童的眼底黄斑区和视乳头区微细结构和血流灌注等临床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7~14岁快速增长(1年近视增长>1.00 D)的近视患儿40例(快速增长组),同时选取39例增长缓慢(1年近视增长≤0.50 D)的近视患儿作为对照(稳定增长组),分别测量其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通过LenStar测量眼轴,OCTA测量黄斑区和视乳头区血流参数和神经纤维(RNFL)厚度。2组间血流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眼轴、屈光度、视网膜厚度、血流密度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快速增长组和稳定增长组眼轴分别为(24.7±0.9)mm和(24.5±0.8)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斑区3 mm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分区视网膜深层和浅层以及视乳头4.5 mm GH(Garway heath)分区的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比较,2组在各局部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视乳头旁平均RNFL厚度和视乳头鼻侧区域,快速增长组明显较缓慢增长组薄(P<0.05)。近视增长量和眼底血流参数不相关,但与视乳头鼻侧区域RNFL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近视快速增长未伴有眼底血流密度的异常,但可伴有视乳头旁鼻侧、鼻上方和鼻下方RNFL厚度变薄,眼底血流参数对近视发展速度的预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快速增长 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网膜血流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正常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MVR)患者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至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感染科确诊的AIDS患者111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按眼底情况分为3个组:31例CMVR活动期患者作为CMVR组,47例MVR患者作为MVR组,33例眼底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测量RNFL厚度,同时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及AIDS相关的全身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情况、血巨细胞病毒DNA水平)。计量资料以t检验或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完成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视盘上方RNFL厚度左右眼分别为145(79,231)和142(46,1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1,P=0.013)。MVR组患者视盘RNFL厚度患眼和健眼分别为116(91,138)和122(82,192)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61,P=0.389);MVR组患眼和健眼BCVA分别为0.0(0.0,0.2)和0.0(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8,P=0.705);CMVR组BCVA分别为(0.23±0.48)和(0.0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4,P=0.003)。CMVR组患眼和健眼视盘RNFL厚度分别为133(61,219)和121(69,1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5,P=0.017);其中鼻侧厚度分别为104(41,374)和82(55,121)μm,颞侧分别为99(14,173)和72(36,11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5,-2.543;P=0.041,0.011)。视盘RNFL厚度CMVR组、MVR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9(61,350)、126(71,304)和113(87,14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908,P=0.000)。结论AIDS患者的眼底病变各有特点,在OCT结果中有不同表现:活动期CMVR患者视盘RNFL厚度普遍增厚,HIV相关MVR患者视盘平均RNFL厚度较眼底正常的AIDS患者有所增厚。(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8-265)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视网膜血管 血管疾病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神经纤维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Bio-Oss骨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牙周骨缺损中骨形成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Bio-Oss骨(Bio-Oss组)、PRF(PRF组)和Bio-Oss/PRF复合物(Bio-Oss/PRF组),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和12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Masson染色及BMP-2、OPG、RANKL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表达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Masson染色结果显示,Bio-Oss/PRF组术后8周时见部分成熟骨,12周见骨板形成,骨成熟度较高。析因分析显示Bio-Oss组在4、8和12周时BMP-2表达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1.30,P<0.001);OPG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67.03,P<0.001);RANKL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9,P = 0.046)。PRF组在4、8和12周时BMP-2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F = 0.68,P = 0.544);OPG和RANKL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PG = 1070.93,POPG<0.001;FRANKL = 2306.15,PRANKL<0.001)。Bio-Oss/PRF组在4、8和12周时BMP-2、OPG和RANKL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P-2 = 13.29,PBMP-2<0.001;FOPG = 237.91,POPG<0.001;FRANKL = 132.48,PRANKL<0.001)。空白对照组在4、8和12周时BMP-2和OPG表达量先升高后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P-2 = 88.33,PBMP-2<0.001;FOPG = 30.06,POPG<0.001),RANKL表达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52,P<0.001)。结论Bio-Oss骨复合PRF应用可促进成骨以修复牙周骨缺损。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形成蛋白2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Bio-Oss骨 牙周骨缺损
  • 简介:摘要视网膜神经纤维分离(DONFL)是存在于视网膜后极部沿神经纤维走行分布的大量弧形暗纹,在横断面图像上与内层视网膜的局部凹陷相对应。由于内界膜(ILM)剥除过程中存在剥膜器械对局部视网膜的直接损伤作用,以及对后极部视网膜的广泛牵拉作用,在ILM剥除后常常可以观察到DONFL。目前认为DONFL是一种自发的、延迟的形态学改变,呈亚临床性,对视网膜的功能影响较小。除了避免ILM的剥除,尽量减少剥膜面积,还可采取全氟辛烷辅助下固定的ILM瓣复位手术、改良的颞侧ILM翻瓣手术以预防和减少DONFL的发生。DONFL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及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视网膜疾病/外科学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综述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对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纤维厚度和视野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新郑市人民医院门诊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青光眼30例(30眼)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眼部正常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和视野损害程度。结果对照组颈动脉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29例(96.67%),中度狭窄者1例(3.33%),观察组颈动脉中度狭窄者16例(53.33%),严重狭窄者10例(33.33%),极严重狭窄者4例(13.33%),两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40,P=0.000);观察组患眼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视力(log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模式标准差和全视野青光眼干预研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呈负相关(r=-0.615,P=0.008),与平均视力、模式标准差和全视野青光眼干预研究评分均呈正相关(r=0.626、0.593、0.714,P=0.005,0.014,0.000)。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可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及视野损害产生显著影响,其病理机制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狭窄,颈动脉 青光眼,原发性 厚度,视神经纤维层 视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背侧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2例腕关节TFCC背侧撕裂患者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术前专科检查,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患者采用由内向外经关节囊缝合修复,不稳定患者经骨缝合修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RWE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握力等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31个月,平均15.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术前、术后VAS、PRWE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握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CC背侧撕裂属于Palmer分型中未覆盖的类型,镜下缝合修复效果良好。

  • 标签: 关节镜 治疗结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T高清MRI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3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14~69岁,平均32.6岁。统一参数下行腕关节MRI检查,并在随后接受腕关节镜下探查或治疗。将TFCC损伤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中心型损伤,即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第二类为边缘型损伤,包括TFCC桡侧附着部、尺侧附着部、远尺桡韧带、尺腕韧带损伤。以腕关节镜下探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比分别得出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和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阴性似然比。结果关节镜检查确诊TFCC损伤者122例,其中中心型损伤72例,边缘型损伤102例;MRI检查结果为阳性124例,其中诊断为中心型损伤75例,边缘型损伤111例。通过对比,得出3T高清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8,0.933/0.966,11.85/0.03;诊断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2/0.323,0.811/0.455,1.30/0.37。结论对于TFCC中心型损伤,无论是创伤性撕裂还是退行性损伤,3T高清MRI均可准确诊断。MRI在TFCC边缘型损伤的诊断中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较低的特异度提示临床中对MRI的阳性结果应持谨慎态度,需着重结合病史与体检结果进行诊断。

  • 标签: 三角纤维软骨 腕损伤 诊断敏感试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帕金森病(PD)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检查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轻中度、重度PD各为15例15只眼,并据此分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0名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傅里叶域OCT对所有受检眼视盘进行扫描。测量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盘沿容积、视盘容积、视杯容积、盘沿面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等参数;视盘平均以及上方、下方、颞侧上方(TU )、上方颞侧(ST )、上方鼻侧(SN )、鼻侧上方(NU)、鼻侧下方(NL)、下方鼻侧(IN)、下方颞侧(IT)、颞侧下方(TL)象限的RNFL厚度。3组受检眼视盘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t检验。结果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6,P>0.05 );其余各项视盘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21、5.586、6.302、5.926、5.319、5.404、5.861、6.603 ,P <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正常对照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轻中度PD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ST、SN、NU、NL象限RN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6、2.852、2.961、2.404,P>0.05)。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RNFL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随着PD程度的加重,TL、TU象限RNFL变薄最为显著。结论PD患者视盘面积及容积缩小,视杯面积及容积扩大,C/D明显扩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RNFL厚度明显变薄,且以颞上、颞下方最为显著。

  • 标签: 帕金森病 视盘 神经纤维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连续就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DM组)28例47只眼和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名40只眼纳入研究。两组受检者年龄(t=-1.397)、性别构成比(χ2=0.0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0.843)。均行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选择视盘HD 4.5 mm ×4.5 mm血流成像扫描模式,设备自带软件测量视盘旁RNFL(pRNFL)厚度及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观察两组受检眼ppVD、pRNFL变化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象限ppVD与pRNFL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比较,DM组患眼全周及上半侧、下半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各象限ppV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7、4.360、3.713、4.007、2.806、4.046、2.214,P<0.05);全周及各象限pRNFL厚度均降低,上方、下方象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2.349,P>0.05),而全周、上半侧、下半侧、鼻侧、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7、1.717、1.869、0.720、0.30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患者鼻侧pRNFL厚度与鼻侧ppVD呈高度正相关(r=0.734,P<0.001)。结论早期DR患眼ppVD下降,pRNFL变薄。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盘 局部血流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8岁段早产儿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的屈光状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探讨早产及ROP对屈光状态和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孕周(33.6±4.1)周,出生体质量(2 099±779)g,按有无ROP分为ROP组和早产无ROP组(简称早产组),并将同龄足月儿作为对照,共纳入112例(222眼),其中ROP组24例(47眼)、早产组55例(110眼)、足月组33例(65眼)。纳入研究第8年行RNFL厚度、眼轴长度及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检查,比较屈光不正发生率及RNFL厚度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ROP组及早产组的近视发生率较足月组高(χ2=8.062,P=0.018;χ2=3.671,P=0.036);ROP组、早产组及足月组的远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10,P=0.250);ROP组及早产组的散光发生率较足月组高(χ2=7.758,P=0.023;χ2=3.710,P=0.034)。ROP组及早产组眼轴均较足月组短(均P<0.001)。早产组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较足月组薄(P=0.030),早产组颞侧RNFL厚度较足月组(P<0.001)、ROP组(P<0.001)薄。结论:8岁段早产儿及ROP患儿眼轴较足月儿短,更易发生近视和散光,ROP和早产共同影响其屈光状态,其中早产起主要作用。早产与ROP对RNFL厚度影响不同,尤其是颞侧象限,在随访中需与其他疾病所致的RNFL厚度异常鉴别。

  • 标签: 早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屈光状态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患者在腕关节镜手术围术期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4例TFCC损伤患者经腕关节镜治疗后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缩短围术期禁食时间,术后采取患肢功能位,及时镇痛,联合移动医疗APP,进行阶段性的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推送与随访提醒等,比较患者术后肢体肿胀例数,疼痛评分及腕关节活动度,进行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2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14例出现腕关节肿胀,干预后缓解。根据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6%,腕部疼痛评分较术前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腕关节实际活动度占该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百分比进行评定,术前优2例、良10例、差12例,术后优14例、良8例、差2例。结论TFCC损伤患者腕关节镜手术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为患者提供较全面护理,促进患者舒适及手功能恢复;移动医疗APP的应用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 标签: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腕关节镜 显微外科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积血(postvitrectomy vitreous hemorrhage,PVH)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 41例(50眼),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5眼),进行睫状体平坦部27 G套管针两切口,灌洗出玻璃体腔内积血。收集同期PVH 21例(25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期末,观察组中视力提高者22眼(88.00%);对照组视力提高15眼(6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效果确切。

  • 标签: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灌洗,玻璃体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调节因子2(CNPY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上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并行手术的PTC患者92例(PTC组),良性病变组45例,组织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IHC);PTC组术前患者血清样本92例、良性病变组45例及正常对照54例,进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PTC患者癌组织CNPY2的IHC得分[9.74(8.00,12.0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78(4.00,8.00),Z=8.252,P<0.01]和良性病变组织[5.87(4.00,8.00),Z=6.823,P<0.01]。CNPY2蛋白在年龄≥55岁与<55岁PTC患者[11.47(12.00,12.00)比9.40(8.00,12.00),Z=3.082,P<0.01]、女性与男性患者[10.05(8.00,12.00)比8(8.00,8.00),Z=3.421,P<0.01]、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10.44(8.00,12.00)比9.28(8.00,12.00),Z=2.033,P<0.05]、恶性肿瘤分期(TNM分期)Ⅱ期与Ⅰ期患者[12.00(12.00,12.00)比9.58(8.00,12.00),Z=2.4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C患者血清CNPY2的浓度(μg/L)[0.19(0.13,0.23)]显著高于正常组[0.13(0.13,0.15),Z=4.273,P<0.01]及良性组[0.15(0.10,0.17),Z=2.792,P<0.01];PTC患者中女性血清CNPY2浓度(μg/L)[0.22(0.14,0.29)]显著高于男性[0.16(0.13,0.17),Z=3.687,P<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最佳截断值0.159 μg/L,分CNPY2高值组和低值组,并将PTC患者分为PTC组(4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PTC组(21例)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腺瘤样增生的PTC组(29例),发现PTC组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CNPY2高值组与低值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7(10.10,61.01)比10.39(10.21,10.43),Z=2.043,P<0.05]。结论通过检测PTC患者组织及血清CNPY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理因素及甲功血液指标的相关性,CNPY2有助于PTC的预测。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冠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调节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MDS-MF)患者纤维驱动细胞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MF-0/1、MF-2和MF-3级的初诊PMF和MDS患者各10例,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利用特异性免疫荧光抗体标记Gli1、LeptinR、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45和Procollagen Ⅰ,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后利用Fiji-ImageJ软件计数Gli1+、LeptinR+细胞及α-SMA+、α-SMA+/Gli1+、α-SMA+/LeptinR+和ProcollagenⅠ+/CD45+等纤维驱动细胞。结果MF-2/3级PMF和MDS患者LeptinR+、α-SMA+、α-SMA+/Gli1+和ProcollagenⅠ+/CD45+等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MF-0/1级患者(P<0.05)。但MF-2/3级PMF患者Gli1+、α-SMA+/LeptinR+细胞计数显著高于MF-0/1级PMF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06),而MDS患者中两组患者两群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69、0.067)。MF-0/1级患者中,PMF与MDS患者所有纤维驱动细胞计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F-2/3级患者中,PMF患者ProcollagenⅠ+/CD45+计数显著高于MDS患者(P=0.007),其他纤维驱动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F分级及纤维驱动细胞计数与PMF和MDS患者总生存时间无相关性。结论PMF患者α-SMA+细胞来源于Gli1+和LeptinR+细胞,而MDS-MF患者α-SMA+细胞仅来源于Gli1+细胞;PMF患者ProcollagenⅠ+/CD45+细胞计数显著高于MDS-MF患者。

  • 标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 纤维驱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对作业工人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5家电镀企业及1家塑料五金企业,以159名镀工人作为接触组,以66名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浓度,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两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血糖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血浓度及检出率较高,FIns水平较低,HbA1c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男性血糖指标变化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FIns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8.264,P<0.05)。结论长期接触会对FIns、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职业暴露 血镍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性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钉结合钛拉簧压低伸长磨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大同市第五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90例上颌第一磨牙伸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采用正畸片段弓压低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微种植支抗钉结合钛拉簧压低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压低时间、压如深度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压入深度和压低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钉结合钛拉簧压低伸长磨牙较正畸片段弓压低磨牙的疗程短,且患者痛苦少。

  • 标签: 伸长磨牙 微种植支抗钉 正畸片段弓 镍钛拉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