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对于重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pancreatitis, HTG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HTGP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两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采集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在HTGP发病24 h内进行BISAP评分。比较两组中各种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TGP中SAP患者的危险因素,利用相关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比较BISAP评分、NLR联合BISAP评分(BN评分)、PLR联合BISAP评分(BP评分)和NLR、PLR联合BISAP评分(BNP评分)对HTGP中SAP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两组中发热患者比例、NLR、PLR、乳酸脱氢酶、尿素、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NLR(OR=1.859,95%CI: 1.385~2.497,P<0.001)、PLR(OR=1.074,95%CI: 1.036~1.112,P<0.001)和BISAP评分(OR=2.880,95%CI: 1.578~5.258,P=0.001)是HTGP中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证实NLR、PLR均与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呈正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BISAP评分、BN评分、BP评分及BNP评分预测HTGP中SAP的AUC分别为0.865(95%CI: 0.787~0.943)、0.925(95%CI: 0.869~0.981)、0.930(95%CI: 0.885~0.987)及0.936(95%CI: 0.874~0.986)。结论NLR和PLR联合BISAP评分预测HTGP中SAP患者的敏感度更高,可以HTGP发病24 h内对SAP做出预测,更好的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高三酰甘油性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GRWR)对1岁以内儿童全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岁以内首次行全肝移植140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RWR值分为三组:低GRWR组(GRWR<2.5%,48例);中GRWR组(2.5%≤GRWR<5%,73例);高GRWR组(GRWR≥5%,19例)。比较三组儿童受者的基本情况,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0例儿童受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78例;年龄(7.34±1.81)个月;体重(6.81±1.09)kg;GRWR为3.27%(1.33%~8.12%)。三组间GRWR越高,其供者的年龄、体重、移植物重量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GRWR组手术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较中GRWR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GRWR组受者术后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31.3%)大于中GRWR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综合征4例,均发生在低GRWR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GRWR组儿童受者术后随访时间为(50.7±23.4)个月,移植物术后3个月、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9.6%、91.8%、100%;87.5%、87.7%、100%;87.5%、87.7%、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者术后3个月、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93.8%、91.8%、100%;91.7%、87.7%、100%;91.7%、87.7%、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儿童活体肝移植不同,GRWR≥5%并不影响儿童全肝移植术后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GRWR<2.5%会增加受者术后肝动脉血栓、小肝综合征发生风险。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 肝动脉血栓形成 小肝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在无菌检查常规冲洗液(0.1%蛋白胨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消除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抑菌性。通过微生物回收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进行毒性确认,并使用2种疫苗样品筛选硫代硫酸钠冲洗液最适浓度,最后通过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适用性实验确认最适浓度的有效性。结果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在0.05~0.80 mol/L范围内对所测试微生物无毒性,0.10 mol/L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可作为汞化物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用冲洗液。硫代硫酸钠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冲洗液用量,缩短检查时间。结论通过在常规冲洗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成功改良了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

  • 标签: 硫代硫酸钠 无菌检查 冲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分析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2DD)患者的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模式,明确T2DD患者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52例T2DD患者进入研究,另设同期57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3组被试临床资料、精神心理量表评分、rs-fMRI扫描结果等资料;计算3组被试全脑fALFF值并比较不同脑区fALF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fALFF值与临床变量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被试双侧楔前叶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T2DD与T2DM组双侧楔前叶fALFF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D组fALFF值较T2DM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D组、T2DM组患者fALFF值与临床资料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侧楔前叶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是T2DD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慢性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指数(HRI)、收缩压比率(SBPR)与峰值氧耗量(peakVO2)的相关性,探讨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7年3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的54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类型、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peakVO2、HRI、SBPR。peakV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47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CHF患者中,男性447例(81.7%),年龄63(56,69)岁。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23、0.263,P均<0.001),年龄与peakVO2呈负相关性(r=-0.207,P<0.001),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r=-0.229,P<0.001),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peakVO2低于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r=0.181,P<0.001),BMI与peakVO2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t分别为7.68、5.08,P均<0.05),年龄、BMI与peakVO2呈负相关(t分别为-5.43、-0.31,P均<0.05),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t=-6.03,P<0.05),HFrEF患者peakVO2低于HFmrEF和HFpEF(t分别为3.17、4.48,P均<0.05),可构建线性方程(F=33.52,调整R2=0.29):peakVO2=10.65(男性)或8.53(女性)+4.26HRI+3.31SBPR-0.07年龄-0.13BMI+0(HFrEF)或1.05(HFmrEF)或1.62(HFpEF)。结论CHF患者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可能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率指数 收缩压比率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生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于西部战区总医院的92例HBV-ACLF患者,回顾性收集临床检测指标并随访90 d的生存情况,终点为死亡或肝移植。对比MLR在纳入90 d后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差别及其与肝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MLR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90 d生存率52%(48/92),病死率48%(44/92);生存组MLR为0.520(0.310,0.828),死亡组为0.740(0.440,1.120),死亡组MLR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提示生存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40(0.527~0.754)。MLR截断值为0.399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64、0.396;生存分析显示高MLR组的90 d生存率显著低于对应的低MLR组(P=0.01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MLR水平是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LR可作为 HBV-ACLF 患者潜在的预后判断指标,临床价值有待随机大样本前瞻性试验来验证。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比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 plane block, TAPB)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全身麻醉组(TAP+GA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50例。TAP+GA组和GA组分别在超声引导TAPB辅助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72 h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和NLR、PLR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及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比较,TAP+G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和PLR、N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比较,术后24、72 h TAP+GA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和PL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外周血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TAP+GA组外周血NLR明显低于GA组(P<0.05)。TAP+GA组术后24、48 h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GA组(P<0.05),TAP+GA组术后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少于G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辅助全身麻醉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NLR水平,且可以改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胃癌根治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寡肽及生物多糖护肤品对敏感性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敏感性皮肤志愿者30例,男3例、女27例,年龄18~57岁,平均34岁,病程1~10年,平均5.75年。入组当天用寡肽及生物多糖产品导入治疗1次。在治疗前、治疗7 d及28 d后进行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分析、皮肤生理指标测定、受试者自我症状体征改善评估,研究者评估,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估产品安全性。结果VISIA数据显示,治疗后VISIA红色区绝对值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其中治疗28 d后与治疗前相比,红色区有明显改善(P<0.05)。皮肤生理测试显示,治疗后含水量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经皮失水量值与基线对比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与产品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寡肽及生物多糖护肤品可提高敏感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皮失水量,对皮肤屏障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皮肤 敏感性皮肤 皮肤屏障 皮肤含水量 经皮水分丢失 寡肽 生物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平台,探索构建一个安全规范、科学严谨的消化内镜数据库,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针对12种常见消化道疾病,参考相关指南规范,讨论确定消化内镜图像数据的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数据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采用国内市场保有量>5%的内镜设备,对参与图像采集与标注的数十位经验丰富的内镜操作医师统一进行数据标注讲解训练。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前瞻性、连续性采集、标注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9家医疗中心的内镜检查数据;经数据优化、脱敏、泛化后上传至服务器,经文件同步、数据处理和专家审核,构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规范化采集与标注数据库,即云平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定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成功构建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库,数据库中标注病灶43 010个,其中,早期食管癌病灶2 906个,早期胃癌2 912个,早期结直肠癌2 397个,结直肠息肉9 773个(腺瘤性息肉5 539个,非腺瘤性息肉1 161个,未定性息肉3 073个),标注图像40 353张,标注检查数量11 289例次。结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云平台采用统一标准和采集标注软件,保证了内镜数据的安全性、规范性,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采集、标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和第三方数据监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标签: 消化内镜 人工智能 数据采集标注 云平台
  • 简介:摘要详细介绍了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的技术优势,结合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曲张静脉的病理解剖与血流改变特点,阐明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的技术理念。应用图片与视频举例说明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与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曲张静脉的操作过程与技巧。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内镜 食管胃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 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奈哌齐联合氯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B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平。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评分、疾病严重程度及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即刻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评分均高于B组(P均<0.05);治疗后,A组语言能力、定向力及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均高于B组(P均<0.05);治疗后,A组妄想、幻觉及攻击行为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ADAS-Cog评分低于B组,ADL评分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5/46)与B组(13.04%,6/4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氯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其认知及学习能力,改善行为障碍,安全性高。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氯氮平 认知功能 多奈哌齐
  • 简介:摘要脾脏肿瘤并不多见,但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脾脏占位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而脾脏是人体的“血库”,活检出血风险极大,因此选择安全的技术获得脾脏样本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3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诊断的脾脏恶性肿瘤,EUS-FNA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脾肿瘤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脾脏继发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国产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诊治胆胰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国产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检查的37例患者资料,分析内镜检查的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完成国产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检查,技术成功率100.0%。明确胆管狭窄性质24例,观察胆管有无出血或结石残留6例,观察胰管有无新生物或结石残留2例,直视下辅助导丝通过胆管狭窄2例,直视下辅助胆道激光碎石3例。共9例患者病理确诊为恶性胆管狭窄,其中8例通过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视觉判断为恶性病变。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检查后,胆胰管引流34例。术后发生胆管炎3例、菌血症4例、胰腺炎2例,均保守治疗后短期内好转;出血1例,经2次内镜下止血后好转。结论新型国产经口胆胰直视化子镜系统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胆胰疾病 经口 直视化子镜
  • 简介:摘要胰腺占位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胰腺导管腺癌、腺泡细胞癌等。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胰腺内占位,最终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联合免疫组化确诊为胰腺内副脾。

  • 标签: 超声检查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胰腺内副脾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损伤的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小鼠模型,并探讨奥平(olanzapine,OLZ)干预对PPI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C57BL/6孕9 d母鼠尾静脉注射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ilicacid,Poly(I∶C)](6 mg/kg)进行免疫刺激,子代小鼠出生后30~40 d(PND30~40)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方法构建应激模型。根据窝别和性别将子代小鼠分为孕期免疫刺激+青春期应激组(P+S+组)、孕期免疫刺激组(P+S-组)、青春期应激组(P-S+组)和无刺激组(P-S-组),每组18只。其中P+S+组小鼠根据是否给予OLZ分为OLZ干预组(OLZ组)和非OLZ干预组(non-OLZ组),每组9只。分别于造模后和给予OLZ后采用声惊跳反射实验检测小鼠PPI功能状况。采用StatViewVersio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因素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简单效应。结果孕期免疫刺激及青春期应激主效应显著(F(1,330)=47.72,P<0.01),且二者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1,330)=14.80,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P+S+组PPI%[(15.42±6.13)%]显著低于P+S-组[(27.33±4.58)%]、P-S+组[(31.17±3.97)%]、P-S-组[(47.14±12.28)%](均P<0.01)。不同性别间PPI值存在显著差异(F(1,396)=61.94,P<0.01),在雌雄性小鼠中,Prepulse+Pulse中不同强度Prepulse影响下的Pulse惊跳反应强度存在显著差异((F(1,198)=18.68、18.44,P<0.01),孕期免疫刺激有显著主效应(F(1,198)=32.18、12.58,P<0.01),与青春期应激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1,198)=34.54、11.39,P<0.01),按性别作简单效应分析发现,P+S+组雄性小鼠的Prepulse+Pulse的惊跳反应强度(0.47±0.12)显著高于P+S-组(0.36±0.11)、P-S+组(0.25±0.22)与P-S-组(0.31±0.19)(均P<0.01);P-S+组雌性小鼠的惊跳反应强度显著高于P+S+组和P+S-组、P-S-组(P<0.01)。OLZ能够逆转双重应激小鼠成年期PPI%的下降(F(1,165)=18.24,P<0.01)。OLZ能显著降低双重应激组雄性小鼠的PPI值(F(1,102)=21.81,P<0.01);OLZ能显著升高双重应激组雌性小鼠的PPI值(F(1,102)=4.88,P<0.05)。结论OLZ能够逆转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模型小鼠的PPI损伤;在利用声惊跳反射实验评价小鼠PPI功能时,PPI%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对OLZ干预的反应性。

  • 标签: 前脉冲抑制 精神分裂症 神经发育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奥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奥平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认知功能和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Hcy为(13.59±2.6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3±2.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 < 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目评分[(15.06±2.28)分、(21.18±3.26)分、(44.39±4.42)分、(40.63±6.2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3.31±2.04)分、(19.26±3.07)分、(42.43±2.07)分、(44.19±5.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2.34、2.12、2.27,均P < 0.05)。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 <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Hcy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利培酮 奥氮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临床疗效 工作记忆评分 言语记忆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和揭阳市人民医院4家血液诊疗中心接受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的50例成年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应用不同剂量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或小剂量化疗方案,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AML患者复合完全缓解(CR)率62.0%(31/50),总有效率(ORR)76.0%(38/50);28例患者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达有效[CR+部分缓解(PR)],最迟在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达有效;初治组28例,复合CR率60.8%(17/28),ORR 78.6%(22/28);复发难治组(RR组)22例,复合CR率63.6%(14/22),ORR 72.7%(16/22),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74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治疗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8.451,95% CI 1.306~54.697,P=0.025)。维奈克拉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4.5个月(1.1~15.0个月),治疗有效患者16例复发,维持有效的中位时间5个月(1.1~11.0个月)。全部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治疗后骨髓抑制,其次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全部患者均无因发生骨髓抑制相关并发症而停药>1周。结论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AML具有较好疗效,对老年患者减低剂量治疗亦疗效佳,耐受性好。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治疗结果 维奈克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弹簧圈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20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择期内镜超声引导弹簧圈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曲张静脉团内血流消失情况,次要指标包括弹簧圈栓塞的安全性、再出血率、门静脉血栓变化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共13例合并门体分流的孤立胃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内镜超声检查提示靶血管中位最大内径为40 mm,置入弹簧圈中位数量为2.7个。穿刺点均位于食管下端接近贲门口处,均无活动性出血,患者操作完成后均经多普勒辅助确认血流完全消失。中位随访时间403 d,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9.1%;2例患者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进展;2例患者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90.0%。结论内镜超声引导弹簧圈栓塞是存在门体分流的孤立胃静脉曲张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肝硬化 胃静脉曲张 内镜超声引导弹簧圈栓塞术 门体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口呼吸器对鼻内镜术后患者口干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鼻术后鼻腔填塞口干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口呼吸器,对照组常规经口呼吸,治疗时间为术后48 h内,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口干、口腔舒适度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干及口腔舒适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专利口呼吸器能有效缓解鼻内镜术后患者口干情况,口感舒适,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含呼吸器 口干 鼻内镜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柳磺吡啶(S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S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凋亡、自噬等抑制剂联合SAS处理结直肠癌细胞,CCK-8法比较细胞活力。采用锥虫蓝染色、平板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等实验评价低浓度SAS联合放疗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铁死亡蛋白标志物(GPX4、PTGS2)等,探究低浓度SAS联合放疗对细胞铁死亡的促进作用。利用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明确SAS的体内放疗增敏效应。结果高浓度SAS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与铁死亡。低浓度SAS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该效应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阻断。低浓度SAS联合放疗显著增加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PTGS2表达,降低GPX4表达。皮下移植瘤模型中SAS亦显示显著的放疗增敏效应。结论低浓度SAS通过铁死亡途径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 标签: 柳氮磺吡啶 放射增敏 铁死亡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