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三甘油血症性胰腺(HTGP)是AP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HTGP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同地区HTGP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其病死率也有较大差异。近年来,有关HTGP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发病机制和诊治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HTGP的发生机制、病因、发病率和预后做一综述,重点阐述不同地域HTGP的流行病学。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三甘油血症性胰腺(HTG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9例HTG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HTGP组(63例)和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症HTG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除重症HTGP组患者心律和呼吸频次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组患者,既往有胰腺病史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既往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症HTGP患者WBC、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沉降率、总蛋白,第1天及第3天的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脂肪酶、甘油,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白球蛋白比、尿酸、载脂蛋白-A1、血钙、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显著低于轻症及中度重症HTG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第1天和第3天的甘油和CRP水平及CTSI、APACHEⅡ、Ranson评分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甘油水平(OR=1.08,95% CI 1.02~1.14,P=0.01)、第3天CRP水平(OR=1.01,95% CI 1.00~1.01,P<0.01)、CTSI评分(OR=1.51,95% CI 1.06~2.13,P=0.02)、APACHEⅡ评分(OR=1.22,95% CI 1.07~1.40,P<0.01)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第3天甘油水平为重症HTGP的保护因素(OR=0.8,95% CI 0.69~0.91,P=0.00)。结论第1天甘油水平和第3天CRP水平、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HTGP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甘油三酯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居民高三甘油血症(HTG)的流行率逐年升高,HTG引起的急性胰腺(HTGP)发病率也随之攀升。本文重点介绍影响血清甘油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以及HTGP的发病和重症化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并结合笔者所在胰腺中心的临床实践,提出AP发病早期紧急降脂和维持降脂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医师规范诊治HTGP提供借鉴。

  • 标签: 高三酰甘油血症 急性胰腺炎 诊断 降脂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三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HTG-AP患者具有年轻化、重症化、预后差、易复发等特点,造成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HTG-AP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基因多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鉴定出的高三甘油血症易感基因有LPL、APOC2、APOA5、LMF1、GPIHBP1和GPD1,胰腺易感基因有PRSS1、PRSS2、SPINK1、CTRC、CFTR、CASR、CLDN2、CPA1、CEL、CTRB和PNLIP。近年来,HTG-AP患者的基因检测不断发现新的易感基因和突变位点。遗传基因异常、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HTG-AP的发生、病程和结局,基因评估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分子机制、预后评估、药物开发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高三酰甘油血症 急性胰腺炎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基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胰管支架治疗高三甘油血症性胰腺(HTG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66例HTG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保守组(n=46)和支架组(n=20)。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转重症监护室(ICU)加强治疗率、入院48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甘油酯水平、抑酶药使用时间等。结果共入选HTGP患者6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3例,年龄(39.3±9.7)岁。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支架组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胰管支架置入。与治疗前相比,保守组和支架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淀粉酶、甘油酯、APACHE I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保守组[2.00(2.00,4.00)比4.00(3.00,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禁食天数、住院时间、抑酶药使用时间均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组[10.0%(2/20)比41.3%(1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支架治疗可以快速缓解HTG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类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合并2型糖尿病高三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旨在为指导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2例2型糖尿病高三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高三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患者为B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史、血脂水平等,并分析其影响病情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例数多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性别(男)、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饮酒史以及脂肪肝患病例数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甘油酯、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2型糖尿病高三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的发生,临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控制患者血脂,降低其血糖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三酰甘油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检测分析93例高三甘油血症性胰腺(HTGP)患者的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TG)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HTGP患者外周血TC、TG、RDW、PLR、NLR水平呈明显高表达,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呈明显升高趋势,提示外周血TC、TG、RDW、PLR、NLR水平变化对HTGP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辅助作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高三酰甘油血症 病情严重程度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甘油酯血症急性胰腺(HTG-AP)和胆源性急性胰腺(BAP)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5例急性胰腺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43例,女122例;年龄38~54岁,中位年龄51岁。HTG-AP组51例,BAP组414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等临床特征差异。两组淀粉酶、脂肪酶等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HTG-AP组平均年龄(40±2)岁,明显低于BAP组的(52±2)岁(t=-38.52,P<0.05);男性、糖尿病患者比例分别为90%(46/51)、31%(16/51),明显高于BAP组的72%(297/414)、12%(48/414) (χ2=7.93,14.97;P<0.05)。HTG-AP组BMI、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30.6±2.2)kg/m2、(129±8)mg/L,明显高于BAP组的(26.0±1.5)kg/m2、(58±4)mg/L(t=19.49,103.90;P<0.05)。HTG-AP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分别为16%(8/51)、22%(11/51)、16%(8/51),明显高于BAP组的3%(12/414)、1%(5/414)、2%(10/414) (χ2=18.04,56.66,21.49;P<0.05)。结论与BAP相比,HTG-AP以年轻、肥胖男性患者多发,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 并发症
  • 简介:急性胰腺(AP)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多数AP为轻症(MAP),20%左右的AP会发展为重症(SAP)。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SAP仍有5%~20%的病死率。因此,准确评估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非常重要。本文检测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TG)水平,探讨其评估AP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胰腺炎 医疗水平 三酰甘油 估价 病情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血糖及甘油检测在急性胰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胰腺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及甘油(TG)检测指标以及不同时间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CRP、GLU、TG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指标在第1d、3d、5d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诊断中采用C-反应蛋白、血糖及甘油检测方式,可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提供必要的治疗,为患者节约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糖 三酰甘油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我国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HTGP)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HTGP患者病情有易重症化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HTGP患者在发病早期需紧急降脂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在出院后需长期控制血清甘油酯(TG)水平以防止病情复发。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证据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介绍HTGP早期降脂药物选择、血液净化(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的指征、饮食和营养治疗的要求以及患者出院后血脂的控制策略,为临床医生管理HTGP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 低分子肝素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高甘油酯血症性急性胰腺(HTG-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以血甘油酯升高、代谢紊乱及多脏器功能障碍为显性特征。发病机制的探讨多集中于游离脂肪酸、胰腺微循环障碍、钙超载、氧化应激、基因多态性等方面。有研究指出,高甘油酯血症是继胆道疾病之后引发急性胰腺的第二大因素,对其反复发病、疾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后期休养恢复等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提出此概念到研究阶段都未能系统性地明确其发病机制,导致临床治疗缺乏精准性。基于此,亟待探讨高甘油酯血症急性胰腺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权威专家指南,就高甘油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联合急性胰腺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对于重症高三甘油血症性胰腺(hypertriglyceridemia pancreatitis, HTG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HTGP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和重症急性胰腺(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两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采集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在HTGP发病24 h内进行BISAP评分。比较两组中各种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TGP中SAP患者的危险因素,利用相关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比较BISAP评分、NLR联合BISAP评分(BN评分)、PLR联合BISAP评分(BP评分)和NLR、PLR联合BISAP评分(BNP评分)对HTGP中SAP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两组中发热患者比例、NLR、PLR、乳酸脱氢酶、尿素氮、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NLR(OR=1.859,95%CI: 1.385~2.497,P<0.001)、PLR(OR=1.074,95%CI: 1.036~1.112,P<0.001)和BISAP评分(OR=2.880,95%CI: 1.578~5.258,P=0.001)是HTGP中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证实NLR、PLR均与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呈正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BISAP评分、BN评分、BP评分及BNP评分预测HTGP中SAP的AUC分别为0.865(95%CI: 0.787~0.943)、0.925(95%CI: 0.869~0.981)、0.930(95%CI: 0.885~0.987)及0.936(95%CI: 0.874~0.986)。结论NLR和PLR联合BISAP评分预测HTGP中SAP患者的敏感度更高,可以HTGP发病24 h内对SAP做出预测,更好的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高三酰甘油性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评分
  • 简介:目的对不同程度的高三甘油血症患者的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高三甘油血症患者101例,取空腹血测定血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1、B、A2、C2、C3、E(ApoA1、B、A2、C2、C3、E)等指标,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等人体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按1.70mmol/L≤TG≤2.25mmol/L和TG≥2.26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临界高脂组和高脂血症组,比较两组人群上述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人群的BMI处于超重水平,从腰围判断属于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组人群的血TG、ApoE、C2、C3、A2均显著高于临界高脂组(P〈0.01或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三甘油血症患者的血ApoE、C2、C3、A2与甘油水平密切相关,在反映高三甘油血症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体重与身体测量 载脂蛋白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甘油酯血症已成为我国急性胰腺发病的第二大原因。研究发现,高甘油酯对急性胰腺的发病(包括复发)、疾病急性期严重程度以及后期胰腺修复均具有明确的影响。然而,当前高甘油酯血症导致急性胰腺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多集中于游离脂肪酸、胰腺微循环障碍、钙超载、氧化应激、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在临床诊疗方面,也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酯对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酯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复发率。结果:甘油酯水平在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酯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酯对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酯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复发率。结果:甘油酯水平在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酯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摘要血脂控制是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外的急性胰腺指南对其无统一推荐意见,导致临床治疗较为混乱。笔者结合目前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对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急性期的血脂控制原则,常用的降脂治疗方法、现状以及建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高甘油酯血症性胰腺急性期的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性指导。

  • 标签: 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治疗性血浆置换 静脉注射胰岛素 血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