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检察机关举报中心普遍建立后的三年中,共收到举报线索110万件;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总量相当于1982—1988年七年的总和;其中64%的贪污贿赂大案要案源于举报。事实证明,举报制度已成为检察机关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来源的主渠道,它的建立为检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要保持反贪污贿赂斗争的良好势头,正确处理举报

  • 标签: 检察机关 举报线索 举报人 举报制度 心理状态 正确处理
  • 简介:量刑权属德沃金言下的弱自由裁量权,具有实现个案事实与刑法规范无缝对接彰显社会正义与保护人权的价值。量刑虽是一项具有浓郁能动司法色彩的活动,但量刑权的行使却不能简单基于正当、合理的名义。而是首先应遵循一套实体规则,这个实体规则以责任刑法为价值基础,背靠法律人经验,思维步骤符合认知规律且历经实践检验;同时为确保实体规则得以一体遵循,还须设置和运行量刑程序,最终促使法官判罚说理,重树司法信度和效度。

  • 标签: 量刑权 量刑思维规则 互动式制约 判罚说理
  • 简介:刑法确立的受贿罪由于规定本身的不科学性,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疑难问题。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国际公约》,废除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要求,将动用行贿手段谋取不确定利益纳入不正当利益范畴进行评估,对受贿罪的主观形态应肯定存在间接故意,以数额确定受贿罪的定罪与量刑的模式存在较多缺陷,建议对受贿罪的刑罚处罚应建立以情节为中心的标准体系,增设资格刑和罚金刑。

  • 标签: 受贿 谋取利益 间接故意 模式缺陷 刑罚完善
  • 简介:<正>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进行民事诉讼监督作出了几条具体的规定。它标志着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行政、民事三大诉讼全面监督已经开始起步。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检察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必要对现阶段民事诉讼监督的具体属性及特点,如何实施和前景作些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诉讼监督 法律监督 人民法院 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简介:检察机关开展电子证据鉴定工作意义重大,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通过检察机关的探索,寻求解决办法,为电子证据的认定、法律定位、鉴定程序打下基础。

  • 标签: 检察 电子证据鉴定 问题 对策
  • 简介:随着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逐步推行,轻刑化的刑罚原则会逐步确立,为使轻刑化刑罚原则能真正被长期受刑罚报应观念的民众所接受,合理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配合至关重要,它体现了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是社会和谐、司法文明的象征,研究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

  • 标签: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实体正义 和谐 构想
  • 简介:对盗牌索钱行为的刑法评价,有盗窃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敲诈勒索罪等几种观点。基于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理论,运用法律解释方法进行详实的分析和讨论,论证出此种行为既可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亦可构成敲诈勒索罪。并基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运用牵连犯理论,对敲诈数额达起刑点的应实行二罪并罚。

  • 标签: 盗牌索钱 盗窃罪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敲诈勒索罪 牵连犯
  • 简介:劳动教养作为一项中国特有的教育改造制度、在预防犯罪和改造违法人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法理上和实践上的缺陷。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加强劳动教养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建立、健全、完善合理可行的劳动教养司法审判制度、劳动教养执行和管理制度以及劳动教养监督和法律救济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 标签: 中国 劳动教养 教育改造制度 司法审判制度 管理制度 法律救济制度
  • 简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两年改革试点期限届满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在原试点城市继续实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先行探索,①在试点路径上具有承接关系。就立法取向而言,诉讼效率在正当程序和犯罪控制模式下具有独立的品格,但在规范层面上尚未突破“简易之简易”的藩篱,以审判阶段速裁为主线的改革思路不利于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在试点期间出现了内外因动力不足、被告人诉讼权利被约束、值班律师职能缺位、量刑优惠欠规范化等问题。应探索构建全流程刑事速裁制度,使公检法司各机关的办案职能与案件流转符合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效率要求;研究构建程序选择权、知悉权、法律援助强制介入、量刑优惠规范化、证明标准差异化等,塑造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独有的立法和司法品格,以此作为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 认罪认罚从宽 司法改革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