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来,各类重大责任事故频发,使得重大责任事故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外刑法中重大责任事故的罪过形式以及我国刑法理论界学说争议的分析研究,提出我国现行刑法中重大责任事故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间接故意、复合罪过都不宜成为该的罪过形式的观点。罪过形式之争的根源在于我国刑法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理论自身的缺陷,导致的罪过交叉现象——罪过“模糊”。最后,根据对危害结果的“认识标准”和“关系类型”,对该罪过失类型进行了分类。

  • 标签: 重大责任事故罪 罪过形式 罪过模糊 监督过失
  • 简介:本文作者从客观要件、主体,罪过形式和法定刑四个方面对重大责任事故进行了论述。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的客观要件,作者认为,重大责任事故的违章行为必须发生在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且该违章行为必须与生产活动本身密切相关,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休息时间违反有关安全规章所引起的事故,应排除于重大责任事故之外;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的主体,作者指出,厂矿、企事业单位中的非生产性人员也具有职工身份,他们在某些时候也可能直接从事某种生产活动,因而他们也可以成为重大责任事故的主体。文章最后强调,在生产不断发展,重大责任事故不断增多且危害日益严重的今天,提高重大责任事故的法定刑已势在必行。

  • 标签: 重大责任事故罪 法定刑 生产活动 违章行为 密切相关 罪过形式
  • 简介:福建龙岩金磊律师事务所(龙岩市)黄家焱认为:根据《刑法》第134条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不管是正式工,还是合同工、临时工、试用工,都可能成为重大责任事故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无照施工经营者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主体的批复》[高检二发字(1988)第10号]的精神,

  • 标签: 重大责任事故罪 多样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 建筑企业 律师事务所 《刑法》
  • 简介:从“三鹿奶粉”到“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一系列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出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从种植养殖到餐饮消费的一系列过程中均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导致食品存在危害,构成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作为政府,应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的职责,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政府应承担因疏于管理造成的替代责任,政府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 标签: 食品安全事故 政府责任 替代责任 赔偿责任
  • 简介:我国当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法律法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人员权益规定不明确,实践操作不完善。亟需明确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批复和事故行政处罚之间的关系,区分事故处理法律文书,设计权利救济途径,并适时完善整个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更好地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认定 相对人权利
  • 简介:医疗事故是修订刑法新增的一条业务过失犯罪。由于医疗事故的犯罪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其犯罪主体的认识比较模糊,而且意见分歧较大。鉴于此,本文依据有关的刑法理论和医疗方面的行政法规,从犯罪主体的类型、特征和要件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医疗事故的犯罪主体。

  • 标签: 医疗事故 犯罪主体 构成要件
  • 简介:医疗事故应归人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为宜;医疗事故的主体,除卫生技术人员外,还应包括医疗机构中其他负有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益而必须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义务的人员;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不应包括间接故意.

  • 标签: 医疗事故罪 刑法 中国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 简介:目前,我国刑法理论对信赖原则在交通事故犯罪领域中的运用研究比较深入,而对于该原则在医疗事故犯罪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却较少涉及。该原则适用于医疗事故中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构成特征方面也有其独特性,适用信赖原则应遵循一定的限制条件。医疗行为中医护人员之间的信赖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赖这两种情形是医疗事故中信赖原则适用的具体体现。

  • 标签: 信赖原则 医疗事故罪 过失犯罪 社会相当性
  • 简介:从立法背景和法条表述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政附属性规定的规范目的在于限制处罚范围和贯彻广义刑事政策思维。但是,这种规定不仅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模糊了刑法与行政法的界限,而且不符合刑法谦抑主义的原理,最终难以实现法益保护目的。实际上,行政附属性规定反映的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属于量刑情节的范畴和刑法的实质内容,故应当转化为法定量刑情节。

  • 标签: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行政附属性规定 犯罪成立条件 量刑情节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交通事故责任规定为认定交通肇事的成立条件,混淆了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界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应当界定为行政裁决行为。依据交通事故责任判断交通肇事的成立,弱化、虚置了交通肇事实行行为和因果关系的判断,阻隔过失的判断,而交通事故推定责任更具有处罚没有实施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的人的可能性。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修改司法解释的规定,删除交通事故责任条件,理性回归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本质,维护刑法评价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 标签: 交通事故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 简介:医疗损害责任和医疗事故均是因为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违反注意义务、存在过失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二者理论上的区分或许清晰,但法律实践中却很难截然分开,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过失的严重程度。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以过失为基础,有过失,则有责任,但医疗事故却不尽然。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责任,却不一定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有其立案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即医务人员承担医疗事故的原因为主观要件“过失”(违反注意义务的严重程度达到了“严重不负责任”)加客观要件“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了就诊人的身体健康”(这是“严重不负责任”客观衡量标准)。

  • 标签: 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事故罪 医疗过失
  • 简介:高利转贷、骗取贷款与贷款诈骗都是涉及到贷款的犯罪,而且都发生在金融领域。对三进行关系上的辨析以及探讨,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区分以及更准确地运用法律条文规制不同的客观行为。

  • 标签: 转贷牟利 非法使用 非法占有
  • 简介:<正>一、案情简介被告人杨某,男,46岁,汉族,初中文化,系某汽车联运公司驾驶员。被告人杨某于1987年4月9日上午7时,由甲县驾驶某号客车驶往乙县。10时许,行至丙县索道桥头,因当时过往车辆较多,被告驾驶的客车未得到放行。被告擅自将车子启动。守桥警卫徐某见状,便摇旗示意停车,杨不服从,驾车向前缓行超越警戒线。徐某空鸣两枪警告。被告将车停住,下车边走边骂,并将警卫徐某手持的半自动步枪夺下上车,

  • 标签: 妨害公务罪 被告人 伤害罪 枪支 半自动步枪 牵连犯
  • 简介:<正>被告人张某,男,现年25岁,土家族,初中文化程度,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利川市汪家营区白洋乡农民。被告人张某于1988年3月19日下午,到利川市都亭镇东街居委会"宾如家"旅社准备登记住宿时,发现该旅社登记室房门左边走道处的旧灶台上放有两袋大米(米是东街卫生院拌有"敌鼠纳盐"灭鼠药饵),张趁无人之机,将其中一袋13公斤米盗走,以每公斤0.6元卖给该市个体汽车户曾某,得款8元,当曾某提出"米太孬"时,被告人谎称"这米是受了症的"。曾家7人食用后,均出现嘴鼻出血,腰痛,大小便带血,引起中毒。同年3月21日,被告人再次窜到"宾如家"旅社,又盗走另一袋(31公斤)米,仍以每公斤0.6元卖给该市建筑队包工头黎某,获赃款18.6元。黎某一家及民工计11人食用后,都引起中毒住医院治疗。张某的行为先后造成18人中毒,其中民工刘某、谭某二人死亡。对此案如何定性,有以下几种意见.

  • 标签: 被告人 盗窃罪 投毒罪 利川市 大米 中毒
  • 简介:2002年11月2日晚9时15分,南京市110指挥中心接到该市琵琶小区门卫报警,一女子在南京某大型超市购物时偷了几双袜子,被超市安全科长罚跪数小时后带至家中强暴!警方迅速出击,将正在家中光着膀子睡觉的安全科长带到派出所讯问,安全科长一口咬定,他和偷袜子的女贼确实发生了性关系,但那是她自愿的,因为"女偷儿犯贱".11月15日,安全科长被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批准逮捕,记者随后赶至南京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起在南京市民中引起极大震动"强奸小偷"事件,确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 标签: 刘逸松 强奸罪 犯罪事实 保安
  • 简介:<正>抢劫是普通法规定的一种犯罪。但在偷窃法中从来没有对它下过定义。现在盗窃法第八条第一款对抢劫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凡正要或正在实施偷窃行为时,或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对他人使用了暴力,或使

  • 标签: 抢劫罪 被告人 暴力 普通法 盗窃罪 威胁
  • 简介:<正>国内外法学界不少人提出在刑法典中设立“公害”或“危害环境”专章,有的国家甚至巳开始试行。如西德联邦政府一九七八年九月向联邦议院提出了一项《刑法修正案》,将各章中有关危害环境犯罪的条文集中起来,形成了七条,作为刑法典的专章。下面就公害成立要件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 标签: 公害罪 危害环境罪 刑法典 环境犯罪 环境法规 严重危害
  • 简介:<正>一、案情简介:1989年1月×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郭×、赵××,叶××、姜××、胥××5人合谋商定由郭×,赵××两人假冒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查收"南方来沈卖眼镜的小贩,由叶××、姜××、胥××三人佯装买眼镜的顾客。当日上午10时许,郭×等5人来到沈河区小东轻工市场。见一浙江女青年李××正在卖眼镜(无营业执照)。按预谋,叶××等3人上前搭话"买眼镜",并将李××领到胡同里准备乡买点,叶等3人正在"挑选"眼镜时,郭×,赵

  • 标签: 招摇撞骗罪 敲诈勒索罪 国家工作人员 眼镜 被告人 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