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一、法律和政治或许法律哲学可以被理解为政治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关联.法律体系是政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奇怪的是政治学的研究者们竟始终对它的实施不感兴趣.法律、法律适用、法律构成、立法机关、法院、司法判决、法律推理、法治,如此等等,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立法机关和法院是政治机构,法治是政治理念,司法判决和法律推理是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展示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技能.的确,它们都不是政治学的研究者们感兴趣的主题.政治学研究者的兴趣点,在于像政党这样的非法律的组织,像自由与繁荣这样的非法律的理想,像选举和游说这样的非法律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像权力和战争这样的非法律现象.然而,法律学者们所研究的课题,是政治学的研究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子集.

  • 标签: 法律哲学 政治哲学 法律机构 法律理念
  • 简介:作为法的最高抽象形式的理论表达,法哲学首先是对人的一种关怀,它是从法的角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哲学理解和对人的理想性存在的终极关怀。因此,法哲学是一种人学。在法的理论体系中,法哲学无疑居于最高层次,成为法学的元理论。就功能而言,法哲学始终是针对法的现实(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种理性批判。这种实践批判又必然导致法哲学在理论层面的自我批判。所以,批判性也就构成了法哲学的内在本性

  • 标签: 法哲学 人学 元理论 批判
  • 简介:用诠释学的观点解读马克思的文本,是文本和解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的活动.马克思文本的"原意"是一个不可把握的概念,也许有但不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内容上有区分,但在意义上完全没有必要."走进马克思"仅是对不看马克思文本而妄谈马克思的人的规劝.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性来指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偏见;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解为政治理论,剥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外衣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 诠释学 意识形态
  • 简介: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经过100多年的反复和努力,中国法哲学研究初见成效,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筑了独立的法学范畴体系和话语结构,使法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二是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使法律同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并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力量以指导社会按照法治的要素重塑利益结构。但是,囿于复杂的社会因素,中国法理学尤其是宪法法理学,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运行机制缺乏整体性的、形而上性的反思,公法基础理论欠缺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已经十分明显。公法哲学就是关于权力和人权的哲学。步入新世纪,中国公法领域迫切需要形而上的沉思,中国法学最有价值的范式研究和体系建构也将在公法领域里发生。

  • 标签: 公法哲学体系 方法论 公共权力体系 意识形态化 公共哲学
  • 简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法的阶级性"理论受到了挑战:把法本质归结为阶级性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而且还会带来实践中的种种困惑.以马克思哲学观及法的起源分析,公正性应为法的本质属性.法的公正性是指公平正直,合乎法度和理性,对人处事合情合理,是非清楚,赏罚分明,不偏袒任何人,为公众利益着想,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承认.法的产生史和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标签: 法本质 法的本质 法的起源 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承认
  • 简介:本文探讨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其名著一书中的私权哲学思想.首先在康德的整体哲学的背景下来考察其法哲学的地位,指出法哲学是康德的"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哲学就是关于权利的科学,是研究调整人们外在行为自由的科学.权利的科学的核心是私权与文明社会的问题,本文主体部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指出作为一个积极的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私权哲学反映了启蒙时代普遍关注的私人权利如何能够并存的问题,康德关于私法与私权的阐述时刻围绕这个核心.

  • 标签: 私权 法哲学 权利 私法 人权 普遍
  •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法思想、法实践形成的理论基础;或者说,邓小平法思想、法实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奉行和遵从的产物.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形象性与深刻性的统一以及重实效的实践性等诸多方面,构成了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邓小平法思想的哲学基础的体现.

  • 标签: 邓小平 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哲学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广博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

  • 标签: 哲学教师 基本素质 哲学教学
  • 简介: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国际法的基本矛盾,即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统一.在这对矛盾发展过程中,国际法的三维结构依次呈现:国际秩序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国际人权的生发;国际人权潜伏的危机激发国际法向自由个性阶段演进.文章最后论证了国际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契合的可能.

  • 标签: 国际法 基本矛盾 国际秩序 国际人权 自由个性
  • 简介:司法判决是制度、事实、个人活动的合因之果,判决形成的思维工具包括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判决以确定性为特征,而法官形成判决过程中的判断却具有综合性.

  • 标签: 合因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 判决的 确定性 判断的
  • 简介:中国传统法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以儒家伦理法哲学为正统和主干,并以其“仁学”本体观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它们仍是精芜杂陈,因此急需要对中国传统法哲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分析。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哲学 特点和价值 本体观
  • 简介:哈特与德沃金的论战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论战之一,其中最具争议的论题是法律哲学的本质和特征为何.作为对哈特批评的正式回应,德沃金的详细地分析了哈特法哲学的特点,即其不参与性和中立性,并认为这种主张属于现今流行的"阿基米德式哲学,"应加以批判,因为在学者和法律实践者对法律的理解间并没有他们宣称的巨大差异.最后,德沃金认为法哲学的本质和特征在于以他提出的阐释的方法来理解相关政治价值,尤其是要以合法性价值为基础来诠释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 标签: 法哲学 德沃金 《哈特的后记和政治哲学的特征》 阿基米德哲学 合法性价值 书评
  • 简介:一、法学的提问方式与诠释学法学提问方式不仅预先地设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大致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是沿着最初的提问方式一路走下来的必然结果.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法学理论形态.一种特定的法学思潮、一个独特的法学流派,无论多么纷繁复杂,往前追溯,都可以找到一个理论原点或逻辑起点,这个原点或起点,就是一种法学理论思潮或流派所独有的提问方式.是提问方式的变迁引起了法学理论的变迁.

  • 标签: 法学理论 法哲学 法学流派 法律 特定 设定
  • 简介:全书以"致力于建立中国的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为宗旨,精选了我国法学领域及国外著名学者论述"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文章,以中、英、德三种文字出现,基本上反映了中外学者在法哲学和法社会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 标签: 法社会学 法哲学 学术传统 最新成果 法学领域 中外学者
  • 简介:市民社会理论为法哲学研究拓展了一片新视野,法哲学也为剖析市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西方法哲学思想的演进过程中有关市民社会理论的梳理,试图把握住西方基本法律理念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历程,并就此提出:市民社会是研究法制现代化过程及其本质的一把钥匙。我们可以通过它去发现和了解现代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一些规律性内涵。

  • 标签: 市民社会理论 法哲学研究 黑格尔 马克思恩格斯 政治国家 亚里士多德
  • 简介:<正>汪据学的许多问题都充满了争议,而许多充满争议的证据学问题,正如某些哲学问题一样,"看起来是起因于关于语言结构的错误信念,所以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或完全避免它们"。换言之,这些问题之所以会有争议,甚至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因引起的,即:还没有确切地揭示你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就试图作答"。如果我们对我们的语言

  • 标签: 当事人 案件事实 证据理论 初步思考 语言哲学 事实认定
  • 简介:本文考察了制约梁启超从事政治活动的根本政治法律观念,其特征是:从横向对比中,他着意阐发了中西政治法律思想的时代性差异,指明了中华法系由于弃置先秦法家的法治主义,故为以礼治主义为表、以人治主义为实的专制主义本质;从历史发展来看,在向理想的大同世界过渡的长河中,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并不足以作为中国进行法制建设的参照物,而必须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以推进社会的逐步进化为目的,实行以伸民权为中心的各种调种主义原则。

  • 标签: 梁启超 法哲学思想 中华法系 法治主义 自然法 法家
  • 简介: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必须针对该类学生的特点进行.要引导其把音乐学习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从而达到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

  • 标签: 音乐教学 素质教学
  • 简介:<正>一司马迁作《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竟历史的意义何在?除了是个别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外,历史还是什么?历史是否不外是无数历史现象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结合?还是历史背后有其规律、逻辑或隐藏着的目的?历史中充满苦难,也有光明,然而,我们过去的历史,是否可以作为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的凭借?人类在其历史中有没有进步?这些都是历史哲

  • 标签: 中国法制现代化 历史哲学 康德 法制史 人类历史 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