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正>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变得非常突出。在联合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西方人权观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如何处理人权的普遍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这对现阶段无法回避的矛盾。这里所谈的文化多样性除包含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政治模式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外,还应包括特定的时代和经济发展阶段给一国的文化发展所

  • 标签: 人权的普遍性 文化多样性 对人权 人权观 联合国 人权问题
  • 简介:陕西省国际共运史学会召开年会并改选理事1996年3月29日,陕西省国际共运史学会召开年会。会议由上届副会长梁亚栋教授主持,郭辛庚副教授传达了去年全国年会精神,张春山教授介绍了南街村共产主义社区建设的经验,薜晓莉、李晓燕、牛士敏三位同志宣读了论文,上...

  • 标签: 国际共运 史学 第四届理事会 当选为 社区建设 工作总结
  • 简介:<正>1995年7月6—8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大联合举办了题为“联合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与中国的近60位专家、学者到会。今年是联合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为纪念这两个50周年,也是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为加强与海内外有关机构

  • 标签: 联合国 东亚区域合作 研讨会综述 东亚安全 安理会 人权保障
  • 简介:社会党国际理事于1998年5月18日至19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本次会议的主旨是加强社会党国际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为寻求更广泛的全球团结而努力。会议具体讨论了三个原则性议题:加强民主和保护人权;推进人道主义活动和为和平采取积极行动;通过投资与贫困...

  • 标签: 社会党国际 奥斯陆协议 理事会 执委会 中东和平进程 库尔德斯坦
  • 简介:<正>美国在创建与维持联合的活动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是联合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联合总部所在地、联合财政预算的最大支持者。美国曾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影响操纵过联合。战后相当时期联合成为美国推行外交的中心舞台,动员世界舆论支持美国政策、立场的讲坛,维护与推进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在纪念联合成立50周年的时候,剖析美国与联合关系的演变过程,很有必要。

  • 标签: 联合国 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宪章 国家利益 美国公众 国际组织
  • 简介:2004年11月30日,联合秘书长安南任命的“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公布了题为《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的报告。该报告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做了详尽分析,对联合如何应对这些威胁提出了101项改革建议。其中,有关安理会改革的两套方案尤为引人注目。

  • 标签: 联合国秘书长 安理会改革 共同责任 安全威胁 国家 安南
  • 简介:今年是联合60华诞。9月14日,一场盛况空前的外交宴会在美国纽约拉开帷幕,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近40个国家的副总统、副总理及高级官员云集联合总部,为这个凝聚人类和平与发展梦想的“国际大家庭”举行隆重庆典,共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大计。

  • 标签: 联合国 和平与发展 政府首脑 高级官员 副总统 副总理
  • 简介:<正>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跻身于资本主义五强,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独霸东亚。1945年8月15日战败投降,这对日本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经济崩溃,政治危机和国际地位的一落千丈,使它不仅不是联合的常任理事国,而且,连会员国都不是。但是,大和民族是一个顽强

  • 标签: 非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理会 日本政府 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宪章
  • 简介:迎接经济全球化社会影响的挑战———来自法属经社理事第五次国际会议的呼吁□蒋光化形势严峻共商对策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对世界各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涉及到许多领域,但在当前...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社会影响 理事会 国际会 知识传播 社会问题
  • 简介:<正>联合作为战后集体安全保障体制的主要形式,其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联合为它的集体安全体制设计了两项基本职能:一是“采取有效的集体方法,以消除对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之破坏”,二是“以和平方法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然而事实上,冷战时的美苏对抗却使联合这一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执行。1991

  • 标签: 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维和行动 冷战后 解决争端 维和部队 索马里
  • 简介:2003年12月18日,由联合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支持中东和平公共论坛”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召开。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教授和联合巴勒斯坦权利委员副主席、阿富汗常驻联合代表法哈迪先生(ArnhRavanFarhadi)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美国、巴勒斯坦、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澳

  • 标签: 联合国 北京大学 “支持中东和平公共论坛” 国际关系 巴以冲突 国家恐怖主义
  • 简介:<正>回顾联合的历程,它的建立、成长、发展无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紧密相联,而国际格局的变化又与各个时期大国地位的消长相关。联合是一个充分反映大国在不同时期复杂关系的大舞台。联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职能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在解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过程中几乎不能脱离大国干预的影子。本文仅就九十年代大国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以反映在两极格局消失以后,联合与大国的关系。

  • 标签: 联合国安理会 地区冲突 波黑冲突 预防性外交 《宪章》 九十年代
  • 简介:<正>九十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变得日益突出。与以往一样,这次“人权运动”的发起者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无论是因为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更坚定了他们把其价值观念推广到整个国际关系之中的信心,还是由于随着冷战的

  • 标签: 人权问题 东盟国家 人权的普遍性 非政府组织 人权观 国际关系
  • 简介:3月5日召开的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建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政治文明建设目标写入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宪法保证,体现了执政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努力方向,必将更有力地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福利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 标签: 政治文明建设 人权保障 政治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本文分析了社会党国际人权观的演变过程、概念、原则、特征和内容,认为社会党国际人权观是西方资产阶级对人权的看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渐进改良的手段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在全世界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冷战后社会党国际人权观的变化是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发生调整的表现。如果说冷战前社会党国际人权理论主要是东西方对抗的工具,那么冷战后其人权理论既是西方国家控制、干涉第三世界的工具,也是它所要实现的纲领。

  • 标签: 社会党国际 人权 人权观
  • 简介:在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倡议下,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教育局、团委、妇联在五月份联合成立了“长宁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律师志愿团”。律师志愿团由31名志愿律师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办理由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庭前调查并适时对违法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义务担任长宁区中小学青少年维权法律顾问,适时到被聘任的学校、对口街道(镇)为师生和家长进行法律讲座、法律咨询。上海市长宁区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大陆第一个少年法庭、第一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均是在该区创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律师志愿团的成立使该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上海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律师志愿团 青少年权益 维权工作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讲演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质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说:“中国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做不起‘美国梦’;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会做‘欧洲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不想做‘苏联梦’”。

  • 标签: 中国人 布鲁金斯学会 改革开放 能源消耗 人口流动 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