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因果,是佛教中一个常见而又很容易被误解的重要概念。因果,其实是因缘果报的简称。在佛教中,因果与业力密不可分。佛教的因果包含了五大基本规律:因果不虚、因果不乱、因微果著、自作自受、众缘和合。也就是说,因果具有真实不虚性、善恶不乱性、增长增值性、自作自受性、错综复杂性五大基本特性。正确认识佛教的因果,对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明了并深信佛教的因果,能真正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调整负性的认知与行为模式,有效对治和化解指责、抱怨、嫉妒、嗔恨等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并能激发和培养接纳、敬畏、感恩、慈悲等正向心态与优良品质。当然,佛教的因果在心理治疗的应用中,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与注意的。

  • 标签: 佛教 因果 心理健康
  • 简介:“无我”不仅是佛教心理学的核心,也是佛教心理学关于自我本质的独特见解:微细难知的末那识是自我产生的根源;东方式禅定是自我研究的方法;自我是五蕴和合的幻相,无我是假我与真我的统一。佛教心理学以“无我”揭示了自我的真谛,是对西方心理学自我研究范式的一种补充与超越。

  • 标签: 无我 佛教 自我观 末那识 禅定
  • 简介:本文认为佛教的“心学”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对整个人类文化有着巨大的价值,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陈兵教授的新著《佛教心理学》,即是一本对佛教“心学”进行系统梳理与阐释的专著。该书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重视佛教心理学,重视东方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深邃智慧。

  • 标签: 佛教 心学 佛教心理学 陈兵
  • 简介:本文主要以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迪进行分析。佛教心理学是心灵的科学;佛教对人生乃至对一切有情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佛教心理学,就是洞察人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切入点就是必须了解因果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源泉。佛教用"要知过去因,现在受着是;要知未来果,现在造着是"的三世因果关系、四谛、四摄等来解释人生的"喜怒哀乐"。

  • 标签: 佛教 无明 因果 心理
  • 简介:肯·威尔伯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超个人心理学家,他的许多理论都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本文从威尔伯的意识光谱理论与大乘佛教华严宗的宇宙,意识疆界的弥合过程与佛教四圣谛的真理,以及通向意识终极境界的途径与佛教八正道的实践论三个方面来探讨肯·威尔伯意识理论的佛教哲学特征。

  • 标签: 肯·威尔伯 意识理论 佛教哲学
  • 简介:佛教文化从因缘法的视角阐释了自我的生成、存有与解脱,因缘的无常性,规定了自我不仅是五蕴合和的幻象,而且是烦恼的载体。如何了生死,得解脱,大乘佛教以破"我执"为切入点,在"无我"层面上思考自我的成长与完善,构造了完全不同于个体性自我思考框架的心智健康模式。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加工过程上注重"正知正见";在情绪体验的追求上表现为"慈悲喜舍";在日常行动的着力用心上表现为"功德圆满";在人我不二的关系上表现为"同修共度"。以这个理论分析为基础,本研究进一步编制了佛教信仰的心理功用问卷,测评了338名佛教信徒,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符合预期设想。通过理论分析和心理测验两个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认为自我建构逻辑原则在佛教因果框架下的系统性改变,是佛教文化促进心理功能优化的核心机制之一。

  • 标签: 佛教信仰 自我建构 心智健康 心理功用
  • 简介:佛教认为:“信”是一种善的心理作用,在论典中称为“信心所”。“信”的基本特性是一种澄净、清净的心理状态。本文在分析“信”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的三要素——信忍(认可)、信乐(爱乐)、信欲(愿欲)。本文认为,“信”的三要素分别对应于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认知、情感、意志,“信”是与心理活动中的知、情、意密切相关的。“信”的这三个要素是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准确理解“信”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佛教“信心所”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于佛法修学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信忍 信乐 信欲
  • 简介:荣格通过收集大量的人类经验材料,用深邃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心”之整体,其集体无意识、原型、人格发展理论不仅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格理论体系,其心理学影响更延伸至艺术、宗教、人类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佛教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后出现的理论体系,它在原始佛教理论的基础上对心识进行了更加系统精致的分析,从而成为瑜伽行学派实际修行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心识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唯识学同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心”的整体,并且其中很多观点能与荣格的心理学沟通。本文主要是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沟通中探索差异,从而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灵感资源。

  • 标签: 荣格 唯识 集体无意识 原型 阿赖耶识
  • 简介: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又称“认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初一下半学期学生为被试,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的维度,分析了被试对知识和对学习的看法。结果发现:1.被试在知识、学习上开始表现出辩证的、联系的、建构的倾向,但还不够充分。2.知识的“机械-辩证”与学习的“接收-建构”之间以及学习的“接收-建构”与“零散-整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5)。3.一般智力水平与知识观之间表现出较显著的正相关(P<.05或.05<P<.10),与学习观之间的相关不显著。4.知识、学习与数学成绩之间相关显著,但在考虑了智力的影响之后,它们的回归效应不显著。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观 学习观 认识论 元认知
  • 简介:<正>“人有多重智力”人们可以轻易地测出高度,但智力却没有这样简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具有多重智力,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智力。总的来讲,我已区分了七种形式的智力。在现代社会得到高度评价的两种智力是语言和逻辑数理(Logical-mathematic)能力。当人们认为某人聪明时,往往是指这两种能力。因为个体有了语言和逻辑数理能力,就能在那些所谓测量智力的测验上获得好分数。但是,另外的五种智力,每一种都是同等重要的:空间关系理解能力,音乐能力,躯体运动感觉能力(bodily-kinesthetic)和两种个性方面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inter-

  • 标签: 理解能力 语言能力 逻辑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 多重智力
  • 简介:应激是心理病理的素质一应激模型中提及的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尽管如此,大多数素质一应激模型的研究者忽略了对应激现象(特别是心理应激现象)的科学探索,以致在所提出的许多理论模型中混淆了应激、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概念,没有论及心理应激何以发生以及影响心理应激的各种因素。以下专门阐述应激和心理应激的基本概念、应激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心理学的应激理论,以及心理应激同健康和疾病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应激模型 心理生理 心理应激 致病因素 科学探索 应激反应
  • 简介:引言在现代心理学界中,由于长期以来受"非道德化"思潮的影响,与道德心理学相关的诸种研究成果一直被担心与种种"洗脑"行为相关联而不很受重视。这种情况在近60年中随着科尔伯格与吉利根(KohlbergGilligan)道德水平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进展)~(1)等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改善。

  • 标签: Kohlberg-Gilligan 吉利根 南传上座部 科尔伯格 道德水平
  • 简介:通过对361名具有不同的学科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被试进行学习的测查,发现不同经验群体在学习的可控性、学习的速度、知识的组织性以及知识的稳定性等学习的四个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 标签: 不同经验群体 学习观 从业者 大学生 学习能力
  • 简介:文章认为,人生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建构,同时要贴近现实生活,解答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具体的人生问题。因此,人生不应只是为伦理道德领域所关注,同时也应成为心理学视野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人生研究中存在的欠缺。基于现代社会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笔者提出健康人生的概念。从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角度来对人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 标签: 健康人生观 心理健康 社会价值取向 人格修养
  • 简介:研究采用多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徒皈依的心理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通过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在浙江省金华市和湖州市两地选取了6名佛教皈依者。通过参与性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对原始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和主题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皈依者的心理历程包括六个阶段:迷茫、互动、探索、皈依、信奉、成熟。六个阶段之间既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不同的阶段之间可以相互重叠、相互影响。(2)影响皈依的内在心理因素包括求知动机、交往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自我超越动机。(3)社会、文化、区域、组织、人际关系等外在背景因素在皈依的不同阶段中具有诱发、强化、支持、维持或延缓等作用。

  • 标签: 佛教徒 皈依 背景 动机 质性研究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价值取向理论。价值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采用自编的,探讨了中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在总体上还是建设性的;(2)不同性别、文理科学生在知识学习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初中生的知识学习比高中生的知识学习更具建构性;(4)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知识学习过程、知识价值、知识学习态度是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预测变量.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学习观 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