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略描述了北宋诗僧道潜与苏轼的交游,指出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交往中,他们诗文往还,倡和酬答,彼此扶将,甘苦与共,演绎了我国文化史上儒释交流的一段佳话.道潜的诗歌创作以清绝平雅为其主要特色,与储光羲的诗歌有相似之处.同时道潜的许多诗歌表明了对陶渊明的景仰和心仪,他也喜欢作绮语艳词,体现出与文人士夫情趣的趋同性.

  • 标签: 北宋 诗僧 道潜 苏轼 诗歌创作
  • 简介:梅宁钧女士系知名的旅法画家,生前曾担任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其作品曾被里昂市政府、法国国家博物馆,以及日本、挪威、摩洛哥等国艺术馆收藏。宁钧画家生前曾多次来金陵协和神学院与本院师生探讨、分享艺术;她来南京圣保罗教堂访问时曾表示愿意无偿提供以基督是爱为主题的系列壁画。但遗憾的是,她的夙愿未成,却于2002年2月25日遭遇车祸,不幸罹难。她的去世,对中国教会来说,失去了一位诚挚的朋友。本期刊登其妹梅丽钧女士一文以示缅怀这位毕生为艺术奋斗的女画家。

  • 标签: 梅宁钧 旅法画家 绘画艺术 绘画风格 艺术创作 表现手法
  • 简介:由周洪利编写、王忠伟绘画的《丘处机传》,日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丘处机传》以直观形象、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形式,反映了丘处机(1148-1227)这位伟大的宗教家、养生学家和诗人的一生,该书融史实性、知识性、形象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简练生动,是一册了解丘处机生平事迹、思想理念和精神风貌,

  • 标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丘处机 直观形象 雅俗共赏 图文并茂 生平事迹
  • 简介:我应邀参观这个偏僻山城刚建成的教堂.在小会议室和餐厅练歌厅的墙壁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颂扬感恩和描绘大自然美好景物的油画.手笔虽尚属稚嫩,但充满创造主的至圣至爱,充满"所造的一切都甚好"的明丽鲜活灵动.青山巍巍,溪水澈澈,羊羔儿似白云飘落,在清水畔歇息;谷中百合花,沙仑玫瑰花……

  • 标签: 母亲 时间 圣经
  • 简介:距成都市区四十六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山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张商英(1042-1122年)的故宅。张商英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年)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张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宋少保张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即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丞相 北宋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经》 1956年
  • 简介:距成都市区46公里的新津县永兴镇九莲山观音寺,原为北宋丞相张商英(1042~1122)故宅。张商英字无觉,号无尽居士,为临济正宗黄龙禅系南岳下十四世兜率从悦真觉禅师(1044~1091)法嗣,研究《华严经》颇有心得。圆寂后,其家人舍宅为寺。现寺内碑亭尚立有“少保张商英故里”古碑。全寺占地五十亩,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观音寺 禅师 《华严经》 居士 古碑 故里
  • 简介: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绘画则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一支。我国的佛教绘画作品,主要有像和图两大类,像包括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鬼神像及高僧像等,图包括佛传图、本生图、经变图、故事图及水陆图等。

  • 标签: 艺术 佛画 玉泉 佛教文化 绘画作品 菩萨
  • 简介:佛陀在世时,佛弟子以佛陀为精神中心,佛陀涅榘后,信徒就以佛塔作为精神中心了。佛塔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寝陵、坟墓,佛塔地宫和天宫的功用是瘗藏佛舍利。舍利瘗藏的供养物即“七宝”,七宝供养属于“财供养”,蕴含了佛家净土光明与智慧思想,赋予了深刻的宗教内涵,因此七宝供养物也成为佛教的圣物。本文试图通过北宋佛塔“地宫”和“天宫”发现的七宝实例,探索北宋社会舍利信仰及其相关文化现象。

  • 标签: 七宝 地宫 天宫 佛塔瘗藏舍利文化北宋
  • 简介:易只是主动找到记者希望发表作品的,这在10年记者经历里可以称为“家”的采访对象中还是第一位,因而在最初见面时还曾怀疑过他的动机,但当他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摆在记者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他的来自于民族乡村山寨,笔下的少数民族朴实而生动,每一幅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外省的报刊登了我的,我想我们贵州的报纸也需要。”易只这样对记者说。

  • 标签: 易只 绘画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通过佛,刘剑霞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聊天的内容从最初的画作,谈到了佛教。如今周围的人都知道她是佛教徒。

  • 标签: 佛画 信心 佛教徒
  • 简介:嗣法是禅宗内部维系法脉传承的关键程序。正规的嗣法过程记录于《百丈清规》《正法眼藏》等文献,已为人所知。然而,禅宗历史上除了正规嗣法之外,还大量存在着特殊嗣法的现象。现有关于特殊嗣法的讨论多着意于义理方面,而缺少实践层面的分析。《禅林僧宝传》记载五代北宋时期禅宗中的'崭然绝出者',其中不乏特殊嗣法者。将这些记载进行归类,并与僧传、灯史、语录及禅师碑铭行状等材料互参,可以揭示禅宗发展初期产生特殊嗣法的社会环境,以及特殊嗣法出现对于嗣法者本人和当时禅宗僧团的实际意义。

  • 标签: 禅宗 嗣法 五代北宋 《禅林僧宝传》
  • 简介:作为著名道教画家,赵孟頫创作的道教人物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立足详实史料,细致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赵孟頫创作的道教人物画作品以及作品的产生、流布等情况。

  • 标签: 赵孟頫 道教 人物画 图像
  • 简介:公元4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佛法义理,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300余年间,仅见于中韩双方史籍记载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

  • 标签: 佛教文化交流 北宋时期 佛法 中韩 中国佛教 义理思想
  • 简介:圣经分为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旧约39卷,希伯来正典24卷,旧约也就是犹太教的希伯来正典,两者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各卷分类不同而已.比如基督教把十二小先知书分为十二卷,而犹太教则作为一卷书.初期教会一开始就承认希伯来正典,因为耶稣讲道常常引用旧约圣经,教会当然没有理由拒绝.旧约原文大多是希伯来文,只有极少部分是亚兰文.新约全部是用希腊文写成的.

  • 标签: 圣经 基督教 旧约 新约 修订工作
  • 简介:当代诗书画大家王学仲先生说:“习艺一如持佛”,道出了艺术真谛。我想卢望明先生是深悟其道的艺术家,故其认定,事正如修行,道由心悟,感应灵光处,方能画出自家面目。故其佛道同修,禅艺互参,于不二法得三味之境。

  • 标签: 禅画 赏析 艺术真谛 王学仲 诗书画 艺术家
  • 简介:在画室里见到岳钰,他正忙于创作新的作品《开皇三大士》,稍显凌乱的桌子上散落着几幅还未完成的画稿。“开皇三大士”是隋开皇年间,从印度来到长安的三位僧人,他们在大兴善寺翻译佛经,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这三幅作品,也将成为岳钰祖师肖像组画的一部分。

  • 标签: 长安 画家 佛影 总理 佛教文化交流 作品
  • 简介:(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及其铭文等的合称)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早期道教题材的内容十分丰富,保存有很多汉代重要神祇的图像及其名字的铭文,太上老君图像及铭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收集整理的51幅鸟喙人身图像和灵鸧铭文真切地反映了太上老君在汉代的真形与雅号,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这些以往不太被注意的汉材料的有效识读,对于补阙纠正汉代信仰世界的原始面貌和早期道教基本形态研究中长期存在魏晋以前太上老君没图像这样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汉画 鸟喙图像 灵鸧铭文 太上老君
  • 简介:从地狱的名称与警戒的内容上看,永乐宫重阳殿重阳传中的地狱思想的可能影响因素,既接受了道教、佛教的影响,也可能接受了民间说唱、戏剧、笔记小说等地狱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元杂剧众神仙道化剧的影响。重阳传"十"地狱的数量,可能与全真教之"十戒"、"十劝"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宋元时期"地府十王"之说的"十"有关。

  • 标签: 永乐宫 重阳殿 重阳画传 地狱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藏文化热在国内外的兴起,一批批内地艺术家们纷纷走向青藏高原。他们渴望从博大深厚的藏族传统艺术中寻找他们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与此同时,一批年轻的藏族画家也迅速崛起。

  • 标签: 佛教绘画 藏族 画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多吉 佛心
  • 简介:中国自唐宋以来,禅宗流行后,文艺作品普遍受到其影响。例如;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文学家王维;宋代苏东坡、王安石;清代高僧八指头陀(寄禅)、破山、竹禅。近代高僧太虚、弘一;文艺界丰子恺、张大千、齐白石等。他们的诗词、书法、绘画等,各有专长,无不令我欣赏、钦佩,往往神情系之。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禅意 传义法师 委员会 佛心 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