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异常(DSD)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的异质及相关。方法回顾分析全国36家儿童医疗机构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临床拟诊DSD的1 2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277个DSD相关候选基因进行捕获之后进行二代测序,结合临床表型分析其异质及相关。结果1 235例临床拟诊为DSD的患儿初诊时社会性别男980例、女255例,初诊年龄为1日龄至17.92岁。通过基因分子学检测致病变异患儿共443例,阳性检出率为35.9%。临床表型以小阴茎(455例)、尿道下裂(321例)、隐睾(172例)常见;基因检测发现常见变异为SRD5A2变异(80例),AR变异(53例)及CYP21A2变异(44例)。其中临床表型为单纯小阴茎和单纯尿道下裂患儿中,均表现为SRD5A2变异最常见(分别为33例及11例),而单纯隐睾患儿中,以AMH变异最常见(7例)。结论中国DSD患儿最常见的基因变异是SRD5A2变异,常见的临床表型是小阴茎、隐睾、尿道下裂。分子诊断可以提供有关DSD生物学基础的线索并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特定的临床检查,目标序列捕获探针并二代测序技术能针对性地为DSD患儿提供有效而经济的遗传学诊断。

  • 标签: 性分化障碍 诊断 遗传学
  • 作者: 徐旭 赵栓枝 崔宏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部,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50
  • 简介:摘要遗传作为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依托于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进步,遗传肿瘤风险评估也得以在肿瘤学、遗传学、基因组学护理等领域不断地发展。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基因组学知识对患者可能患有与遗传基因相关疾病风险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了肿瘤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预防与干预的意识。遗传肿瘤风险评估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应用,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从基因组学护理的概念和发展概况、遗传肿瘤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和工作流程以及目前遗传肿瘤风险评估在基因组学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护理事业发展遗传肿瘤风险评估提供信息。

  • 标签: 肿瘤 遗传学 基因组学 护理 遗传性肿瘤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