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张艳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涉及到文学、文化和历史等多方面的主题,并且相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其教学深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学好高中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来说很有帮助。但是,在过去的高中语文课堂当中,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选用多元化的方式,以不同的视角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语文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

引言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高中语文知识体系通常涉及面比较广,在知识结构上面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假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对语文知识进行讲解,但却忽略了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认知语文知识的话,那么学生在建构语文思维上面就会出现困难,看问题很难做到举一反三。造成教学效率较低的局面。所以,教师应积极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进行高中语文教学。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常见的一些弊端

     如今,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推行,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基于新课标的视角去审视高中语文教学,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也导致了语文教学改革在落实当中出现困难。其中典型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和资源都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妨碍了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下面就分别进行列举。

(一)教学方式和资源都比较单一

语文课程是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格素养的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但很多教师在过去那种落后的教学观的影响下,恰巧忽略了这一点,仅仅把语文课堂看成了对语文知识点的堆砌和灌输。所以,教学当中的“模板化”较为严重。

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千篇一律地给学生讲解课文当中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却忽略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忽略了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当中传达的情感与内涵。因此,对于课文常常不能够以高阶思维的视角去加以理解。如在进行写作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采取让学生“仿写”范文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模仿“范文”的文体和思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的方法虽然短期内能够改善学生的作文水平,但也会制约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导致很多学生的写作思维僵化,缺少创意;结果是,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成不变,毫无“亮点”。这明显地损害了学生的作文创作思路的形成,也影响了他们的长期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二)学生缺乏自主阅读习惯

自主阅读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根基,它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多样化的灵感与素养。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乏阅读的习惯,这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是很不利的。比如,一些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常常出现灵感匮乏的状况,这就跟他们平时阅读积累有限有关。

(三)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

很多老师在教学当中通常总是习惯于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却忽略了引导学生自主去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因缺乏自主进行思考的过程,很容易造成语文思维懈怠的状况。那么他们的语文素养就更是难以得到培养了。这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精神相悖的。

二、高中语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采取“情景创设”的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为教学增添了新的动力。其中,情境教学法的功效尤为突出,它能够创设多姿多彩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促进对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基于多元化教学环境,教师应该重视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守财奴》当中,教师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来进一步促进他们理解课文。学生在进行表演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而对课文情节适当进行调整,再通过预备好的道具加以大胆的表现,就可以让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较积极的状态。学生通过对课文情景的表演,不仅能够在再现课文情景当中亲身感知课文的内涵,还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当中,可设计如下问题:1.林黛玉为什么以前连自己的姥姥家都没有来过呢?2.为什么贾母这么喜欢林黛玉呢?3.林黛玉进贾府为什么不走正门而是走西角门呢?从而使学生积极的进行品读,主动品味人物的不同特点,寻找答案。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巩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先从比较通俗易懂的书目入手,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把书本上的知识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帮助他们更好的消化和巩固书中的内容。这样,实现对书中内容的有效转化[1]

比如,在完成高一上第7单元《我与地坛》的阅读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同步阅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两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和对于亲情的赞颂。但在表达方式上面也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区别。对此作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品读当中,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找出它们在表达方式和表达主题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总结。这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布置突出概括性的作业

在推行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想要做到多样化的语文教学,那么在作业设计上面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比如,作业的概括性要比较强。要以相对较少的习题来概括出教学当中的要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变过去那种“题海战术”的状况。作业内容既要与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以教材为基准,以更高的概括性为依据;又要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展。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达到作业设计的优化目标[2]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案,这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从语文的教学思路、课堂设计乃至作业设计等环节,都需做到“多元化”,促进学生从多元化的视角去感知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于美慧.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65.

[2]肖亚丽.多元化策略 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