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统整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美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课程统整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美育思考

顾建兰

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

摘要:当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中小学校园时,“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此时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包括独立思考能力、良好的创造力、沟通合作能力、优良的道德品质等。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一员。以课程统整的视角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价值和实施路径,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人文情怀,开阔学生视野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是新时期音乐美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课程统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一、课程统整与音乐美育的内在联系

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单一追求过高的考试成绩,而是在保障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科知识与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心智和情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让音乐的育人价值最大化[1]。课程统整是对课程开发、实施中对多学科知识、儿童生活经验、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是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优势是突破了传统学科本位的理念,符合当前小学生智慧课堂构建的需求[2]

音乐本身是流动的、复杂的、多方面的,音乐中从来不缺少美,美的存在形式也不拘一格,这为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美育实则是一种善教的慧心和言行,也是对学生美好心灵的一种塑造。在音乐教学中要有动态性和审美性,去引导学生用美的价值取向、美学视角和美学立场去对话交流,去欣赏作品中的美学文化,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审美体验。此外,美育是一种理念和实践上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理解生活能力的一种教育。完整的音乐自然有其独特的灵魂,以“立德树人”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其他学科的美学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素材,启迪学生去感受和思考音乐的生命和灵魂,去丰盈他们的内心,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这是课程统整和音乐美育的融合育人价值,是破除小学音乐素养束缚的一种方式。

二、课程统整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美育形式

(一)发现不同,唤醒潜能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个儿童,看似普普通通的儿童或许身上蕴藏着惊人的音乐天赋,只是它们需要在适宜的环境,合适的时机中才能够绽放光芒、崭露头角,才能够尽情绽放自己的音乐细胞,展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因此,首先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从内部与外部的关联出发,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课程统整,通过先设定课程的主题来统领和关联不同的学科,联系到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日常生活,同时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予他们参与和展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音乐敏锐度和感知能力,循序渐进地去培养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身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和必须要重视的是传统教育与课程统整在交替演变中的衔接和利弊碰撞问题。课程统整必须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征,注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此来创新音乐课堂模式。记得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过:“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将目光放的宽一些,将音乐教学的场景搬到室外,如操场、国旗台下、花坛边等。在《小号手之歌》的歌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小号手英勇无畏、诚挚爱国的高尚情怀,以及歌曲旋律的轻快、力量感,本人曾带领孩子们在国旗下进行小组合唱表演,鼓励学生学习用声音与他人合作,并在合唱中打开自己的音乐之门,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舞台表现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音乐美的习惯,在歌唱之余需引导他们通过手机、电脑、书籍等去积极了解小号手的故事,不断去积累知识素材,并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二)以美促思,以思促行

音乐教育在美育的范畴内,而美育是与智育相辅而行的,在杜卫的《美育论》中提到,美育理论中存在“自律论”和“从属论”,自律论是指美育的独立教育形态或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而从属论是指美育是德育或智育的一种手段或途径,其存在价值是为智育做服务。这个理论也说明了美育和智育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锻炼学生的体能,而科学知识可以促进他们认识和理解音乐的本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将不同学科之间交互运用,或许可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力量的同时,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起到帮助。

例如,在教学“音乐之声”跨学科统整课中,本人为学生们播放了儿童古筝合奏节目《你笑起来真好看》,装扮精致、手法娴熟的孩子们弹起古筝犹如小小艺术家,轻快悦耳、气势恢宏的曲调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活泼明快、生机盎然。在合奏欣赏结束后,一部分学生已经对古筝产生了向往和好奇,在介绍古筝乐器的时候,我会为学生们讲解简单的物理知识,如声波、振动、振幅、波长、共鸣等,通过跨学科的统整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工作原理,促进他们对声波和音乐要素的理解。当学生可以应用波长、振幅和共鸣概念准确解释打击乐时、管弦乐等弦乐器是如何产生声音的时候,即可以引导学生灵活思考声音,比较、分析不同乐器间的发生机理,运用乐器去探索和思考这些声音的质量,可以怎样运用这些声音创作动听的音乐乐曲。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们对于音乐的认识是动态的,非机械的,学与思结合才能够让音乐学习与实践水到渠成。

(三)开发资源,融合民俗

在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上,雅思贝尔斯曾这样说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此在音乐教育中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我国音乐文化渊源流产,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让泱泱华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广袤无垠的华夏热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方文化,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地方文化特色,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也是启发孩子们热爱家乡、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和祖国之情,教师在音乐课上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湘江两岸的秀丽风光,湘江水一览无余,波光粼粼的湖面,烟雾迷蒙的风情,百舸争流的景象,岸边湖南人民的载歌载舞,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随后画面出现的是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浓郁的《春到湘江》,因曲子以湘江水、湘江情为创作背景,让其逐渐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喜爱曲目。此时引导儿童去了解湘江历史、关于湘江的民间故事,去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和特有民族元素,去关注乐曲与社会、音乐与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关系。同时要为学生去创造空间,例如通过念唱欣赏、身段体验、互动表演、道具服装等近距离体验,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音乐,阐述自己对音乐曲调、背景的理解,用声音来表达音乐,阐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爱上乐器、爱上表演,增强广大青少年弘扬、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提高孩子们的文化涵养。

三、结束语

在音乐学习中,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音乐表现力,每个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也正因如此,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接轨也就变得简单了些。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爱好去引导孩子们从更多角度去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基础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扩大儿童的音乐美学视野,从而促进儿童在音乐课堂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最终逐渐提高儿童的整体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鉴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精品,2020(5):119-119.

[2] 王愈强.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东西南北:教育,2020(4):55-55.

[3] 蔡兆梅, 李晓梅, 李思涵.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0(1):42-44.

[4] 杜加红.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J].读与写(上,下旬),2020,17(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