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暖化你的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让爱暖化你的心

陈晓艳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小学校陈晓艳611730

[摘要]在越来越重视培养高精尖人才的今天,人们的道德感、信任度都遭受了极大的挑战。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培养,家庭的话题永远围绕孩子的成绩,引发家庭矛盾。人们生活、工作以利为先、重利轻情,造成人与人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冷漠。在注重学习效率的今天,孩子在学校如何收获友谊和师生之情,在社会中如何与人相处,怎样维持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这是整个社会群体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够被爱并学会去爱是每位孩子每位老师的必修课!每位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我将具体探讨怎样用爱温暖孩子。

[关键词]亲近关爱接纳赞美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育对人的重要,爱对人的重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谈谈怎样在教育中体现爱的教育。

一、亲近孩子,从爱开始。

李鑫是我班新转来的学生。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做一个越来越优秀的孩子。他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口头上还是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坚决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可我不能放弃他。他不愿跟我多说,说明他还不乐意跟我亲近。那么我就更要多多的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上课、下课、参加活动等我都特别留意他的表现。

课间操后我们班要踢毽子,由于他平时的表现不怎么讨大家喜欢,所以我竟发现他没有伙伴。我走到他旁边,拍拍他的肩膀说:“来,踢起来!”他很惊讶,愣在那不知该干什么。于是,我主动将毽子踢给他。这样踢了几个来回,他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开始开心的和我踢起来。我抓住这个机会,知道他愿意开口跟我交流,不再对我心存戒备,就约他到操场上谈谈。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师。因为常常批评他,让他已经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好的孩子,经常忽略他,所以他就破罐子破摔,各方面都不想做好。于是,我连续问了他几个问题:你这样表现好吗?你希望老师在你犯错误的时候希望老师帮助你吗?以什么方式来帮助你呢?他笑了笑,认真的给我说,其实他知道自己的行为都不对,他还是希望自己是位好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就这样,我们商量着制定出了适合他的行为管理计划。当他做的不好的时候,由我或同学给他提出并监督他改正!就这样,慢慢地,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爱,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做老师应该放下身段,和孩子们平等的谈话,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我们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做孩子们愿意亲近的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地教导学生。

二、走出爱的误区。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有明确目的、理智的、纯洁的和稳固的,师爱应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夏天的风和雨,来得猛,去得快,反复无常。教师应该像父母爱儿女那样爱学生,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如果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对学生抱有对儿女那样“恨铁不成钢”或“宁给好心,不给好脸”,“黄金条子出好人”的情绪和苛刻做法,或者说把对学生变成了溺爱,或者只把爱留于形式,甚至为了爱而抛弃正常的教育管理学生,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还没有真正懂得师爱的真谛。

三、赏识和激励每一位孩子。

歌德说过:“有错必纠是对的,但鼓励他人上进的效果更好!”

做每件事情贵在持之有恒,但是光是持之有恒不鼓励孩子的话,培养出来的也只会是唯唯诺诺的孩子。持之有恒可以教会孩子行为规则,鼓励孩子却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我曾经调查过我们班的孩子。当他们搞砸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希望老师怎么做?几乎所有孩子都渴望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孩子一天在校时间较长,做错事的机率就相对较高。我们很难事事鼓励,正因如此,我们的鼓励更显得弥足珍贵,孩子们更会如获至宝。多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优点定会使他们会越来越好。

我们平时还有些语言并不是鼓励。比如,批评式的表扬:“终于把公区扫干净了,我就知道你能做到。”这话并不能让孩子感觉好,看似表扬其实也在批评了。再比如一些轻描淡写的话,如:“还好,没有很糟糕……”孩子可能比较在意这件事,但老师这样一句话就觉得这事不要紧,孩子会觉得这件事没被重视,没被倾听,没被理解。本意是想安慰孩子,可却适得其反。

《鼓励的实质》一书中讲到: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不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鼓励一定要冷静客观,持之以恒,乐观向上。要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信念!让孩子们充满正能量!

鼓励造就希望,给孩子的生命注入活力,为孩子治疗伤痛,联络感情,帮助老师和孩子们沟通。因此,不要吝啬老师们的赞美,尽可能的激励每一位孩子吧!

教育家夏丐尊在《爱的教育》中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参考资料]

1.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爱的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

2.施瑛译本《爱的教育》,上海"启明书局"初版,出版时间:1936年5月。